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琴
[摘 要] 在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统筹驾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视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德育元素,实施学科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将数学史、数学美、个人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都融入其中,进而不断扩展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数学学科的德育要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要构建一种大学科德育格局,形成一种立体化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德育元素;立德树人
数学教学不仅承载着学科教学目标,而且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发挥学科育人的德育功能。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如何改变教学与育人脱节、“两张皮”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发掘德育的“兴奋点”,探寻德育的“综合点”等。通过发掘德育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
一、学科育人:指向学生的道德成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能够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目的。学科育人,应当指向学生的道德成长。过去,我们往往总是认为德育存在于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课程之中,其实所有学科都应当发挥其德育功能。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品格教育素材、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素材等。这些德育素材,能丰盈学生的数学精神,润泽学生的数学生命。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不仅是静态的,更是动态的;不仅具有显性的德育素材,还蕴含着隐性的德育素材。一般来说,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要的方式有链接式、融入式、再现式等。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链接式,即将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直接呈现出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是丰富的,主要涉及数学历史知识、自然环境教育、品格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唯物辩证法教育等[1]。以唯物辩证法的教育素材为例,在教学“因数和倍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时,我们重点指导学生把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在教学“认识倒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我们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倒数的意义,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互为”这样一个词语更能说明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我们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或者说“一个数的倒数是另一个数”,或者说“两个数互为倒数”,等等。从学科教材中发掘德育素材,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德育的眼睛,拥有一个德育的大脑。在发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秉持德育的视角,就一定能捕捉到丰富的德育素材,正所谓“留心处处皆文章”。
学科育人,必须紧扣数学课程标准,必须紧紧依托数学教材。在教学中,除了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时代要求补充一些德育素材,比如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八礼四仪”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集体主义的内容,等等。将数学知识融入德育素材之中,从而让数学教学内容既具有智育功能,又具有德育功能。
二、活动育人:激活学生的德育思维
学生的道德生命成长是学科德育的根本旨归。过去,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立足于“立德树人”的视角,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品格思维,催生学生的品格想象。可以这样说,在学生的道德品格素养之中,道德思维与想象居于核心位置。一般来说,学科德育活动往往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其一是专题性的德育活动,其二是渗透性的德育活动。相比较而言,专题性的德育活动效果更为显著,而渗透性的德育活动更能成为学科“立德树人”活动的新常态[2]。
比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学生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学生做人的根本品性。比如教学“圆的周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融入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圆周率。从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的“周三径一”说法入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从而引导学生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锁定在“三倍”到“四倍”之间,这体现了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滚圆法”“绕圆法”等测量圆的周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测量结果都各不相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测量的圆的大小不同,另一方面即使是相同大小的圆,由于误差的存在也导致了测量结果各不相同。对于各不相同的结果,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面对,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什么大小相同的圆测量的周长却不相同?从而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测量中的误差,进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误差是可以避免的吗?为什么?怎样减小误差?怎样让结果更精确一些?这样的问题,自然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学生对滚圆、绕圆等方法的实施提出了众多的意见、建议,如绕圆时要将绳子紧贴圆,滚圆时要做上记号,从哪里滚还要滚到哪里,等等;有的学生还提出了小组合作的建议,也就是汇聚小组或者全班测量同一个圆的周长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来计算,等等。这一过程,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实事求是的做事品格,同时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严谨求实的实践品格。
在活动中育人是极其细微的、精致化的。它不是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方式,而是将德育品格、品性融入教育教学中,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的活动丰盈、活动浸润的德育方式,能潜移默化地助推学生的道德品格的形成。德育活动中的德育因子是学生德性成长的重要的精神食粮。通过活动实施数学学科德育,就是真正实现德国思想家赫尔巴特所谓的“教育性教学”。
三、文化育人:滋养学生的德育生命
数学学科、数学活动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文化。学生道德文化的形成、道德精神的养成等不是依靠道德说教,而是依靠道德文化的濡染形成的。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可以是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等一些物态的文化,而精神文化则包括数学德育的史学文化、美学文化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数学中的德育文化,解读数学中的德育文化,让德育文化能显化出来,发挥其德育功能[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拘泥于德育的形式,见缝插针、贵在渗透,要把握德育文化渗透的度,要顺应学生的童性,促进学生的文化生长、精神成长。文化育人,能将数学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史料的德育功能,让其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笔者在引导学生画圆的时候,引入了我国古代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古训,从而揭开了文化教学、文化德育的序幕。在研究圆的特征的时候,首先从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论述“圆,一中同长也”切入,引导学生通过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体验同圆或等圆中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依托着墨子的论述,有的学生感悟到,正是因为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才能用圆规画圆。也就是说,之所以可以用圆规画圆,正说明了同圆或等圆中的所有的半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因此,画圆和圆的特征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4]。在引导学生感悟“圆是正无限多边形”的时候,笔者援引了《周髀算经》中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论述。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直观感知、感受、体验到从正三角形过渡到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鲜活的动态的过程,进而为后续讲解“圆的周长”中刘徽的“割圆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多媒体课件演示到正十六边形、正三十二边形时,学生就产生了真切的感受;当多媒体课件演示到正二百五十六边形等时,学生就深刻地感受、体验到了极限的思想。文化育人,能讓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人类丰富的生命的实践智慧。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统筹驾驭。数学教学,不应当只为知识而教学,还应当为了学生的德性成长而教学。在学科德育的总体框架下,教师可以将数学史、数学美、个人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都融入其中,从而不断放大、扩展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作为教师,应当深度解读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文化,发掘德育元素,设计德育活动,让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科德育过程。这需要教师拥有一点点情怀,需要教师拥有学科德育分享的胸襟。在实施数学学科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将语文学科德育、科学学科德育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等对接起来,彼此互相借鉴方法,从而助推数学学科的德育不断深入。这样的一种大学科德育格局,形成了一种立体化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争先. 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5).
[2] 叶飞. 学科德育的实践意蕴及其实现途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09(08).
[3] 张奠宙,马岷兴,陈双双,胡庆玲.数学学科德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刘轩如,岳增成. HPM视角下“角”的教学[J]. 小学数学教师,2016(11).
31745019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