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综合物理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盆底肌痉挛引起性交痛的效果比较

2021-03-23 10:09高立亚辛德梅孙秀荣邓春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肌电波幅静息

高立亚,辛德梅,孙秀荣,邓春霞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22)

女性性交痛是当阴茎试图插入阴道时或插入阴道后出现的疼痛,可持续或反复发作[1]。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心理因素、生殖器官生理性萎缩、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及盆底肌痉挛等,其中以盆底肌痉挛为主要因素。目前认为,盆底肌张力过高可引起阴道痉挛,不仅造成性交痛, 还会使患者对性生活及疼痛产生恐惧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既往临床多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筋膜按摩等方式治疗该病,各种方法单独使用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欠理想,而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效果研究较少。 基于此,该文选取该院2020年4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60 例盆底肌痉挛导致性交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盆底综合物理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 例盆底肌痉挛导致性交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年龄(岁)孕次(次) 病程(月)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31.80±7.61 30.10±6.66 0.921 0.361 3.63±1.67 3.23±1.99 0.843 0.403 19.17±9.27 19.93±7.36 0.352 0.726

纳入标准:(1)年龄20~45 岁绝经前女性;(2)生殖器官未发现畸形;(3)主诉性交痛,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4)查体及超声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5)盆底肌电评估发现盆底静息值高于正常或放松时间延长;(6)来院前1 个月内未接受药物或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治疗。排除标准:(1)泌尿生殖系统急性炎症期;(2)精神类疾病患者;(3)妊娠期患者;(4)电刺激治疗禁忌证者。 该研究经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VISHEE 治疗仪(ThoughtTechnology,SA9800型,国械注进20182261515),在患者阴道内置入治疗电极, 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放松训练5 min,根据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显示数据进行正确的盆底肌收缩和放松,收缩8 s,放松15 s,设定刺激频率10 Hz,电流强度50 mA,每次治疗20 min,每日2 次,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8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具体如下。(1)运动康复。①腹式呼吸:身体放松,胸廓保持不动,吸气时腹部最大限度向外扩张,呼气时腹部慢慢回落,放松盆底肌;②猫式拉伸:四足着地,臀部跪坐在脚后跟上,配合呼吸身体折叠向前拉伸;③婴儿式拉伸:放松平卧,手脚离地,双手分别抓住两侧脚掌外缘,双腿自然张开,配合呼吸左右摇晃身体。每次训练20 min。(2)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医师单指或双指伸入其阴道,垂直肌纤维方向拉伸短缩的肌肉,在牵拉肌肉后对盆底肌扳机点进行深部按压,8~10 s/次,总时间不超过1 min。 手法按摩总时长5~6 min/次。 (3)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必要的盆底解剖知识,帮助其了解性交痛发生的原因,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教育及心理疏导。 盆底综合物理疗法治疗每日2 次,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表面肌电情况及性交痛情况。(1)盆底表面肌电情况:包括治疗前后的前静息平均波幅、后静息平均波幅及恢复时间。 采用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系统进行评测,嘱患者休息1 min,测定静息状态下的盆底肌肉波幅,测量3 次取平均值;嘱患者进行5 次快速收缩,每次收缩间休息1 s,检测肌肉恢复时间;再次休息1 min,使患者充分放松,测定运动后的盆底肌肉波幅,测量3 次取平均值。 (2)性交痛: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 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的性交痛情况。 在纸上画一条10 cm 长的线,0 处表示无疼痛,10 cm 处表示严重疼痛,请患者指出性交时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转换为0~10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包括年龄、病程、盆底表面肌电情况、VAS 评分等,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前、后静息平均波幅及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后静息平均波幅均低于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比较(±s)

表2 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比较(±s)

组别前静息平均波幅(μV)治疗前 治疗后后静息平均波幅(μV)治疗前 治疗后恢复时间(s)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37±1.46 5.87±1.48 1.317 0.193 3.99±0.96 4.66±0.92 2.760 0.008 6.26±1.32 6.08±1.43 0.501 0.614 3.26±1.24 4.27±1.11 3.324 0.002 1.35±0.67 1.11±0.46 1.618 0.111 0.56±0.24 0.78±0.28 3.268 0.002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 个月后,两组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VA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结束1 个月后t 值 P 值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07±1.64 6.90±1.88 1.822 0.074 1.60±1.00 3.07±1.02 5.637 0.000 12.746 9.808 0.000 0.000

3 讨 论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一种常见病,是指女性性反应周期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或出现与性交有关的疼痛,虽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女性性交痛属于FSD范畴,研究表明我国42.9%的女性在性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性交痛, 该病的发病率为孕前1%~38%,产后49%~83%,初产妇产后70.6%[2]。受制于传统思想,既往女性性交痛的就诊率较低,对于该病的诊治也欠规范,很多临床医师仅将该病视为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女性性交痛越来越受到妇产科医生的重视。2019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针对FSD 的临床管理发布了最新指南[3],将生殖器-盆腔疼痛/插入障碍定义为在尝试阴道插入过程中,骨盆底肌肉明显张力和缩紧,症状至少持续6 个月,并在临床上引起患者明显困扰。 该次研究选取的病例均排除了盆腔器质性疾病及绝经因素的影响,专门研究盆底肌痉挛对性交痛的影响。

盆底肌痉挛患者在查体时可触及盆底肌肉张力较高,不易放松,肌肉局部可形成结节状或片状增厚的肌肉层,按压其有明显的疼痛感[4],与指南指出的查体症状相符。治疗应采用性咨询师、临床心理学家、理疗师和疼痛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学科、个体化方法[5]。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盆底表面肌电检测,发现盆底肌痉挛引起性交痛患者的前后静息平均波幅水平高于正常值,且存在恢复时间延长,盆底张力高,提示盆底肌肉疲劳、紧张甚至痉挛,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对肌肉及筋膜进行充分的放松。

根据性交痛的发病机制及检测结果,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唤醒盆底肌的神经细胞,提高局部敏感性,缓解性交痛。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综合物理疗法治疗。 依据腹盆动力学理论,通过改变呼吸模式及拉伸,可主动放松盆底肌,增加盆底肌强度、耐力和支持力,从而改善临床症状[6-8];通过手法按摩,对盆底肌及筋膜进行轻度拉伸,可改善盆底血液流通,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降低筋膜组织的张力,放松紧张的肌肉,恢复肌肉及筋膜组织的弹性和延展性[9-10]。 该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的前、 后静息平均波幅及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盆底综合物理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痉挛引起性交痛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由于研究时限,该研究纳入病例较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对女性性功能障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肌电波幅静息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