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2021-03-21 21:26高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作品

高欣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各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教学效果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目标,更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提升德育素养也是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内容,也是家长关注的重点方面。正因为如此,怎么样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德育成为当前音乐教师需要积极研究的课题,所以本文研究了体态律动教学对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德育素养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探索了将体态律动教学融入音乐教育的一些有效措施,希望为更多的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 德育 应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52

体态律动是一种通过音乐感受提高学生德育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这一教学观念的发展的普及,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在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在音乐教育这一领域,体态律动教学成为新的教学突破点,其也是当前新型教育事业发展下的产物,教师将其应用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所以音乐教师加快对体态律动教学认识并通过更多的应用方式从而让体态律动教学发挥其音乐教育辅助作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含义

我国相关音乐学家根据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特点对其进行改进,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继而将其逐步应用到当前音乐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教学法所追求的是一种较为轻松自在的音乐欣赏环境,在该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将相关音乐作品作为理论依据,并以此为根基,将自身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将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自身身体所摆动旋律相结合,进而抒发出自身对该音乐作品的理解,加深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感悟,以音乐感受来提升自身德育的品质。

二、体态律动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品质

体态律动就是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将音乐通过身体展现出来,和舞蹈不同,体态律动更加重视身体对音乐节奏、力度的反映。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一方面,体态律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运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形成肢体语言,从而表达自己在听到音乐时的内心感受,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成功地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动地位上。

另一方面,学生在跟随音乐进行体态律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利用身体对于音乐的自然反应来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感,从而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更顺利地把握歌曲的节奏。除此之外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原本晦涩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变成形象有趣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减少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在律动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而不用再去死记硬背音乐的理论知识。所以说体态律动教学在音乐教育的课堂上起着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而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这门艺术方面,体态律动教学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最后,学生跟随音乐进行体态律动的方式比传统的听和唱更能帮助学生领略音乐中的节奏和情感,从而让学生可以与音乐达到一种共情和同步律动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体态律动中体会音乐所带来的各种快乐,也能够抒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

三、体态律动教学的问题

当前在一些音乐教师利用体态律动教学开展音乐教学时,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体态律动教学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在音乐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首先就是教师在引导全体学生开展体态律动学习时难以把握学生活动的尺度,具体来说就是有一些学生因为自身好动爱玩的天性容易在学习体态律动的过程中产生玩闹的心理,从而在课堂上做出一些玩闹的动作,而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体态律动和带有玩闹性质活动之间尺度的话就很容易掌握不好课堂纪律,使得学生的心思并没有放在体态律动学习上而是都开始玩闹起来,这就大大影响了音乐教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体态律动教学的核心理念的问题,体态律动教学原本是其他国家音乐教育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所以我国的很多音乐教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在自己运用体态律动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时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它的正确用法,或是只能模仿他人的教学方式而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教学理念。

最后,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在对学生传授音乐知識的时候,仍然固守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难以在一时间转变教学理念,对于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仍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接收到关于体态律动学的相关学习方法,致使学生难以有效理解相关音乐作品情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还只是一味停留在浅层意识上,难以领悟音乐学习的真谛。

四、体态律动的应用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课堂是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中来。音乐与知识型或者运动型的学科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教学差异,音乐是一门偏向艺术性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更多是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音乐教学并不适合像知识型学科一样采用单纯的讲解式教学,也不适合像运动型学科一样通过大量的技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所以音乐教育采取的教学形式应该是结合这两种教学方式而形成的,这就是体态律动教学应用的理论依据。

首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白体态律动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其目的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简单的运动,而是要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教师所播放的音乐内容来进行律动,使身体动作与音乐节拍相呼应。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态律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特点,比如一些轻柔的音乐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轻柔的节拍运动,比如舒缓身体,利用手臂做波浪运动来表达舒缓的音乐情绪,而在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加入拍手、跺脚等动作来表达激烈的音乐情绪。

另一种体态律动教学的应用就是情境教学,具体来说就是不仅仅利用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也可以根据歌曲所描写的场景来设计相应的身体律动动作。例如音乐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关于安眠曲之类的歌曲时,就可以设计一些关于睡觉的体态律动动作,比如母亲怀抱宝宝的姿势等;在播放与运动有关的歌曲,就可以设计一些握拳、拍手之类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来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想要表达的场景和内涵。

最后,律动设计要以相关音乐作品为主,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学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相关音乐作品为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音乐作品所应具备的情绪、速度、力度或者音色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据运用体态律动学要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踏雪寻梅》时,由于该作品具有歌曲简短、意境高雅等特点,其歌曲内容也运用了较多的断音对比、强弱对比等相关表现手法,使得其每句歌词所表现出的含义与情感是不一样的,而教师运用体态律动学特点,对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的身体随着音乐作品的起伏随之舞动,使其与音乐作品巧妙结合在一起,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既使得教师巧妙运用了体态律动学特点,也更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来加强音乐教学的效果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的工作,积极探索更多优秀的体态律动应用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加强体态律动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可进一步完善当前音乐教学体系,此举无论是对于音乐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是有所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金丽雯《如何应用体态律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戏剧之家》2021年第17期。

[2] 王晓娜《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1998500783296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作品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