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阅读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021-03-23 21:59张艳
新教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倍数思维能力教学活动

张艳

数阅读教学是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推进数学阅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以培养,能让数学教学现状得到有效改善。有意识地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要重点针对数学阅读教学的组织推进进行系统分析,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优化阅读教学工作,从而改善数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况,确保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数学阅读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解题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以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从以下三点可体现。

1.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能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地对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定位,从而帮助学

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向,在有效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整体效果,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进行系统剖析,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2.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数学问题的有效处理与对题干信息进行有效阅读存在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让学生在阅读题干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科信息进行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3.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掌握学习要点,还可以针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系统探究,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科学探索做出积极的引导,从而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

水平,为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二、数学阅读培养的措施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不断尝试结合数学阅读,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深切体会到其对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大作用。将数学阅读教学作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行探索,切实优化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研究,对有效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系统探究与措施论述。

1.开展变式阅读,增强思维敏捷性。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变换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变换方式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差异化的阅读指导方法,从而增强学生思维敏捷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页第12题,出现了对“两种可能”的考核。问题中指出,邮局、电影院和学校都在创业大路的一旁,邮局距学校280米,电影院距学校350米,求邮局距电影院多少米。题中没有明确指出邮局、电影院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出现了在学校的左或右同侧以及左右异侧两类可能。(学生作业)答:如果邮局和电影院都在学校的同一侧,那么所求是350-280=70(米);如果邮局和电影院在学校的两侧,那么所求是280+350=630(米)。

但是,由于全书仅此一道此类习题,造成教师在教学与讲练中,也是反复采用这样的素材,以至于只要教师一说“某某家和某某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学生就知道教师要考查什么了,应声就说“有两种可能”,造成教学尴尬局面。由此,有必要进行变式编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变式如:如果老师坐火车回家探亲(配火车票面图:图上信息为2020年12月1日6时出发,2020年12月2日5时到达终点站),火车准时出发后,他就睡着了。醒来一看,手表钟面上时针已经正指着数字8(配钟面图),他可能睡了()小时?

可以看出,本题针对的是各教材版本“24时计时法”的学习内容,同時结合了对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学生解题之前,需要从配图中的票面上读出出发与到达的时刻信息,需要从手表钟面上读出醒来时的时刻信息,并根据对一天的时间表示方法的理解,做出推理与判断。这一系列的阅读思考,无疑“变中有得,变而广之”。

2.设计比较阅读,提高思维深刻性。

阅读就是要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向,能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行深度探索。因此在对数学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引导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横纵对比阅读的思想,求同存异,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进行系统地探究,使学生能真正理解课程的内涵和主要思想,从而提高阅读学习有效性,保障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合理化的训练。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时,例题中只是让学生采用观察的方法,将百数表中3的倍数找出,并观察个位,发现个位并无规律,再观察“各位上数的和”,发现“都是3的倍数”,最后总结得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无独有偶,本课练习的末尾,配套有“你知道吗?”正好对3的倍数的如上特征,做了数理上的解释,如果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则能相映成趣,更加丰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引出这个问题后,通过把一个多位数2485按位值展开成2x1000+4×100+8×10+5,再将每个计数单位写成若干个9组成的多位数再加1的形式,于是发现:当我们把2+4+8+5的时候,2其实并不是千位上的2,而是2个1。此处的1,是指“千”减去999这个3的倍数之后,所得的数1。同理,4并不是400,而是余4,…因此,当我们计算2+4+8+5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在算2485去掉若干个3的倍数后,所得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与原数,对于除以3来说,余数是相同的,因此,这种判断有道理。

从这个对比阅读的实例可以看出,例题的阅读与拓展材料“你知道吗?”的阅读完全可以互相补充,彼此各有侧重,前者在于猜想,后者在于理解,两相结合,才是最好的数学学习状态,这也体现了数学阅读的巨大价值。

综上所述,在全面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数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全面的创新,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数学阅读学习空间,指引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做出积极的引导。除此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从多角度构建完善的数学阅读教学体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路小学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念育琛)

猜你喜欢
倍数思维能力教学活动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