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翻译硕士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2021-03-23 07:50宇,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悉尼大学笔译译员

王 宇,王 丹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简称MTI)起步于2007年。作为专业学位教育,MTI具有非常明确的职业指向,强调学位获得者应该是“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口笔译专业人才[1],需具备很强的口笔译实际操作能力。MTI培养单位已由2007年第一批的15所,增长至2019年共253所。教育招生规模从2008年约350人扩展到如今每年招生人数超过8 000人[2]。翻译硕士专业的迅猛发展与翻译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对MTI的教育质量以及培养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居民来自于120多个国家、140多个民族。这种多元化的人口构成对翻译需求强烈,加快了澳大利亚的翻译教育产业发展。高等教育阶段的翻译课程是澳大利亚翻译教育体系的核心。西悉尼大学(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简称WSU)人文与交流艺术学院的翻译与口译课程是认证超过20年的学位课程,共有19个教学项目获得NAATI认证(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Inc.,澳大利亚国家翻译人员认证)。

我国各家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单位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翻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年8月修订版)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澳大利亚则由各个高校自行制定培养方案。本文以西悉尼大学人文与交流艺术学院口译与笔译研究生(Master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培养方案(2018版)为例,以点带面,将其与我国《翻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年8月修订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澳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异同,并提出对我国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中澳翻译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

(一)学习年限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3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即非全日制学习者,学制一般为3年。只能在秋季学期入学[3]。课程通常集中在前两学期,另一年作为实习期及学位论文撰写时间。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自2015年开始,全日制专职学习年限由一年(二学期)扩展为二年(四学期),在职学习期限为四年(八学期),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学期均可以入学。每个学期都有课程,不特设实习期[4]。

两国翻译专业硕士全日制的学习时间均为两年。国际著名翻译院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时间一般以两年居多,也有一年的,而三年则以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为主”[5],但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有所区别。我国将课程集中在前两学期;而西悉尼大学则在每个学期都安排课程,这是澳大利亚翻译专业硕士通常采用的课程安排。

(二)开设课程

我国MTI培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将口译方向与笔译方向区别开。“笔译方向只学习笔译课程、口译方向只学习口译课程,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不存在任何交集。”[6]各个学校在遵循《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整体结构没有太大改变,只在具体课程的选定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我国MTI课程以类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划分为三类,即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划分为三类,即综合类、口译类、笔译类。

表1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开设课程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不分口译和笔译方向,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课程20门。融合高等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 并将以目标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体系作为核心,以国际上认可的职业翻译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目标[5]。

表2 西悉尼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开设课程

经过比较,两方开设的课程数量不同,但翻译课程都占据绝对的核心地位,并且核心翻译课程上的安排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包含口译及笔译的基础训练课程,设置文学翻译、商务口译、法务口译、旅游口译及国际会议口译等。从翻译基本功训练的角度看,我国MTI设置了诸如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视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课程,着重强化翻译基本功技能及翻译技术训练;西悉尼大学则是把这些基本技能训练融入口译技巧与笔译技术课程里。从院校特色课程与翻译产业的结合度角度看,都考虑到了本国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院校的特色与优势,而且涉猎较广。从翻译实践角度看,我国MTI特设笔译工作坊、口译工作坊、口译观摩与赏析,以工作坊、讲座和观摩的形式进行课内实践,并把第三学期设为实习期,安排学生到翻译机构或外事部门进行实习。西悉尼大学有口译及笔译专业实习课程,轮流安排学生去法庭、医院、移民机构或翻译机构以及电视台字幕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体验。我国没有设置翻译资格考试考前强化类课程。西悉尼大学特设NAATI证书准备课程,主要是针对NAATI进行考前强化训练和应试准备,提高通过率。

(三)学分设置

我国MTI学分设置按照《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申请学位的总学分不得低于为38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不得少于18学分。各门课程根据学时不同,学分有所区别。公共必修课各3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各4学分,其他课程都是各2学分。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学位要求总学分为160学分,每门课程10学分,除2门必修课之外,选修14门课,全部通过才能拿到学分,准许毕业。

两方的学分设置看似差别比较大,但将我国MTI的单科学分与总学分要求进行换算之后,结果显示口译、笔译方向学生各自要选够至少16门才能满足总学分要求。西悉尼大学要求通过一共16门课考试才能达到毕业及学位要求。为了满足毕业学分要求,两方对课程总门数的要求完全一致。

(四)教学方式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我国MTI课堂教学多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将理论与翻译实践合并进行教学。教材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MTI系列教程,配合教师自编教材及其他相关辅助教材和翻译资料。口译课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进行现场模拟;笔译课程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将职业翻译内容引入课堂,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增强翻译技术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日常授课由专职教师负责,教师授课采用英汉双语进行。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将每门课程分为两种形式,即讲座课(lecture)和指导课(Tutorial),分别上课,课时比例为1∶3。专职教师任教讲座课,内容包含翻译理论、翻译研究方法、翻译技巧和专业知识,用英语授课。指导课由专职译员任教师,进行翻译实践,母语与学生一致,双语授课。

中澳两国翻译专业硕士在教学方式的差异方面主要体现在翻译课程中,如理论与实践的课堂设计,以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在日常授课时的合作分工。我国主要由在校专职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外聘译员开设讲座或教授1—2门课程。理论与实践合并,由任课教师安排两部分在课堂内容中的比重。西悉尼大学的特色是将翻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外聘译员专门负责实践部分。其优势是精炼理论内容,保证翻译实践的时间;专职译员将工作经验带进课堂,职业指向更加明确。

