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2021-03-24 14:12林燕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考验着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检验技能型人才的金钥匙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以及如何在职业院校对大学语文的进行改革,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作用

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下,随着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考试改革,职业教育迎来了职教的春天,开始进入职教的黄金期。在这种机遇之下,职业院校应该进行思考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才能更好的给国家、社会、企业输送更合格的人才。职业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科学育人,深入地对人文素质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实现高就业率,完善每一个学生,使之成为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教育

20世纪80、90年代,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中,一度重专业,轻基础,大学语文等通识基础课程一度被边缘化,很多的职业院校以"重视专业课程,强化专业技能"为由,很多院校的很多专业开设大量专业课,认为大学语文无关紧要而进行减课、停课。有的由每周四节语文课减为每周两节,有的甚至不开语文课,此种现象比比皆是。实践证明,无视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违背了人才培养的规律,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国家的用人制度体现出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中人文素质不可忽视大学语文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让我们重新审视它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近年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大多重视专业技 能,重视专业技能考证,争取毕业百分百上岗,提高就业率。但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上却很欠缺,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知识水 平较低,基础学科为专业服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导致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审美鉴赏能力低下,思想道德情操不 够。大学语文所包含的听、说、读、写能力没得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无法得到熏陶,大学语文蕴含的思政家国 情怀无法得以提升,学生意识形态薄弱,导致参加工作以后人际交往能力弱、沟通能力弱,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不懂得为 他人着想,遇到挫折缺乏进取的意识,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心理受挫能力弱,遇到突发状况不懂得灵活运用,不懂得提 高自我情商,最终即使具备了专业技能却与社会格格不入,也难以服务岗位、企业、社会、国家。

(二)固守思维,缺乏想象力、自主创新意识

在多年的职业教育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想象力、自主创新意识,盲目追随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模式,使得职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天平出现偏差。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没有针对性的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学生具备了工作的能力,却缺少了职业道德建设,在岗位上的创造能力有限。应试教育之下,受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固守于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有限的知识,还应拓展学生无限的思维,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当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有中華传统文化的内涵,从鉴赏审美的高度,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大大弥补职业教育中除了专业技能以外所或缺的人文素质。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检验技能型人才的一把金钥匙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企业的职业需求和人才竞争亮点,但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短板"也成为学生就业后的一大问题。由于学历层次偏低,职业院校学生缺乏自信,知识面窄,主动性不高,人文素质不够。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影响职业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评价不足之处来自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做人做事态度不够,敬业精神不够,主动性不高等。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职业教育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去影响学生,全方位提升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技能和人文素质相统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检验技能型人才的一把金钥匙。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学生就业率的需要

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来自国家、社会、企业的压力,学校在提升就业率方面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只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输出,实现学生百分百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创新能力

纵观企业用人制度和社会发展需要,现在的企业重视全能型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该在这样的道路上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相应的人才。全能型的专业人才要求一个人具有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足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能够在有形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大学语文中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例,文学作品能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的文学素质,能在鉴赏审美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好作品。中国诗歌两大源头,一是先秦时期的《诗经》,情思融融,是情感美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诗经》的《蒹葭》,这首诗中描写了诗歌主人公一直苦苦寻找、等待的"伊人",她"在水一方",她"在水之湄",她"在水之涘"。不辞辛苦"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苦苦地去寻找"伊人"。诗歌发挥极大的想象,想象"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伊人"是他苦苦寻找、等待的那个人,但却苦于"在水一 方",表达出对伊人难得,理想难以实现的情感,似乎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流露出抒情主人公内心无奈惆怅,坚持不懈苦苦寻找。课堂的鉴赏分析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遐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发学生的想象力,营造美丽飘渺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二如屈原、李白浪漫主义诗歌,诗歌中华丽形象的意象、瑰丽奇特的想象,将诗人自己的人格精神与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成功融合,自成一体,充满神奇而独具魅力的创造力。如大学语文中屈原的广为人知的代表作《离骚》,这首著名的政治抒情长诗,用了大量华丽丽的形象描写形成一系列的香草美人意象,突出屈原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极具形象的夸张,对学生思维具有开拓力、创造性。大学语文课堂的想象力学习既可以借助于文辞意象驰骋情思,又能诱发学生灵感的迸发,擦出学生思想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创意思维可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更多价值,思维开阔能更好地服务岗位工作。

