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1-03-23 10:08闫中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夹板肘关节肱骨

闫中超

(临邑县中医院骨科,山东德州 251500)

肱骨干骨折主要是指当肱骨干受到外界暴力影响时出现的骨折情况,骨折后患者的上臂可快速出现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大部分肱骨干骨折患者能够通过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措施获得满意疗效,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实施手术切开联合内固定方式治疗。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其在术后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临床在术后多选择对患者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利用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通过肌肉收缩运动形成内在动力,发挥平衡作用[1]。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单纯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有限,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随着临床对肱骨干骨折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2],在对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同时,可以联合实施针灸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但是目前临床对此尚未形成规范的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为此,该文选择临邑县中医院骨科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88 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夹板外固定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临邑县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 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常规组(44 例)与试验组(44 例)。 常规组:女性18 例,男性26 例;平均年龄(36.59±3.38)岁;骨折原因:坠落伤8 例,砸伤12 例,跌伤16 例,车祸伤8 例;AO 分型:A 型24 例,B 型18 例,C 型2 例。 试验组:女性19 例,男性25 例;平均年龄(36.62±3.42)岁;骨折原因:坠落伤9 例,砸伤11 例,跌伤17 例,车祸伤7 例;AO 分型:A 型25 例,B 型17 例,C 型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肱骨干骨折[3];(2)均为单侧骨折;(3)均未合并其他类型骨折;(4)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医疗文书。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明显异常;(2)恶性肿瘤;(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血管神经损伤;(5)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研究[4]。

1.3 方法

术后予以常规组患者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在患者对应部位放置加压垫,使用小夹板将肘关节固定成屈曲90 °状态,针对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可选择关节夹板实施固定,针对横断肱骨干骨折则选择肩肘弹力带固定, 将弹力带放置在中轴部位,之后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对加压垫位置和松紧度进行合理调整,并依据临床检查结果和复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将夹板去除。

术后予以试验组患者小夹板外固定联合针灸治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同常规组。针灸治疗: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选取太冲穴、公孙穴、悬钟穴、大肠俞、上巨虚穴、足三里等穴位,使用医用酒精对针刺穴位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选择0.3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分别对上述穴位进行直刺,当针刺得气后,将针灸针与多功能针灸治疗仪(天水华大康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DGN-1A 型, 甘械注准20182260005)连接,选择连续波,并将刺激频率设置为4 Hz,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20 min/次,1次/d,持续干预2 周。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骨折解剖复位,并且存在显著的骨痂形成,功能完全恢复,携带角恢复正常属于显效;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部分功能恢复,携带角缩小20 °及以上属于有效;治疗后,患者骨折未愈合,功能无改善,携带角缩小不足20 °属于无效[5]。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主要并发症包括桡神经麻痹、肩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

(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肩关节功能。 采用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量表,分别从日常生活活动(20 分)、肌力(25 分)、主动活动范围(40 分)以及疼痛(15 分)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最终得分与患者肩关节功能呈正比[6]。

(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肘关节功能。 采用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 量表, 分别从日常活动(25分)、运动功能(20 分)以及疼痛(45 分)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最终得分与患者肘关节功能呈正比[7]。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达,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达,实施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试验组患者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分组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月)常规组(n=44)试验组(n=44)t 值P 值22.05±2.65 16.21±2.03 11.605 0.000 3.90±0.71 2.42±0.36 12.332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CM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C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CMS 评分均高于各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CMS 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CMS 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CM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分组治疗前 治疗2 周后常规组(n=44)试验组(n=44)t 值P 值56.27±3.19 56.35±3.24 0.105 0.917 86.27±4.29*93.25±5.01*7.020 0.001

2.5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MEP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ME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MEPS 评分均高于各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MEPS 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MEPS 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周后MEP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分组治疗前 治疗2 周后常规组(n=44)试验组(n=44)t 值P 值58.36±3.28 58.40±3.37 0.056 0.955 87.18±3.85*94.06±4.29*7.917 0.001

3 讨 论

肱骨在上肢骨中质量最大,其近端同肩胛骨组成肩关节,而远端则同桡骨以及尺骨组成肘关节。 肱骨干主要是指肩关节以下1~2 cm 至肘关节上2 cm 的肱骨区域。 当肱骨干出现骨折情况后,患者手臂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肿胀,甚至伴有淤血或瘀斑,同时其上臂有剧烈疼痛感及按压痛,在骨折复位或受到暴力牵拉时,会导致疼痛感明显加剧[8]。肱骨干骨折还会导致患者手臂发生畸形,例如上臂短缩、凹陷等,还可导致上臂活动受限等症状。 患者活动上臂时,可能还会有摩擦感以及摩擦音出现。肱骨干骨折后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均会对患者机体活动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 因此,在患者确诊肱骨干骨折后需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当前临床针对肱骨干骨折多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是术后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骨不连,会严重降低治疗效果。 为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在术后多为患者选择使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通过小夹板外固定,能够为骨折断端提供有效的弹性力学环境,同时不会对患者的皮质骨血运和骨折愈合造成不利影响,符合骨组织生物适应性。但是单纯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所需骨折康复时间较长,不利于肩关节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在龙海波[9]的研究中,其对骨折患者实施针灸治疗以后,患者疼痛感得到明显减轻,同时并发症较少,因此其认为针灸治疗能够改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 中医学认为骨折属于跌倒损伤,瘀血在内而不散,瘀不去则折不能续,血不活则瘀不能去,从而影响骨折新生,不利于骨折愈合。 针灸属于中医一种常见治疗方式,其是在中医传统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利用刺激经络疏穴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针灸治疗具有滋养气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等功效,通过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以及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骨折患者而言,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10]。 在治疗期间依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穴位,通过对穴位实施适宜刺激,发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疼痛感以及缓解肌肉痉挛的效果[11]。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治疗2 周后,两组CMS 评分、MEPS 评分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2 周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 分析其原因为,小夹板外固定能够利用弹力带对抗肢体重力所导致的骨折分离情况, 一方面能够避免断端分离,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维持骨折端稳定,并且还能够在骨折部位形成持续生物力学刺激,进而改善骨折端成骨活跃度,促进骨愈合[12]。 同时开展针灸治疗,可以发挥助阳化气、温经通络的作用,有利于促进骨折局部血液循环恢复,改善神经麻痹情况,减少并发症,提升肩关节以及肘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肱骨干骨折患者开展小夹板外固定联合针灸治疗,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肩关节功能以及肘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夹板肘关节肱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