(五)学业评估

针对各门课程的评估,我国MTI培养单位可自行设计考查方式和进行成绩分配。大部分课程成绩都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比例合成总成绩。学生必须通过课程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是修满规定的38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并且通过学位答辩。在就读期间,每名研究生都配备导师,并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与本校专职教师共同指导。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课程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课程各项成绩的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向考核办公室提出申请,审核批准即可实行。硕士学位要求是通过全部课程考试,无学位论文要求。只有课程教师及学科负责人,不配备导师。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和澳大利亚翻译专业硕士在课程考核上基本都采用考试制度,并且分数都是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综合考察。但学位条件则有很大区别,我国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而西悉尼大学则只对通过所有课程考试并达到总学分有要求。

经过比较,我国MTI与以西悉尼大学人文与交流艺术学院翻译专业为代表的澳大利亚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有相似之处。例如,全日制学习期限均为两年;课程设置以翻译实践为核心,结合翻译市场需求并突出院校特色;毕业条件对于课程数量的要求相等。但是在专业方向划分、语言类课程设置、学分设置、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估方面存在差异。

二、对我国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丁大刚等在2012年对68名专职译员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3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接受的翻译教育与工作实际‘有一定的差距’,4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接受的翻译教育与工作实际‘有较大差距’。截至2010年上半年,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参加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的合格率仅为11.2%,低于该考试的整体通过率。”[6]一项对澳大利亚职业译员(包括12名中文译员)进行的职业状况调查表明,90.8%的译员获得客户认可,感觉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回报[7]。

我国MTI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特色,进行革新。本部分基于两国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中有所区别的方面,提出对我国MTI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口笔译方向相互融合

在各个领域从业的专职译员,即使专业区分严格,仍然避免不了一定程度的口译与笔译工作交叉,这为翻译硕士专业学生对于口笔译翻译技术的全面掌握提出了要求。

西悉尼大学在翻译硕士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不区分口译和笔译方向,在毕业前的NAATI资格证考试中,学生可以在两门笔译考试和一门口译考试中自愿报名。因为接受了口译和笔译的全面训练,学生也增加了通过的机会。

我国MTI培养方案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可以改变口译方向与笔译方向完全分开的做法,开放2—3门跨方向选修课,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职业市场需求来选择。在跨方向选修课中,将口译训练与笔译训练交替进行,所有学生均有机会接受全面的翻译训练,并且在口译课堂中常常伴随各种笔译任务,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口译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笔译技巧。同样,在笔译课堂中常常进行交替传译训练。CATTI资格证考试允许学生自选报名口译或笔译考试,或兼报。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系统的翻译训练,提高翻译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也可以让他们在对口译和笔译都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理智的职业选择。

(二)理论与翻译实践分别授课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翻译硕士专业指导教师来自学术方向,容易倾向于理论方面的讲解。”[8]因此,应控制理论与实践在课堂时间和内容上的分配,强调实践在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借鉴西悉尼大学的做法,将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实践部分分别授课,规定学时,令实践课时比理论课长。教师必须精讲理论部分的授课内容,保证翻译实践在课程中的比重。理论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实践课可以延续理论课的主题,也可单独呈现连续性,进行密集的翻译实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翻译工作坊、教师点评及同辈互评、实景演练、角色扮演等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数都纳入课程评分体系,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相应地提高实践课所占比例。

(三)增加专职译员的授课时间,强化翻译人才本地化培养

“大多数院校MTI的翻译教学仍采用传统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翻译基本理论和技巧后举例分析,接着让学生练习并点评,将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9]我国MTI在培养方案中指出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但是,专题讲座毕竟时间有限制,无法实现深入交流。作为新兴行业的翻译,需要事先经过专业培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口笔译服务并取得认可, 才能实现职业化的目标[10]。

西悉尼大学翻译硕士针对本地翻译市场需求,开设社会服务笔译、法务口译、医学口译等课程,聘请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专职译员参与日常教学,并参与成绩测评。

我国各家MTI培养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聘请资深译员或外事工作者长期担任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合理分配教学内容,负责实践课教学,保证其授课时间。针对本地翻译市场的具体需求,开设特色课程。发挥专职译员的经验优势,增加翻译实践训练比重。引导学生模拟更真实的翻译场景,引介最新翻译资料。让学生对翻译业务的实际要求、翻译工作的真实情况和本地翻译市场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培养出满足本地翻译市场需求,适合本地翻译职业标准,实践训练丰富,了解翻译市场、遵守翻译职业规范的翻译人才。

(四)增设证书培训课程

在澳大利亚,从事翻译行业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认证。NAATI是澳大利亚唯一官方认可的职业口笔译资格认证,各大学翻译课程设置都围绕NAATI考察内容。西悉尼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上与NAATI紧密联系,更是设置NAATI证书准备课程,确实有效提高了学生在毕业前的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我国MTI培养单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人事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却没有明确课程设置和资格证考试的关联,在校生的通过率不高,影响其就业情况。MTI培养方案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将翻译资格证书考前准备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强调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考试内容,进行集中强化考前训练。通过提高CATTI资格证通过率,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改善就业。

三、结束语

经过对我国《翻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以西悉尼大学为代表的澳大利亚翻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学习期限的安排、课程的设置以及学业评估的方式方面比较一致。这表明我国MTI自2007年成立之日起,经过5批次试点院校的磨砺、12年的建设,培养方案的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与国外一流翻译专业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同时,从澳大利亚翻译硕士培养方式的特色之处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我国MTI指导性培养方案已经出台8年,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MTI教育才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站稳脚跟。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及翻译行业的变革,继续完善修订。

猜你喜欢
悉尼大学笔译译员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宓迈克:悉尼大学中国中心,用服务拥抱世界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