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伴鼾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观察及护理分析

2021-03-24 11:57侯小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期
关键词:鼾症全身气管

侯小明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全身麻醉是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通过麻醉药物的注射,可以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抑制,使患者意识和痛觉暂时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降低,以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麻醉效果消失后,患者在短时间内可恢复自主意识。鼾症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通气暂停综合征,属于异常睡眠障碍的一种。患者存在扁桃体肥大症状,导致口、鼻、喉部位反应异常,对中枢神经反射不敏感。在全身麻醉手术复苏期,由于麻醉药物的残留,加上鼾症对患者呼吸道的影响,患者自我保护性反射功能恢复比较慢,可导致患者意识恢复延迟,威胁患者安全[1]。为此,全身麻醉手术复苏期患者气道通畅情况的观察以及呼吸管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后伴鼾症患者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组74例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伴鼾症患者均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纳入标准[2]:患者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鼾症;均符合全身麻醉手术标准;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有全身麻醉手术禁忌证者;对麻醉药物不耐受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合并重大器官、系统疾病者。以随机、单盲法均分,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8.62±6.24)岁;ASA麻醉分级:Ⅰ级25例,Ⅱ级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0~60岁,平均(39.04±5.86)岁;ASA麻醉分级:Ⅰ级24例,Ⅱ级13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护理。将患者转运至麻醉复苏观察室,并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对呼吸、心率进行监护。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及相关文书护理工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患者转送至麻醉复苏室后,注意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其呼吸畅通,并将气管导管固定好,防止脱垂。对患者气管插管的深度进行观察和记录。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与麻醉医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麻醉深度、药物。并使用一次性约束带进行肢体适当制动,防止出现坠床、肢体剧烈活动以及导管脱落情况。出现异常躁动时,可适量使用镇静药物[3]。②观察患者气管拔管后的情况。鼾症患者扁桃体肥大,意识不清时,可出现上呼吸道阻塞情况,进行全身麻醉后,会出现气道阻力增加情况。患者意识恢复后,呼吸道畅通,肌松反应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血氧饱和度高于95%时,可行气管拔管。拔管前,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并对自主呼吸能力差的患者开放气道以辅助呼吸。③气管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观察患者意识及呼吸情况、口唇颜色,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在95%以上。并持续为患者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畅通,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患者拔管后,可将其床头抬高30°~45°,保持体位适宜。④麻醉复苏期并发症护理。a.喉痉挛护理。气管插管或者拔管时,患者由于吸痰造成的刺激,容易导致喉痉挛。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明显的鼾声时,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甚至引发低氧血症。因此。需要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注意轻柔操作,并迅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在开放气道后,立即使用面罩正压通气,保证供氧充足。发生喉痉挛的患者,需要立即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利多卡因治疗[4]。b.舌后坠的护理。舌后坠会导致咽喉部阻塞,引发呼吸道梗阻,由于通气不足,可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在发生舌后坠后,应当立即开放气道,将患者保持头部后仰,抬高颌部,并将其肩部垫一个垫枕。将患者舌牵拉出口腔,以促进咽喉部通气。对于已经清醒的患者叮嘱其保持深呼吸,解除麻醉药物的影响。c.呼吸暂停的护理。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呼吸暂停情况,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巡视。护理观察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关注其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异常。d.呕吐误吸的护理。呕吐误吸多由麻醉药物残留所导致。该并发症可导致呼吸道梗阻,引发呼吸障碍。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时,需要保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患者发生误吸,应迅速将患者转为侧卧位或者俯卧位,使用器械进行吸痰。并采用高浓度吸氧方式,促进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使用止吐药物。e.呼吸道分泌物异常聚集护理。对于未拔管的患者,可实施定期呼吸道清理。对于已经恢复自主意识的患者,可指导其深呼吸、深咳,以促进呼吸道异物咳出。f.血压异常的护理。术后麻醉复苏期,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密切关注。血压过高者,可适量给予降压药物。为了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则需要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及时补充血容量[5]。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

1.3.2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血压异常、喉痉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以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对比(h,)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对比(h,)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和血压异常,对照组则为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血压异常、喉痉挛,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全身麻醉手术实施过程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暂时抑制,意识和呼吸情况也受到明显的影响。在麻醉复苏期,由于药物的影响,患者会处于高风险当中。尤其是鼾症患者,多伴随扁桃体肥大,在意识不清醒时,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及气道梗阻现象;鼾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处于睡眠状态时,会出现憋气、呼吸暂停、呼吸抑制等情况,还会出现气道梗阻,影响其脑部循环。加上麻醉药物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循环系统障碍,引发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异常等并发症,甚至有死亡风险。患者处于全身麻醉复苏期,还容易出现循环系统危象。因此,对于伴随鼾症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后处于麻醉复苏期的患者,实施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显得非常重要[6]。

研究认为,伴随鼾症患者,在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对其实施的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解除呼吸抑制,防止呼吸暂停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平安度过复苏期[7]。本研究在鼾症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其优势在于,可通过全面的、规范性的护理,保证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安全,减少各种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复苏期。护理干预从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开始,对患者呼吸道清理、气管导管固定及交接工作、对患者进行肢体制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提供安全保护。对于符合气管拔管指征的患者,在实施拔管前注射药物,并在拔管后进行面罩吸氧,保证患者氧气充足供应。在拔管过程中及拔管后,还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护,以保证患者拔管后的安全[8]。对于患者麻醉复苏期可能出现的舌后坠、喉痉挛、呼吸暂停及血压异常等并发症,在患者麻醉复苏期恢复期应进行密切监护,可提升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安全性。从以上护理措施看,综合护理应用在伴随鼾症患者的全身麻醉手术后复苏期的护理干预中,可通过对术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术后并发症的充分干预,提升患者术后安全性[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说明实施了综合护理后,患者麻醉复苏期间的各项指标恢复均较快,相比基础护理来说,更加有效,可显著缩短麻醉复苏时间。观察组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和血压异常,对照组则为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血压异常、喉痉挛,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1.62%)(P<0.05),说明综合护理可以降低全身麻醉复苏后患者的并发症。与卢小兰等[10]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手术对患者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比较明显,还会产生意识及呼吸抑制。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生命体征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尤其是由手术应激反应、药物作用及手术器械损伤等导致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针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安全。这种护理干预方法,对鼾症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平安度过麻醉复苏期有较高的干预价值。

猜你喜欢
鼾症全身气管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张涤教授治疗儿童鼾症经验撷萃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