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亚琴
[摘 要] 在小学数学开放题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解题作为学习期间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开放题解题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通过改进教学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解题教学;质疑意识;思辨能力
解题作为学习期间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之后,只要答案是正确的,便将习题丢在一边,不再理会。对此,我们不仅要思考,答题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水平,那么单纯地解答习题真的可以办到吗?答案不言而喻。习题作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寻出答案仅仅是它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思考辨析才是重头戏。正如本文主题所言:在解题后反思,在反思中激智。当学生完成了对习题的解答工作,并有意识地反思整个解答过程(如不同的解法,题干的变法等),这样不但可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注: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能力,思考是指分析、推理,辨析是指对条件、信息、类别的处理)。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将从质疑、反思、整理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指出如何让学生在解题之后有意识地反思,间接唤醒他们的思辨能力,从而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埋下伏笔。
一、在解题后质疑,说出疑点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完成习题的解答之后,便算完成了任务,却很少有学生会形成质疑的意识。在学生看来,教师提供的习题及给出的解法就一定是最完美的,不需要再去过多思考。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或者说,教师给出的解答就一定是百分百完美的吗?纵观数学大家,哪一位在小的时候没有和自己的老师顶撞过呢?哪一位没对课堂提出过疑问呢?
质疑意识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因为质疑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辨析的关键一步。如果缺乏这个品质,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自然不会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质疑。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例:当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后,笔者给他们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准备一个正方体的鱼缸,如何利用这个鱼缸计算出榴莲的体积?通过反复探究,学生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在浴缸中注满水,此时水为正方体,可以利用公式计算水的体积。然后,将榴莲放入鱼缸,再计算剩下的水的体积。最后,利用第二个乘积减第一个乘积,差即是榴莲的体积。
当学生发现了这个解决方法后,都显得很开心,他们纷纷表示“原来可以用数学问题去解决生活难题”。不过,为了启迪学生质疑,笔者反问:“这个方法真的是百分百有用吗?”此时,立即有学生产生疑问:“如果我们想要计算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非常庞大,难道还要准备一个巨大的鱼缸来计算它的体积吗?”很显然,他的这番质疑推翻了之前的观点,也即是方法是否有效,会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那么,如果想要计算偏大的物体的体积时,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呢?由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质疑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从而点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当然,单纯质疑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顺势要求学生对质疑的点展开深入性的思考,由此在反复的探究中摸索问题的真相。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还能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提升,长此以往,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在质疑中反思,挖掘真相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学会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发现了疑点后,要及时鼓励他们将疑点说出来,这样教师才能知道他们的困惑和短板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缔造出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思辨能力的平台。教师不要惧怕学生质疑,要根据他们的质疑展开科学的反思,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不过,由于小学生经验、能力与水平都存在局限性,故单纯地依靠他们来探索还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个体之间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他们只要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解答问题,但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可能几乎无法得出解题的方法。如此一来,便导致班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合理的帮助,以此让他们在接受点拨的过程中寻到解题之道。
以“扇形统计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为例: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使用方法及相关特点后,为了进一步启迪他们思考,激活他们的思辨能力,笔者准备了以下习题:
已知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图1为我国地形分布情况的统计图,结合统计图来回答问题:
1. 我国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占地的总面积各为多少?
2. 在这些地形中,哪些地形的占地面积最大,哪些最小?
3. 还可以总结出哪些信息?
问题1和问题2的难度最低,学生可以很快做出回答。不过,在分析第三个问题的时候,矛盾出现了。如下:
生1:怎么没有河流和大海的面积?
生2:这个统计图可以用其他统计图替换吗?
生3:只有扇形统计图才能统计事物的百分比吗?
针对学生的质疑,笔者鼓励他们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针对第二名学生提出的疑问,笔者鼓励他们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思考是否可以用其替换。期间,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并不能用来体现事物的百分比。那么,条形统计图可以吗?此时,有的学生表示应该可以,但也有学生表示不可以。对此,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分析,从条形统计图的功能、优缺点入手展开判断,并尝试设计统计图,通过对比寻求结果。由此,既增强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也锤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在反思中激智,形成素養
当学生完成了对疑点的排查之后,他们很容易遗忘这段经历。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记忆,教师还要动员他们对疑点及解决方法进行整理,由此构建出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升华学生的素养。随着学生整理的知识逐渐增多,这些信息会成为宝贵的学习经验,促使他们在辨析问题的时候如虎添翼。不过,很多学生在整理期间,不论哪些内容都一股脑地塞入笔记本中。这样的整理方法实效性弱,且整理出来的知识依然是零散的。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将思维导图融入课堂中,要求学生在整理和提炼的基础上设计思维导图。这样一来,知识点便可以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解决他们认知混淆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图2的统计图,通过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原导图的基础上添加枝叶,以此让知识更加丰富)。
同理,当学生寻到合理的解题方法时,可以将解题思路进行整理,以便他们后期答题之用。例如在第一大点中,学生指出“寻常的方法无法计算更大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所以还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方法。但是按照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显然无法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索引相关材料,将合理的解决方案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看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启迪学生思考方法中涉及的原理,以及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随后提炼这些内容,记录在准备好的笔记本里,由此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为其后期的学习添砖加瓦。
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发展,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善于从“人性”的视角捕捉课堂生成,努力构建富有智慧的数学课堂,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智慧,让数学解题过程彰显生机与活力。
总而言之,思辨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促进他们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但是,学生综合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所以成长速度相对缓慢。此时,教师应该秉持客观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指导。由此全面改变学生对数学解题的认知,促使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反思问题,并在反思的基础上积累智慧和经验。最终,让科学的思辨能力成为他们探索数学的“翅膀”。
323950102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