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华
[摘 要] 教育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新课改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探究法具有操作灵活、成效显著等优势. 同时,它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此,文章就探究法在概念教学、公式定理类教学及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 探究法;概念;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探究法展现出了不菲的价值. 它能转变教育者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尝试用新的技术或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识与创新意识[1]. 探究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操作方便等优势,它能点对点地挖掘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探究法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起點. 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笔者在概念教学中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将探究法运用到概念教学中,能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亲身体验后构建而成的概念的理解,比传统的教师直接讲解更为深刻. 而用探究法进行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基本手段.
案例1:“函数的周期性”的概念教学.
问题1:观察图1,画出角α的正弦线;
问题2:若角α的终边进行逆时针旋转(绕原点O),则角α的正弦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具有什么规律?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感受正弦线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给予正确的解答后,教师可提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究.
问题3:观察图2,整合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正弦函数的图像出现图中这种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现象.
问题4:有没有哪个公式能反映出图2所呈现的变化规律?
问题5:如果函数f(x)具有图2所呈现的变化规律,我们可用怎样的代数式来描述?
设计问题3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探究问题,本题是为了让学生转变观察的角度,用自己的言语描述图中这种规律的现象. 在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以后,问题4则顺势而出. 学生通过对诱导公式sin(x+2kπ)=sinx(k∈Z)的回忆,明晰这个周而复始规律的代数刻画形式,从数形结合方面提出用“周期性”的概念来刻画这种规律的变化. 问题5需要学生用逆向思维与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相应的规律,“周期与周期函数”的概念则由此自然而然地形成.
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通过对函数解析式及图像的特点进行探究,对周期性产生了深入的了解,并以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为导火索,让学生从探究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历程,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探究法在公式、定理等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公式、定理等. 这些固定的公式、定理等都是前人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逐渐发现的. 若让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灵活使用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 只有经过自主探索与构建知识的过程,才能让知识真正地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能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案例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
本章节内容作为数列求和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少教师考虑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倒序相加法)来进行知识点的衔接,笔者也做了一定的尝试,在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中运用倒序相加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发现,倒序相加法的实质是在两式相加后产生相同项,而这在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中并不能产生相同项. 那么,怎样能产生相同项呢?研究发现,用公比乘数列的各项,得数恰巧是它们各自后面的一项. 如此,相同项便找到了.
等比数列{a}的前n项和为S,S=a+a+a…+a. 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将此式化为S=(q≠1)(过程略).
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此结论的形成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通过阶梯式的铺设、设问与诱导等,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的思路而前进,直至结论的形成. 其实,高中生的思维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教师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探索这部分内容,则会让课堂发生别样的光彩.
如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思考方式:
生1:在式子S=a+a+a…+a的两边都乘q,可得qS=aq+aq+aq…+anq. 后式减前式可得S=(q≠1),而当q=1时,S=na.
生2: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可知,a=aq,a=aq,…,a=aq,将这n-1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可得S-a=Sq;S是我们待求的项,因此可将Sq转化为(S-a)q,由移项可得S=a+(S-a)q,所以S=(q≠1),S=na(q=1).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运用叠加法与等式S-S=a(n≥2)完成了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的推导过程. 类似于此的方法,还有错位加减法等.这些都会在练习中大量出现与使用.
学生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经历了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过程,再通过反思与对比获得相应的结论. 此探究过程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对学生观察、推理与归纳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探究法在解题教学中的运用
解题能力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实践证明,探究法运用于解题教学中能有效地挖掘数学的本质与知识的内涵. 探究试题不同的解决办法,或变式的讨论等,能将知识之间的联系暴露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灵活运用奠定基础[2]. 因此,解题教学的探究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促使思维的发展.
案例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
原题:已知椭圆C:+=1,一条直线l的方程为y=ax+b.
问题1:若想让椭圆C与直线l相交,试写出a,b的值.
此问具有多种答案,对学生而言本题难度并不大,想要探寻此题的答案,可从a,b之间的内部联系着手思考. 此设计起点不高,坡度也比较小,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推动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这为接下来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问题2:若椭圆C与直线l相交,a与b应呈怎样的关系?
问题1只需要写出符合题意的一组数值即可,而问题2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至于a与b这两个值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是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 在学生对问题1有初步思考的情况下,面对此问会自然地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通过探究便不难获得问题的答案.
问题3:如果a+b=1,则椭圆C与直线l之间是怎样的位置关系?
此问其实与前两问呈一种前后呼应的关系. 学生可以从几何的角度,即从直线l过点(1,1)来探究;也可以从代数的角度,即从问题2所获得的结论来探究. 这几个问题一环套一环地设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感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此过程完美地体现了探究教学法的作用与学生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
问题4:为本题添加一个条件,求出直线l的方程.
此问与以上几问相比,开放的角度更大,需要学生用更大的参与度去思考与探究. 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此问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学生经过探究后添加的条件涉及弦长公式、韦达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中点坐标公式等. 总之,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想出各种方法为本题添加条件,锻炼思维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命题能力.
问题5:若将椭圆C的方程改为双曲线方程-=1,请在问题4中所补充的条件里,选择一个条件求出直线l的方程.
此问以变式的形式展现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纵然题目会出现万般变化,但探究方法与数学思想却不会改变[3]. 因此,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基本保障.
总之,不论是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解题的教学,均可运用探究法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挖掘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促使学生在知识的构建中形成高阶思维. 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华民. 数学课堂局部探究的实践与思考[D]. 吉林出版社,2018.
[2] 乔治·波利亚. 数学的发现(第二卷)[M].刘景麟译.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3] 唐国庆. 高考数学高分策略[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