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

2021-03-19 22:26李亚敏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李亚敏

摘要:中国自上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有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等模式。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居家养老功能有所削弱,社区、机构养老等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老年公寓兼具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的特点,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阐述发展老年公寓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进一步结合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业“医养结合”的政策要求,为我国发展老年公寓提供思路与建议,包括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及整合医疗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等,在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公寓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老年公寓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21)12-0034-41 收稿日期:2021-10-26

1 引言

世界正逐渐变老,联合国《2019世界人口展望》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全球人口预期寿命从64.2岁增加至72.6岁,预计至2050年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增至77.1岁,预计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老人占比将从如今的11%上升到16%,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在中国,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比18.70%,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91亿,占比13.50%。老年抚养比达到29.5%,即约3.4个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供养1个老年人口(60岁以上)。综观历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结构正日趋老化,老龄化指数在不断升高(见表1)。

可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2020年全国65岁以上人口系数和60岁以上人口系数这两项指标相比2000年都增长了将近1倍,且呈现加速趋势。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8年,低龄老年人口、中龄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占(按照现行退休政策,以60岁退休后开始进入老年期对老年人进行划分,60~69岁人口称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人口称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人口称为高龄老年人口)。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从6.16%、3.34%、0.96%左右上升到10.73%、5.03%、2.08%左右,其中高龄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速最快。随着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相继进入高龄期,未来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中“高龄化”现象将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中国老龄人口家庭日趋出现“空巢化”。一方面,由于中国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多数家庭成员结构为父母和独生子女,呈現“4-2-1”的家庭结构,子女成年后便离家另组家庭。另一方面,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人口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国内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流动现象,乡村青壮年纷纷选择进城务工安家,这使得城乡地区出现大量“空巢老人”(栾玉树,2021)。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供养、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逐渐成为日趋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注重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外,将越来越多地考虑老年人的高层次需求,如专业医疗设备、亲情、度假旅游、学习交流以及满足自我实现的精神与价值诉求(王宝令、张文相,2020)。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养老不再仅仅是养老金金额的“量”,更是包含老年生活的“质”。

2 老年人照料设施与老年公寓

老年人居住建筑是指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包括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干休所、老人院(养老院)和托老所,也包括普通住宅中供老年人居用的部分。1986年国际慈善机构(HTA)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将老年住宅分为7种类型(见表2)。根据此标准,各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老年住宅及照料设施建筑标准。国外的老年住宅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4种:独立式老年住宅、集合式老年住宅(老年人合住的住宅)、护理型老年人住宅以及公立养老院(社会福利性)。

早在1985年8月,中华慈善总会即开始实施“安老工程”。具体内容有:在大中城市筹建一批示范性老年公寓,改建和扩建一批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开展社会托老服务,建立专业性老年医院和临终服务的安老医院,组织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等。目前我国老年人选择养老和住宅的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除此以外还有托老所、福利院、临终关怀医院以及老年公寓等。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公告2018第36号),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编号JGJ450-2018),其中对老年人照料设施、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以及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进行了概念界定(见表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空巢家庭”(又称“纯老家庭”)日益增加,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老年公寓养老(老年家庭聚集而居,并引入社会化服务机制)兼具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特点,由所在地的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9.1万个(见表4),另有《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共有3853.7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其中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3104.4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81.3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35.0万人,享受综合老龄补贴的老年人132.9万人。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经费385.7亿元,养老服务经费131.3亿元。

2015-2020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床位483.1万张,较2019年增长12.6% (见图1)。

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国家积极进行养老“顶层设计”——“9073”养老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事实上,老年公寓兴起于北欧一些国家,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一些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房地产业的新兴领域。作为人类居住文化的新事物,老年公寓不仅代表了居住建筑新类型和新的居住模式,也是城市社会新的养老方式。老年公寓的发展,需要园林、绿化、基础設施、医疗、邮电、通信、文化教育、装饰装修、家用电器、以及家庭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就业,商业前景非常广阔。

3 中国发展老年公寓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021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数量已达21个。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按地区常住人口数排序,我国有7个超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上海以1987万城区常住人口居首(见表5)。

从表5可知,在目前我国21个超大、特大城市中,除了深圳市和东莞市60岁人口占比分别为5.33%和5.47%均小于10%外,其余均大于10%,近一半超过或趋近20%,这说明我国大城市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当严峻。按照“9073”养老规划格局,可知这些超大、特大城市机构养老潜在需求巨大(见表6)。

