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蕾 孙超 姜家伟
摘要:刘老圩是皖中地区隐匿于古老村庄的一张地域性人文名片,具有江淮地区独特的传统圩堡建筑形态,同时又是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的旧居、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4A级景区,意义深远,影响非凡。文章通过“四星计划——新、兴、心、欣”,对刘老圩空间肌理重构进行研究,打造四大爆点设计,整合地域性文化,提升在地性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升其体验感、延伸力和派生价值,促进当地乡村旅游或农村经济发展。“四星计划”将对空间肌理进行重构设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挥,助力设计圩堡聚落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四星计划”;圩堡聚落;空间肌理重构;体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2-00-03
0 引言
在时代发展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目前迎来了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前所未有的機遇期,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地域文化中文化遗产的研究。因此,身为学者,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皖中圩堡群是陈列于中国江淮大地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刘铭传故居作为铭传乡的地域名片、国家级旅游景点,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吸引力,但其内部空间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游客的体验并不理想,且景点与周边的环境发展不协调。文章通过重构空间肌理设计提出“四星计划——以新振兴,以心致欣”,对刘铭传故居的空间肌理进行重构设计,以乡村发展新局面促进铭传乡振兴,以国家和人民齐聚的人心促进老百姓的生活欣欣向荣。
1 刘铭传故居现状
1.1 刘铭传故居概述
在《辞海》中,“圩”字的解释为“我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涝护田的堤”,而“堡”字的解释为“军事上防御用的建筑物”,同时它的多音字意思为“用土墙围住的村落或小镇”。圩堡建筑始于何时难以考究,但它是由城郭村落演变而来的。在古代,城郭村落源于兵法社会人民不寄希望于政府治安时,在村落周围挖凿深沟、筑以高垒,用于自卫。圩寨是在清咸同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捻军而修筑的。咸丰年间,筑堡御贼,坚壁清野,安徽江淮之间出现了圩与堡相结合的防御性聚落——圩堡聚落,它实现了居住功能与防御功能的融合。江淮圩堡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主要集中在合肥及其周边地区,经历了从门府第到地主庄园的转变,于20世纪50年代由私家庄园变成了当今的社会公有[1]。
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圩堡群经历了诞生、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它是在清末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以淮军名将为首营造的具有特定军事防御功用的圩堡聚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刘铭传,是中国晚清时期的淮军名将,同时也是台湾首任巡抚,是台湾的近代化之父、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刘铭传在台湾开展了洋务运动,既是对淮军文化思想的直接反映,也是中国自觉求强时期洋务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同时,他还明确提出了商农并重等思想,并于1888年在台湾创办了我国第一家邮局,是中国邮票之父。他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就曾写过“名士无妨茅屋小,豪杰都是布衣多”这样脍炙人口的历史诗篇,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爱国武将。他在故乡建起壮观的水圩式住宅,并与同是淮军名将的张树生、周盛波、唐殿魁一起建造圩堡,留存至今的就是张老圩、周老圩、唐老圩,而其中最出名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肥西县铭传乡刘老圩——刘铭传故居。
1.2 刘铭传故居空间机理现状
刘铭传故居隐匿于中国安徽合肥铭传乡5千米以内的山水间,坐西朝东,坐落在大别山余脉——紫蓬山大潜山,三面群山环绕,四周临水,总面积70 000多平方米,圩堡经历了百余年沧桑,古树茂盛,内部主要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堡寨聚落具有典型的防御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间防卫,二是精神防卫。空间防卫和精神防御之间形成了实与虚的关系[2]。刘老圩也是如此,通过地域性的取材,建造出既具备功能性又兼顾防御性的建筑,特殊的水圩也增强了防御功能。刘铭传内心的精神寄托就是源自圩内的子药岛,他将后代儿女送至岛上,让子女们安心读书并拆除吊桥,日常饮食派人每日划船送到岛上,后代儿女们在此接受教育,这个小岛也寄托了刘铭传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刘老圩内的实与虚对应着内部的空间肌理,实和虚分别对应楼、钢叉楼、盘亭、西洋楼和湖中的小岛。
刘老圩的内部空间肌理更偏向实用性,兼顾精神与生活的防御布局形式,东南密集,西北稀疏。但作为景点,内部管理主体较为混乱。游客入内游览时没有明确导向,容易遗漏景点,且浏览时没有次序,圩内的道路仅能串联景点,不能给予游客更好的观赏体验。
同时,由于圩外地区是大片耕地和空地,且人烟稀少,肥西圩堡群内的各圩堡由于历史等因素,损毁情况很严重,所以在修缮性工程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但因为地方财政的限制,投入资金相当困难,连接各圩堡之间的主要道路也无法全部通达,基础设施远无法满足远期旅游发展的需求,所以在空间肌理重构设计中要更加重视自然景观的丰富性、完整性、建筑物的乡土性、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地方人文传统的典型性等全方位的维护,其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保存是至关重要的[3]。
