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1-03-19 22:59朱梦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朱梦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和深化,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与之前大不相同。因为语文可以算是一门兼备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道德教育意义。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不能只是单纯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要深度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就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融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9.033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讲课思维还比较局限,只是单纯地为学生灌输一些教材里面出现的知识点。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融入。其实小学语文跟传统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小学语文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另外,当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的时候,学生就能够充分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者,本文就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提出几点浅见。

一、构建趣味课堂

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因为小学生本身年龄比较小,知识储备十分有限,教师若是一开始就将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话,学生很难真正参与进来,甚至会因为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让学生产生排斥的感觉。教师若是想要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从简单到困难的适应过程。教师可以先选择传统文化里面比较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去探寻其背后所隐藏的传统文化知识。

在《羿射九日》这篇文章中讲述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科普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神话故事的一些知识。讲故事的时候,不能像是讲解课文一样生硬死板,而是能够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始终跟上教师讲课的步伐,对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始终充满期待,提升学生的听课专注度。

二、开展经典诵读

在语文学习中,诵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尝试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因为能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质量都比较高,学生在进行诵读的时候更能够体会到文章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摆脱刻板无聊的背诵,了解文章背后的深意。尤其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很多韵律以及平仄的知识点,学生在默读的时候根本无法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奥妙,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

在教材中所出现的《古诗两首》里面就包含了《小池》这首古诗,古诗中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学生若是再心里面默读的时候可能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韵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进行诵读。有些学生发现自己读这些古诗的时候特别顺口,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里面的韵律平仄和押韵。比如,泉眼无声惜细流里面最后一个字其发音的最后是“ou”,而下一句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也是“ou”,所以读起来才会特别顺口。教师可以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来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构建学习场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吸引,发生走神的情况。当学生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不仅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而且很容易影响到班级里面其他的学生,扰乱课堂上的学习秩序。在这个时候,教师若是一遍遍去提醒的话,很难让学生收心。而且教师提醒一个学生浪费的是班级里面每一个学生的时间,得不偿失。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可以尝试去开展情境化学习,为学生构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情境中去,从外到内对学习到的文章产生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场景的构建来给学生带来一个直观且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到《传统节日》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在平时可能只是享受节日的快乐,并没有去深度探究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传统节日场景来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构建过中秋节的场景。中秋节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与中秋节相关的典故很多,中秋节也有代表性的食物——月饼。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做月饼,并且为学生讲解月饼的由来,并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中秋节有关的特有记忆,让学生对于传统节日始终保持热爱。

四、丰富教学手段

因为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生活与之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多媒体已经走进了学生的课堂,为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便利。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只能借助于课本,通过板书或者是口头讲解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但是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文字其实较为抽象,同样的一段文字描述,学生可以想象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阻碍。为了能够减少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动态的视频和声音相结合,给学生一个直观且具象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比较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学习中,这首诗主要描写荷塘的景色,其中比较出名的两句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真实的荷塘,所以就很难想象出莲叶为什么能“接天”,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学会该知识点。另外,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就可以再为学生播放一些课外的延伸知识。比如,荷花在传统文化里面代表了什么,又有哪些寓意呢?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什么偏偏喜爱荷花呢?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用互联网收集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碎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积累习惯。

五、开展实践活动

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将范围局限在了课堂上,主要形式是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学习 。但是这种学习的方式很容易产生局限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比较刻板,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上的禁锢。为了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可以尝试去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安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户外,用实践检验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的时候形成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

《对韵歌》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部分,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对韵,其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之相关的点。比如,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张贴对联,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里面去开展写对联送对联的活动。在我国传统的新年活动中,写对联基本上都是采用红纸,用毛笔蘸取墨水来进行书写。学生在学写对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对韵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了解书法和造纸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实践活动构建起学生生活与课堂的桥梁,让学生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找到生活中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能够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的一种有效策略,也是时代为教师提出的全新教学要求。教师在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时候,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对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时候也要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才能够保证自己课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红梅《构建多元化小学语文课堂策略分析》,《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年第18期。

[2] 沈立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读写结合”》, 《孩子天地》2016年第1期。

1397501705246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