(四)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形成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积极乐观向上拼搏的精神

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来源比较多,类型比较复杂。有的是中职生通过3+x证书晋升大专,有的由于高考没考好,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有的是在国家扩招政策下进入大学的社会人员,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失落,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有些学生由于自身对学习没兴趣等因素。这些存在的现象,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就读的大学不理想,层次不高,导致他们自暴自弃荒废学业。目前大学生年龄段以00后为主,这个年代的学生生活质量较好,忧患意识较少,自主意识较缺乏。在生活上、学习上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形成坚定正确的信念和积极乐观向上拼搏的精神极为重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大部分的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塑造、积极乐观向上拼搏精神的影响和家国情怀的提升。如大学语文课程中,从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能从屈原身上学习到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的精神;从《长歌行》中领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发出的时不我待的人生哲理,给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惜时、不荒废时光,;从唐代诗圣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看到攀登顶峰的雄心壮志,感受诗人志存高远、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可深深体会词人身处逆境屡遭贬斥而不畏惧不颓丧的乐观豁达和坦然面对的态度,学生在课堂赏析诗词的过程可在苏轼身上学习到他的这种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胸襟,也让学生领会他的不同于凡人的高尚的人生理想。

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学习过程中,词人的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精神追求必定会对学生产生共情共鸣。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积极乐观向上拼搏的精神。

(五)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审美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堂在文学作品的学习鉴赏过程中充满 无限的美。学习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时,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美感。比如大学语文教材中,写人之美:有着"诗魔""诗王"称号的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玉 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杨贵妃之绝美,有"溪头卧剥莲 蓬"的稚子孩童顽皮之美,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祥母亲爱子心切之美。写景之美:有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大学语文中的传统诗词中有血有肉构成意象,意象营造出无限的意境,产生出作品的美学。学习作品辅助多媒体,为文学作品配乐、 配上相应的背景画面,或分组开展诗歌朗诵会,或对话式角色扮演等形式融入于大学语文课堂中,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 得以共情,沉浸在优美的作品氛围中,陶醉于文學作品的意境中,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是多姿多采的,这些作品在赋予学生美感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有如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气势磅礴、乐天旷达,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慷慨豪壮、家国至上,有"诗佛"美誉的王维的诗,尽是一片招魂幡,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意境高远有禅意,也有如唐代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孟浩然的隐居闲适、韵味深长。 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升审美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

(六)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文素质已成为社会检验人才的一项标准,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文明。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体现学生的专业水平,动手能力。人文素质体现学生的内涵。只有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并驾齐驱,才能成就一个个完整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在学习中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一起配合,逐渐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道德的提升。因此,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真善美集于一身的人才,才是国家、社会、企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实现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融合

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养有用的机器人,是当下职业教育的目标。专业技能是衡量学生能否上岗的标准,然而文化素质教育却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生存的一个标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操,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才能更好的去服务社会。

(二)重视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承载提升学生内在涵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改变职业教育重视专业技能,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做法。相应地,大学语文也要与时俱进,在课堂中融入思政课程,根据各个专业的学生设置适合各专业的教学设计,让语文课在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服务于各个专业,让语文课程渗透到每个专业领域,使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高度。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根本措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提高课 堂的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倡导快乐课堂优质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来,让学习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第三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绍龙宝.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4-06-05.

作者简介:林燕敏,女,广东惠州,中文助理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及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及研究。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职业教育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