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2021-03-22 23:38:05张琴琴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张琴琴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加入更多的法治知识,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使初中生学会运用多元化的视角分析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对法治的重视程度,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维方式,便于初中生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材中的法治案例立足于现实生活,以生活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对师生交流、生生沟通的良性运作具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法治教育;教学实践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存在问题、成因及策略分析

(一)源于教材内容的初中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通常是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师有时候会引入一些案例分析,但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分析,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很少,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对于实践活动,教师更是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一些法治知识,也很难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课堂教学时间紧,上课进度慢

课堂教学是法治教育内容进行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但就当前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的教学来看,多存在课堂教学时间紧张,上课进度慢,难将学生法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学习落实到位等问题。同时,学生现有的知识量也还不足以让他们理解和接受一些新概念和专业术语,尤其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短暂的四十分钟时间内接受过多的新概念是极难的。

3.学生学习时易产生畏难情绪

教材中新增的法治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成为了一大挑战。法治教育内容难度大,学生理解不易,这也使得学生难以获得知识学习的成就感。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法律文本比较抽象

进行法治教育,必然包含有法律条文。通过文本统计,发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册教材之中共有58处涉及法律条文,其分布范围较广,三个年级均有涉及。法律条文在法治教育内容中是重要的一部分,教材中涉及法律条文有利于学生直接真切地接触法律文本,通过阅读法律条文增加法律知识。但当前,我们发现教材中的部分法律条文过于抽象,不利于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

2.教师缺乏法律专业知识

相较旧版教材,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法治教育内容在篇幅数量上增加了很多,而在这些法治教育内容中有不少涉及专业的法律知识,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法律专业知识储备的要求。但在现实情况中,多数教师原先的法律知识储备与当前教学中所需的知识量还不匹配,许多初中教师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学教育,只是凭借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进行授课,所以对中学生进行法律概念、原则、制度等基本知识的解读就会略显浅薄。这样有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教师本人法律知识丰富,那还可以弥补,如果教师自身就对初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没有重视起来,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差。教师自己对法律知识却是一知半解,更无法对学生引起深刻的自我反省。

(三)改进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的策略

1.合理处理教材

(1)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和教学主题,全面挖掘教学当中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和德育性的教学素材。从学生的思维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和分析。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的把握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衔接点,有效引入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案例或者事件;或利用互联网获取一些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色性、多样性、人文性的教学素材,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筛选。然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入手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

(2)巧用生活教学素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很多都是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如果老师没有把生活中的素材与内容运用在课堂中进行讲解,那么《道德与法治》课就成了讲大道理的课堂,更加拉远了《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距离。初中生各方面发育还不够完全,尤其是思想上的见地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尤其要把握他们思想的发展,为他们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课堂的几十分钟内,积极的引导他们。现在社会发展飞快,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社会中出现的很多元素对于初中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面对各种诱惑就不会上当受骗,所以《道德与法治》老师的责任重大。

2.提升教师法治专业素养

(1)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法治教育培训

针对已走上岗位的法治教师,在培训内容上,要尽量做到全面涵盖,从政策文件学习到教材法治专业知识解读和培训,都应有所涉及。在培训模式上,则要积极创新,可根据各地情况创新使用不同类型的培训模式。在培训时间上,则应给予一定的弹性,可以组织教师在假期时进行集中培训,或者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的方式穿插在日常教研活动之中。此外,在实践培训的方式选取上,可采用同课异构、集中教研等方式进行。

(2)督促教师自身积极学习法治知识

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国家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法治教育任课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和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一般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理论方面:可以通过书籍的阅读来积累理论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宪法》等,则需要尽量读懂读透,力求在法治教育教学中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实践方面:教师也需要在实践参与中提升法治教育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因此,在推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是十分紧迫的,这对法治中国建设和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王志宾.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国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9):p.77-77.

刘燕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实践研究》.《教师.下》2019年第09期

李文会、于丹《解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

蒋丽艳《探究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现状的有效策略》

孙德岩.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

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规划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2021] PLG645)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18:43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