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效果

2021-03-23 10:08刘现岭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头针步态步行

刘现岭

(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康复科,江苏连云港 222042)

脑卒中患者常因局灶性中枢神经功能缺损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多表现为步行功能障碍,肌力、肌张力的改变和异常行走模式往往会造成步速减慢、步态稳定性下降[1]。 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否独立步行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评估指标[2]。 有研究指出[3-4],脑卒中偏瘫患者移动能力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 恢复患者步行能力是促进其早期康复的关键。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系统,集电动起立床、智能主被动训练器及减重步行训练器为一体,能够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中医头针疗法在脑卒中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可显著改善步行功能障碍。如将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与头针疗法联合使用,或可提升临床疗效。鉴于此,该次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80 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头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5],并经CR、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证实;病程在6 个月以内;意识清晰,可积极配合治疗;符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头针治疗条件。 排除标准:罹患精神系统疾病或意识障碍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疾病者;伴有全身神经肌肉或下肢骨关节等相关病变者;因骨髓病变因素所致的下肢步行功能障碍者;存在相关治疗禁忌证者。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患者均在阅读知情书后,签字确认后表示同意参与研究。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验证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均衡可比性原则。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早期步行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仰卧于训练床上,分别对躯干、骨盆、踝关节、膝关节进行妥善固定。 基于患者实际情况对系统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如悬吊法减去患者体质量,设定完成后启动系统开始训练。 患者下肢在软瘫期或肌无力状态时, 指导其进行被动运动,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同时预防关节畸形;患者肌力在3 级以下时,指导其进行抗阻运动,对肌力进行增强训练,促进下肢功能改善;患者肌力在3 级及以上时,指导其进行主动训练及抗阻训练,强化提升患者肌力及步行能力。 若患者肌张力较高,系统会自行停止马达,并打开防痉挛功能,帮助患者改善肌张力,将肌张力对步行的影响降至最小。 每次训练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训练5 d 后休息2 d,共训练4 周。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头针疗法治疗。按照国际头针标准化方案进行选穴,取顶中线,患者健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使用0.3 mm×40 mm 左右长度针具,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用消毒棉签蘸取安尔碘对施术者手部及施术部位消毒,斜刺法快速入针,针体与头皮之间呈15~30°,破皮后,对针体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与头皮保持平行,进针深度2~3cm,得气后捻转1 min,留针,每间隔10 min 捻转1 次,共捻转3 次,共留针30 min。 出针时以消毒棉签对出血部位进行按压止血。 头针治疗每日1 次,每周连续治疗6 d 后休息1 d,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意大利WALKER-VIEW 步态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包括步长、步速及步宽。 (2)采用简化Fugl-Meyer 量表及Berg 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总分100 分,Berg 量表总分56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包括病程、各项步态参数、简化Fugl-Meyer 量表评分、Berg 量表评分等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性别、疾病类型等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步态参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及步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长于对照组,步速快于对照组,步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步态空间参数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步态空间参数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步长(cm)治疗前 治疗后步速(cm/s)治疗前 治疗后51.82±3.65 51.95±3.68 0.159 0.874 62.96±3.88 58.82±3.39 5.082 0.000 27.02±3.39 27.14±3.42 0.158 0.875 51.92±3.94 35.42±2.86 21.434 0.000步宽(cm)治疗前 治疗后19.12±1.84 19.15±1.87 0.072 0.943 11.42±1.98 15.39±1.38 10.404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 量表评分、Berg 量表评分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比[(±s),分]

表3 两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比[(±s),分]

组别简化Fugl-Meyer 量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erg 量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14.18±3.63 14.24±3.72 0.073 0.942 33.36±3.72 26.53±3.02 9.015 0.000 23.12±6.16 23.27±6.18 0.109 0.914 44.45±5.83 39.36±3.95 4.571 0.000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致残率较高,且近年来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应将加强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作为重点[6]。而恢复患者的步行能力正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基础。患者发生脑卒中后,高位中枢神经对低位的控制能力丧失, 导致运动模式出现异常, 下肢肌张力增加,屈髋、屈膝、屈踝等肌肉力量明显减弱,造成步行功能障碍,使步态不稳成为患者的突出表现[7-8]。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由微电脑自动控制,其应用优势如下:(1)运动形式丰富,对处于不同康复时期的患者均比较适用;(2)可及时对负重大小进行调节;(3)可单独或组织不同形式的训练;(4)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本体感觉及步行记忆;(5)治疗效果良好,可不断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下肢智能反馈康复系统进行训练,可通过站立形式,对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进行稳定维持,使下肢负重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可协调承重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和肌张力。通过变化倾斜角度可改善体位性低血压,通过悬吊方式可避免体质量对下肢造成挤压, 预防关节肌肉损伤。 此外,根据步态分析参数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行走训练。 根据脊髓中枢模式激动源理论,患者早期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上进行对称性训练,可达到活化步行中枢的目的,对双下肢交替运动具有良好的协调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9-10]。该训练还可提高患者的重心转移能力,继而提升其静态平衡能力,进一步增强步行功能。

头针疗法是基于传统针灸医学,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及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部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针刺,调节人体的各项功能[11-12]。 该研究以顶中线、健侧顶颞前、后线为刺激区,针刺上述区域实现经脉相连,可达到调节阴阳、促进康复的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步长较长,步速明显较快,步宽明显较短,简化Fugl-Meyer 量表评分、Berg 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障碍,提升其步行能力。

综上所述,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障碍,提升其步行能力,值得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头针步态步行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从步行到奔跑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