在当地淮军文化圈内,李府旧址的现存状况良好,其他淮军文化遗址的现存状况并不理想。肥西的圩堡数量虽不少,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遭到严重破坏,没能吸引更多关注。刘铭传故居应该从景点的空间肌理重构设计入手,实现协同当地文化振兴乡村、历史遗产资源保护等综合性发展。刘铭传的思想主张、教育理念、淮军文化物质遗存、相关演绎等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和影响力。刘铭传故居的空间肌理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构设计研究,并且最大限度尊重原址,提升景点的延伸力和派生价值,对其所在的乡村旅游或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空间肌理重构的研究价值
2.1 刘铭传故居的地域文化价值
刘铭传故居虽是圩堡建筑遗产中的一部分,但其中蕴藏着许多无价的文化和思想。
首先就是淮军文化。19世纪下半叶,淮军在乱世中重新出现,李鸿章、张树生、刘铭传等都是有名的淮军名将,他们所带领的淮军保家卫国,也促进了我国军队体制的改革。刘铭传的农民出身也是证明淮军用人不重出身、具有平等精神的范例,同时淮军将领们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其次是耕读文化。刘老圩的内部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脉络,耕读文化涵盖了中国古代先民最重视的两项活动:农事生产和读书荣身。耕是为了满足衣食生存之需,读是为了进取入仕之途,刘老圩内的读书岛就印证了耕读文化,在家国不平、战火纷飞的时代,刘铭传建造圩堡满足衣食生存之需,同时也不忘建造与世隔绝,犹如世外桃源的读书岛来教育子女,这都体现了耕读文化早已根植于刘铭传的内心[4]。耕与读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文化底蕴,传达了一种家国情怀、一种价值追求,如今的寻根教育和爱国教育中更少不了对前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深挖历史遗产中的精神宝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时代任务。
最后是民居营造思想。在徽派建筑营造中,刘老圩的民居营造思想具有独特性,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虚实相合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5]。圩堡不仅是一些淮军名将为了保卫自身利益所筑,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发挥关键作用,同时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的安全防御空间,其更积极的意义是对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扬[6]。
2.2 刘铭传故居所承载的教育价值
刘铭传故居所承载的文化教育价值深厚而多元,刘铭传的个人生平便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楷模。虽然刘铭传出身清贫,少年时仅仅上过两年私塾,但他崇尚知识,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从未放弃过阅读,诗词歌赋均有一定的功力,堪称“马背上的诗人”。作为抗战中的民族英雄,抗法保台业绩、军事思想、治台政绩工程都是他爱国的象征,同时他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有借鉴意义,他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教育,在圩内专门建岛给子女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
2.3 刘铭传故居传递的示范价值
刘铭传故居的空间重构设计不仅仅在于方案的创新设计,更在于与当地更多的圩堡群落相联系传递的示范价值。刘铭传故居的基本设计以点状为核心,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以点带面,与相邻的各圩堡等旅游节点有机结合,从而构成网络状。各个节点之间既融为一体,又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了圩堡群落的生态链。圩堡群落相距较近且建筑风格相似,因此需要从总体的空间肌理入手,疏密得当地开发与合理布局景区,并贯彻差异化发展原则,带动当地乡村振兴,促进当地综合性发展。
3 “四星计划”助力空间重构
3.1 迎接新局面
“四星计划”中第一颗星是中国乡村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特别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9年6月22日,肥西县人民政府印发《肥西县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出加快实施圩堡群恢复保护、申遗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历史建筑、历史遗迹、淮军圩堡等历史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7]。
在时代发展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加强对地域文化中文化遗产的研究,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8]。皖中圩堡是陈列在江淮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刘铭传故居作为铭传乡的地域名片,“四星计划”应当赋予其新肌理,运用新形式,使之与地域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为核心的时代任务。
“四星计划”以一个轴心“文化传承”,三个基本点“文化、教育、经济”为设计重构的核心,打造四大爆点、五个圩堡故事,将“以新振兴,以心致欣”与刘铭传故居融合,贯彻生态设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有实践意义的创新设计。
3.2 对接兴产业
