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敏
(宜兴214221)
国人爱茶, 不仅热衷于品茗, 更赋予其文化内涵,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力。 以茶文化为载体,古人在文房器物、 茶室物件等方面创制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作品,且具备别开生面的艺术气象。
宜兴紫砂艺术历史悠久, 它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表现茶文化方面,紫砂艺术的形式类别可谓丰富多彩、 各自成派。 其中,有被誉为“世间茶具之首”的紫砂壶,以及紫砂杯、紫砂茶海等茶室物件,而在文房器物方面,紫砂笔筒无疑占据了一席之位, 这一古代文房必不可少的物件,成为了传播文化、抒发情怀、表达审美的独特载体,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世人的钟爱。
无论是早已被大众所熟知的紫砂壶,还是偏小众色彩的紫砂笔筒,在文化语境下,它们的艺术表现力是相似的。 对于紫砂艺人而言, 运用怎样的物态形式、采取怎样的表现方式,才是其赋予作品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以这件“古茶诗笔筒”(见图1)为例,其物态形式为传统的成对型紫砂笔筒,造型简约淳朴,而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则采用了颇具人文特性的紫砂陶刻装饰,以刀代笔、以刻代写,将诗的意境与紫砂的质感融为一体,从而使得整件作品犹如一幅诗意的书卷,给人以丰富的文化遐想。
图1 古茶诗笔筒
紫砂陶刻装饰集书画、篆刻、金石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说到紫砂陶刻史,就不得不提到清代“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他专注于壶铭创作,构思奇妙、设计新颖,开创了“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风潮,也将文人紫砂推向了巅峰。 后人在进行紫砂陶刻创作时,往往会以曼生为榜样,将这种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陶刻装饰优化了紫砂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拓宽了其创作的空间。 与此同时,对于不同作品在具体陶刻装饰时的表达技法, 及其与所要刻画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则尤为考验创作者的技艺和文化功底。 此外, 作品的造型与陶刻的内容如何形成情感和审美上的统一,也是创作者需要着重去关注的。
“古茶诗笔筒”的陶刻装饰显然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气质,使得原本简约的造型更有趣味可循。 两只笔筒周身分别以刻刀篆写了北宋文豪苏轼的 《新城道中》与明代诗人李日华的《渴笔颂》。 两首诗的内容富于生活气息,但诗风豪放,这也成为了陶刻装饰表现的风格追求。 整体而言,笔筒周身诗文篆刻于洒脱中彰显厚重的岁月气场,字体遒劲而不失飘逸,端庄之余亦透露着一股清晰的明朗之气,同时布局均匀、排列整齐、疏朗和谐,好似书卷一般,颇具书的特质。
“古茶诗笔筒”着重于通过对诗文的艺术表现来传达其中的陶刻审美内容。 所谓陶刻审美,应主张从直观和内涵两方面来探究, 本文将着重于从这两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以这件“古茶诗笔筒”为例,它的陶刻审美在直观上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 即通过以刀代笔的方式,追求中国书法的笔墨魅力,遵循“以风神骨气者居上”的原则,讲究笔意之美,节奏轻重徐缓,韵致和谐传神,字与字之间连贯对应,有着血脉贯通的磅礴气势,每一个字单独看又简洁古雅,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具备了含淡而意远的艺术妙境。
“古茶诗笔筒”的陶刻审美还表现在诗文的主题内涵上,在进行创作前,深入的构思和素材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应该以“美”和“善”为原则,选择的诗文内容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意境, 或者与作品主旨相一致。 作为文房之物,笔筒承载着人的审美趣味,勾勒着传统文化的独特形象, 并且能够与人产生思想或情感共鸣。 这一对笔筒所选择的诗文为古代名家经典之作,《新城道中》描述了一段古村自由行见闻,《渴笔颂》则是一首即兴记情诗,诗歌处处有工笔,却也平实自然,整体犹如平和生活的缩影,本身就具有和谐意境, 所以将其刻在笔筒上也会自然向外传递出美好自在的气息,构成陶刻审美的内涵成分。
“古茶诗笔筒”整体造型呈圆柱状,身筒高挺、实用性强。 与此同时,筒身外壁以暗绿泥调色,更显厚重、端庄之气,以此为背景色更加衬托出陶刻诗文的人文个性,给人一目了然的观感,使得陶刻审美真正落实到具体器物之上,从而实现造型与装饰、意境和意象的审美统一。
陶刻作为紫砂装饰的一个分支, 其影响力已日趋壮大,并且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作为紫砂艺人通过具体作品“古茶诗笔筒”的创作,从外观、内涵及其与造型主体的关联等角度来彰显陶刻审美的重要意义,突出其“内外兼修,形神俱佳”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