事实上,中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国家及政府高度关注养老需求与发展,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与规范养老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将老龄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兴办老年福利机构等(见表7)。

毋庸置疑,发展老年公寓有助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年公寓既是住宅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服务业的一个亮点和新的增长点。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地产项目主要针对的是中青年人的住房需求,很少关注老年人以及购房者步入老年后的特殊需求,缺乏“适老化”特征和功能。另一方面,老年公寓涉及的医疗、护理、物业服务、人才培训等服务内容也有很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因此,推进老年公寓产业的发展,对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居住需求,促进产业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 “医养结合”——中国老年公寓未来发展之路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鼓励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医养结合”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以整合照料、联合运行、支撑辐射为医养结合基本模式,构建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临终关怀等一体化服务政策体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医养结合即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通过医疗和养老机构间的多方式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医养结合”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一是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养老病房,二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立护理和诊疗部门,三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毗邻而建、相互合作。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同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紧密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民政部等部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进一步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规范,对于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未来老年公寓的发展,需要与医疗紧密结合。如果老年公寓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治疗,老人生病需要去专门的医院进行治疗,不仅增加人力物力等成本,更是大大降低了老年公寓的入住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老年人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出现严重后果。如果老年公寓融合了医疗资源,养老与医疗相结合,不仅为老人提供传统的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了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增加了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不仅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家属的后顾之忧,还有利于建立起“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和护理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养老机构”的综合连续的服务模式,尽最大努力解决数亿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青岛福山老年公寓(内设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即为老年公寓“医养结合”较为成功的典范。青岛福山老年公寓成立于2012年,作为青岛市较早的医养结合机构,分别设置了半失能养老区、医疗院护区、失智专区三个功能区,创新出一套专业的“养医结合”“医养结合”“养康结合”的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解决了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家里无法护的困境。另一方面,“医养结合”通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缝对接,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有利于完善老年医疗等资源的布局。

目前,“医养结合”的一大障碍在于专业人才的缺乏,这种缺乏不仅体现在专业养老看护人员的缺乏,由于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能够调动的医疗服务人才资源也非常有限,不论是老年公寓与周边医院合作还是内设医疗科室,都较难吸引到有经验的医生。而老年人大多身体状况复杂,存在较多的基础疾病,对医生能力的要求相对更高,因此,亟需培養老年护理、老年慢性病防治以及老年心理疏导等专业领域医生,以充实老年公寓的医疗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真正将“医”“养”落在实处。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老年公寓可尝试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老年公寓可以根据老人不同的身体情况、服务需求等将其分类,建立并完善涵盖每个老年客户的养老信息系统。此外,还应加入能为养老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管理、体检管理、药房管理、理疗康复管理以及医护工作站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医养结合”的融合服务,而不是相对分散的服务。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将不断细化,在简化准入流程的同时,对老年公寓用地、税收、补贴等方面将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有理由相信,“医养结合”作为中国老年公寓未来发展之路,将借助“互联网+”,助力推动智慧养老,必将为广大居民的老年生活映出一片绚丽的“夕阳红”。

参考文献:

1.杜少英“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障碍及破解.人民论坛.2018.33

2.冯俊华 唐萌.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及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0

3.付诚 韩佳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经济纵横.2018.01

4.刘文俊 孙晓伟 张亮.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中国卫生经济.2016.35 (01)

5.孟颖颖.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难点及解决策略.经济纵横.2016.07

6.秦梓萌.基于创新发展理念的老年公寓发展探究.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7.石龙.居家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医学与社会.2019.32 (02)

8.王梦婕 李雅嘉 李强翔等.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精细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 (15)

9.杨锋安.康桥老年公寓:医养融合创出养老新天地.中国民政.2020.12

10.应雨轩.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关于老年公寓建设的调研报告.智库时代.2020.05

11.于潇 包世荣.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8.06

12.张翼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亟待构建.人民论坛.2019.26

13.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兰州学刊.2014.09

14.郑函 王梦苑 赵育新.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9.35 (04)

15.周坚 邓绮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错配”问题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19.36 (10)

3538500589297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浓浓的人情味——记中华情老年公寓护理员郝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