“四星计划”中第二颗星是构建乡村振兴目标。肥西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铭传乡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其中产业发展重点是聚焦打造以生态型、都市型为主的现代农业体系。
“四星计划”中的兴产业就包括最大限度地保留刘铭传故居与铭传园,将其定位为家庭度假,将地域饮食文化与淮军、圩堡文化相结合,鼓励家庭式参与,进一步实现“+旅游”“旅游+”战略[9]。同时关注时代价值趋向,提倡耕读文化,耕读传家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盛行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地区特色农副产业,我们将耕读文化植入生态花田中,在保留自然风貌的同时创造兴产业——耕读田野,旨在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有机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共同对接兴产业。
3.3 互接心连心
“四星计划”中第三颗星是齐聚的人心。刘铭传故居所形成的特殊人文景观,不管是从历史上社会主义人文视角,还是从传统建筑样式视角来看,都有很高的科学研究、鉴赏和社会经济价值,目前国家与学者们人心齐聚,共同为刘铭传故居发展开创新局面。心连心就是呼吁加强对圩堡遗存的深度研究、保护和综合发展,可将刘铭传的人生故事与景区内的五大景点有机结合,打造五个圩堡故事,即西乡团练、淮军统帅、藏宝献宝、台湾巡抚、归隐桑梓,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淮军名将刘铭传的生平事迹,获得最佳体验,同时村民也可以在景点的圩堡故事情景剧场中担任工作人员,不仅能切身体验圩堡文化,也能获得新的经济收入。
同时让当地士绅、乡贤深度参与到刘铭传故居空间改造、环境提升中,让其有参与感,最后在市场成熟的前提下,引导农村青年回乡就业,以扩大就业市场和增加经济收入[10]。刘铭传故居也是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大陆与台湾交流关系处在历史的特殊时期,刘铭传曾任台湾首任巡抚,寓意两峡海岸同根同源,将红心、童心纳入文旅教育中,让其成为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串联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3.4 共接欣未来
“四星计划”中第四颗星是指老百姓欣欣向荣。刘铭传故居的空间肌理重构设计不仅仅是景点内部的空间肌理梳理,也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刘铭传故居的升级,将周边的农田、其他景点、村落都规划在内,将刘老圩打造成村民的活动中心,靠乡村居民的参与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在地性文化与经济综合发展。将当地的农田与青年研学基地结合,充分利用闲置农田发扬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也可以在休耕、轮耕的农田设置田野音乐会景点。同时贯彻生态理念,种植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蜀葵花,打造乡村旅游打卡地,让生态花田也具有经济价值,紧跟时代发展,借助网络形式将刘铭传故居作为当地的名片加以宣传和推广,形成绿色的循环生態链,实现乡村振兴。
4 結语
“四星计划”通过对刘铭传故居空间肌理的重构设计研究,重新梳理江淮圩堡旅游开发的空间格局。刘铭传故居作为圩堡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也传承了淮军历史文脉,坐落在大潜山下,历经岁月洗礼,见证国家安危,百姓在此得以安居,圩堡文脉得以传承。“四星计划”将环境设计专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联系起来,以刘铭传故居为媒介,以新的形式传承了圩堡文化、淮军文化、耕读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了过来,赋能圩堡聚落,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张亮.江淮圩堡遗产的历史变迁及其类型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6,18(5):8-12.
[2] 郑旭,王鑫.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解构及保护:以冷泉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6(6):19-24.
[3] 车珠琳,余伶莲,卢松.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以肥西县四大圩堡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4,26(4):54-59.
[4] 王蓉.“耕读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发展路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1,23(3):88-92,97.
[5] 谢亮,孙超.水圩式建筑聚落的营造思想研究:以皖中铭传乡刘老圩为例[J].装饰,2018(3):117-119.
[6]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探析[J].建筑师,2003(4):64-70.
[7] 杨谦,孔维明.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4):83-95.
[8] 刘家兴,祝永超.原生空间在非遗保护与传播中的作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1):97-101.
[9] 王玉玲,汪惠萍.农村名人故里旅游景观开发模式研究:以安徽肥西名人刘铭传故里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7):120-122.
[10] 杨凯健,黄耀志.乡村空间肌理的保护与延续[J].小城镇建设,2011(3):65-69.
作者简介:朱晓蕾(2001—),女,湖北鄂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孙超(1992—),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与创新设计。
姜家伟(2001—),男,湖北黄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36345019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