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菁 杨雁英 郑传梁 吴飞杰
摘要:从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到恢复常态化秩序的特殊时期,广大教师以线上教学为契机,逐步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渡。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学模式的变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自主学习、专业培训、环境支持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帮助教师结合自身学科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综合能力,保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并对厦门大学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实践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4-0108-02
2020年年初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使得广大教师在短期内被推上了线上教学的第一线,这让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受到一定的影响。以往长期线下教学的教师,对相关设备、软件比较陌生,在面对面互动的线上教学中显得有些不适从。但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能否顺利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信息素养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高校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迫在眉睫。
1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1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1]。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 1974 年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学者从只关注掌握信息的技能,到关注具有信息意识,再到强调具有信息评价、鉴定、选择的能力等。
1.2 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评估、应用、交流、传播,而且还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认知和价值的取向,特别是担负起受教育者进行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传承。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融入新的教育理念或教育价值观,才能够准确理解、把握新技术、新手段对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才能够把握线上教学的灵活性、超链接性和融合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2 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
全面提升高新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其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2],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道,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长久的、由表及里的过程,它既需要学校提供环境的支撑、专业的训练和制度的保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积极配合和响应。
2.1提高高校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冠病毒肆虐时期,线上教学迫切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研究、学习和提升信息素养;目前全国高校进入教学秩序正常恢复阶段,各高校在制度、技术、应用层面上应进一步促进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有很多方法途径,包括阅读书籍、参加教研研讨会,参加教学技能比赛,观摩教学示范课程、收看教学录像与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讨论等多方面。
2.2 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公共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技术服务,对各种设施设备及软件系统及时更新和升级,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使用各种设备和平台的积极性。达到“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素养,一流的应用”。
2.3 完善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体系的建设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其任教,教学的奖金,评职称等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1]
目前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如何激励他们在不忘教书育人前提下,为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主动参与各种培训,积极自主学习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学校在信息素养标准体系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几个方面:第一,要有考评奖励机制,对积极响应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奖励。第二,学校可以围绕各种形式开展教学技能比赛,让高校教师体会到智能信息化教学的魅力,从而激发高校教师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到教学中去的积极参与性。第三,学校注重教师的反馈及其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的方式和相关内容。
2.4 强化信息技术能力的专项培训机制
专业培训是提升教师业务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操作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套高效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机制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培训模式为多样化、培训体系多元化、培训水平进阶化。
2.4.1培训模式多样化
培训层级多样化,分为全校性的集中培训、深入学院的重点培训;培训方式多样化,分為讲授型、案例型、演练型、研讨型、现场解疑与指导型;培训时间多样化,可分为定时培训和不定时培训;培训空间多样化,可分为线上培训,面对面培训
2.4.2 培训体系多维度化
通过多维度培训体系的设计,从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学习与发展、评估与诊断、技术素养等几大维度出发,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使得教师逐步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具备在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研究等活动所具有的能力。
2.4.3培训水平进阶化
依据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各种培训课程,提供初阶、进阶、高阶等不同阶段课程,循序渐进,扎实提升教师整体信息化水平。
通过进阶的培训,全面协助教务部门培养、建设新时代专业信息化教学人才队伍,使教师所在领域的最新成果及进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造就一批高信息素养的科教双优的领军课程。
3 厦门大学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实施方案
3.1建设矩阵式网格化信息沟通平台
今年年初,学校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遵循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方针,加强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等要求,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工作方案。首先由学校信息与网络中心牵头集合各学院分管信息技术的工程人员建立一支教学技术支援队伍,每位技术员都能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应用技术,并在交流中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面向39个教学单位建立23个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工作群,24小时实时在线解答教师的各种问题。最后,学院工程技术人员将学院所有的教师组建一个教学技术支持群,落实到每位开课教师,帮助教师克服个人困难,研究教学模式、熟悉平台操作、上传课程资料、进行实战演练等,从而实现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3.2加强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学校特别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通过教室的信息技术化、现代化的改造来支持新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学校2016年启动互动型研讨教室的建设,从教务处的统计来看,互动型研讨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年初在学校以线上教学为主的阶段,对现有的公共教室进行能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授课的改造。目前,学校具有互动教学功能的智慧教室99间、录播教室116间、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教室263间,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
3.3开展系列专项培训
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学校根据不同时期,利用不同模式,不同维度开展系列专项培训。在今年年初“停课不停学”时期,学校成立线上教学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组,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针对教师如何使用第三方直播平台和校内课程中心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进行了10场培训;在错峰返校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培训的方式针对教师如何使用直播教室进行了6场培训;通过录播、直播等方式针对教师如何通过MOOC平台教学进行了9场培训;金秋开学,为全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学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联合开展系列培训,培训主要围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和“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几个主题,邀请了各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秀的教师,从互动型研讨教室、录播教室、直播教室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到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方法、技术、研究、探索与实践,全面而系统地为教师呈现了混合式教学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实施要点。
学校从多种培训模式,多维度培训体系,低阶到高阶的培训内容出发,促进教师们更新观念,掌握技能,变“不会用”“不想用”为“我会用”“我要用”,从而让教师在“用”的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能够从容地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
3.4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
学校从2005年起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5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及9届英语教学比赛,教学技能比赛除了检验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外,还是广大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学校以此为契机, 秉承“全员参加、逐级选拔、重在过程、重在提高”的原则,形成了教师培训、课程评估与教学比赛三位一体的教学比赛模式,不仅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以德树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还提升了我校教师信息素养,对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比赛中教师对于教学新方法、新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更多的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翻转课堂的比赛中去。
3.5积极推荐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认定工作
学校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认定工作,此举措不仅能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更能调动广大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
4 结束语
推动教育信息化内涵式发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举措。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既需要学校提供制度的保障和专业的培训,也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积极参加从低阶到高阶不同内容的系列培训,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而推进教学信息化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亚平,蒲德彦.“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6):20-21.
[2]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网[2018-04-21]
[3] 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華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54-64.
[4] 周华.SPOC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诊断与发展[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107-109.
[5] 谢火木,刘李春,陈移安.疫情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0(5):57-60.
[6] 谭维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知识教学变革?[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5):5-10.
[7] 沈宏兴,郝大魁,江婧婧.“停课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实践与疫后在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5):11-18.
[8] 闫寒冰,单俊豪.从培训到赋能:后疫情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蓝图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6):13-19.
[9] 邬大光.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体系的特殊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8-25.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