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021-03-23 10:09张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肺耐力康复训练

张超

(平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平邑 2733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are,CHF)属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以呼吸困难、乏力等为主要表现,且多发于老年群体[1]。 近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生率的增加,CHF 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对我国公民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不良影响。 研究发现,运动康复训练是通过一系列运动锻炼促进心脏康复,在改善CHF 患者预后中具有关键作用[2-3]。但不同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不同,运动耐受力不同,常规运动干预具有盲目性,临床应用受限。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治疗根据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4]。 鉴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92 例CHF 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具体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2 例CH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诊断标准;(2) 病例资料完整;(3) 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排除标准:(1)存有神经障碍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3)对本方案所用药物难以耐受者;(4)凝血功能异常者;(5)合并免疫性疾病者。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 例。 其中对照组男25 例,女21例;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3.29±2.48)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89±0.47)年;心功能分级:18 例Ⅱ级,28 例Ⅲ级。 观察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3.35±2.51)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3.91±0.49)年;心功能分级:21 例Ⅱ级,25 例Ⅲ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吸氧、休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对症支持疗法。随后给予对照组常规运动干预。首先对患者展开CHF 疾病相关知识、合理膳食、生活习惯、运动的重要性等常规宣教,然后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太极拳、慢走、骑单车等有氧训练,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鼓励其每日快走30 min,训练需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每周训练5 次,连续训练3个月。观察组采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训练。(1)心肺运动试验评估: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德国耶格公司,型号:MasterScreenCPX),运动器械为功率自行车, 记录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等数据,以此为据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方案, 训练从60%强度开始,不超过85%,且运动强度以患者耐受、心率波动正常为宜,同时对可耐受者每次以5%的强度递增,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具体实施:①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前指导患者进行拉伸活动,放松全身肌肉,时间为7~10 min,随后根据患者喜好指导患者进行打太极拳、慢跑、练习八段锦等有氧运动,需尽量柔韧、缓慢的训练项目,训练时间10 min;针对Ⅱ级心功能患者,指导其进行室外步行(每日1000 m)、上下楼梯训练,针对Ⅲ级心功能患者,指导进行室内行走、站立运动,训练时间一般考虑从30 min 开始,不耐受者可降为20 min,且每个项目之间设立1~5 min 间歇期。 ②监护:在患者训练过程中均运用心电遥测系统监测心率变化情况, 若患者在运动中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胸痛等不适症状,需停止运动,恢复较好者可降低运动强度继续进行, 同时查找患者不耐受因素,及时调整运动康复方案,训练时间5 次/周,连续训练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 (1)心功能:于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以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2)运动耐力: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进行6 min 步行试验(6 min walk test,6MWT),以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 具体方法为:在室内30 m 长的走廊两端各放置一把座椅,让患者于此走廊上在6 min 内往返走的最远距离,运动期间患者可靠墙休息, 但应争取尽快继续试验,6 min 后计算患者行走总距离,距离越长,则患者运动耐力越好。 (3)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30,QOL-30)[6],从躯体症状、食欲、睡眠、总体健康等方面评估,共计30 个条目,总分范围30~126,评分高则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n(%)]表达,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达,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LVEF、LVESD、LVED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 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6)观察组(n=46)t 值P 值LVEF(%)干预前 干预后LVESD(mm)干预前 干预后38.42±3.56 38.46±3.63 0.053 0.958 43.89±4.75 51.26±5.64 6.779 0.000 52.49±6.35 52.74±6.41 0.188 0.851 47.53±5.18 42.67±4.35 4.873 0.000 LVEDD(mm)干预前 干预后60.56±7.49 60.82±7.53 0.166 0.869 56.58±6.32 51.25±5.47 4.325 0.000

2.2 运动耐力比较

干预前, 两组6MWT 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MWT 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6MWT 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运动耐力比较(±s,m)

表2 两组运动耐力比较(±s,m)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对照组(n=46)观察组(n=46)t 值P 值19.656 27.650 0.000 0.000-342.59±11.78 341.72±11.86 0.353 0.725 396.89±14.57 423.67±16.23 8.328 0.000

2.3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QOL-30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QOL-30 评分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QOL-30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对照组(n=46)观察组(n=46)t 值P 值74.28±5.31 74.79±5.42 0.456 0.650 89.32±7.05 98.61±9.18 5.444 0.000 11.557 15.154 0.000 0.000

3 讨 论

CHF 主要由于心脏射血功能障碍、 心室充盈损伤所致,会引起呼吸困难,若临床未能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心肌持续受损,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 同时,以往临床认为CHF 患者应多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但长期运动量减少会造成运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

心脏康复训练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二级预防措施,然而常规运动干预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针对性及个体化,导致运动康复效果欠佳[9]。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F、QOL-30 评分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6MWT 长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训练在CHF 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栾春红等[10]研究指出,在心肺运动测试指导下的心脏康复能够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在于心肺运动试验能够客观定量评估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将其应用于心衰患者中,可判断心功能损伤程度、运动耐力及预后,也是制定运动康复训练方法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结果为依据展开运动康复训练,确保各项训练措施有据可循,根据心功能损伤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方案,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促进患者心肌细胞重塑,从而改善LVEF,下降LVESD、LVEDD,提高心脏储备功能,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训练依据患者喜好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能够促使患者全身血液重新分配,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细胞氧化酶活性,有利于改善骨骼肌血供,加强局部代谢,长期进行训练还能够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尽早恢复正常生活,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该研究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结果为指导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训练强度随着患者耐受力的提高而增强,促使运动康复训练措施更符合患者需求,并确保运动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的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CHF 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心肺耐力康复训练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心肺血管病杂志》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