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人工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变化及对比观察

2021-03-18 07:39蔡树泓张世华廖润斌丁嫱刘金文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非球面球面晶体

蔡树泓 张世华 廖润斌 丁嫱 刘金文

作者单位:516001 广东 惠州,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有研究显示,白内障是导致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及日新月异的电子设备更新,白内障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由于白内障导致的视力障碍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2]。由于手术治疗的效果较药物治疗优越,所以手术治疗已成为白内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非球面设计的人工晶体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植入材料,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纠正患者角膜的正性球差,降低患者的全眼像差[3]。本研究就球面人工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体对植入术后视功能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的角膜呈透明状态,泪膜功能均正常且白内障与患者年龄相关;②患者的术前散光≤1 d,植入晶体度数在15~26 D;③患者均进行单眼手术;④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由于全身疾病导致视力受到影响;②患者泪膜功能不健康;③患者曾因患角结膜疾病进行角膜手术;④患者患有葡萄膜炎、黄斑病变及青光眼等眼底疾患;⑤有外伤史。根据患者植入晶体的不同分为球面组58例和非球面组1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该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开展。

1.2 方法 术前进行围手术期的宣教,术中注意操作轻柔,检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晶体植入手术均由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均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3~4次的表面麻醉,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用3.0 mm眼科手术刀在强屈光轴的方位进行巩膜缘隧道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进行环形撕囊,进行水分离及超声乳化后用I/A抽吸残留皮质及后囊膜钙化灶,球面组于囊袋植入球面人工晶体,非球面组于囊袋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再次用I/A清除前房内剩余粘弹剂,结束后在结膜囊内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常规包眼。球面组植入晶体材料为瑞纳Superflex 620H,非球面组植入晶体材料为瑞纳Superflex Aspheric 920H。术后也要进行宣教及检查,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

表1 球面组和非球面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采用验光仪检查患者视力,以“最正之最佳视力”为原则,由我科一位经验丰富的验光师完成检查)、立体视情况(采用Titmus平面图,在患者双眼分离的状态下注视图上两个水平视差的图像,根据患者回答图像情况的时间进行评定,>50 s为无大范围立体视,30~49 s为无精细立体视,≤29 s为正常)、并发症发生率及NEIRQL-42问卷评分(视觉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共25个问题,5级评分,0~4分,总分100分,总分值越低,代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的等级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和术后视力比较 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均高于球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术前和术后双眼立体视比较 两组术前、术后1 d双眼立体视情况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双眼立体视情况均优于球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球面组和非球面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比较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NEI-RQL-42评分比较 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 d的NEI-RQL-42问卷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的NEI-RQL-42问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非球面组NEI-RQL-42问卷评分明显高于球面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球面组术后出现1例角膜水肿、3例干眼症、4例高眼压、1例眼底黄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非球面组术后出2例角膜水肿、5例干眼症、7例高眼压,2例结膜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1.2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0,P=0.410)。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白内障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失明主要原因之一[4]。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基本是手术处理,白内障患者的晶体核被超声波震动粉碎乳化后可以连同晶体的皮质一同被吸出,并保留患者完整的晶状体后膜囊,联合晶体植入可以提高患者的视觉功能恢复[5]。近年来,球面人工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体作为最广泛应用的人工晶体类型,在白内障术后两种术后患者的视觉康复情况、双眼整合能力情况均有差异,因此本研究就两种晶体在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功能预后情况进行研究。

本研究显示,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 d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为两组患者在术前由于白内障,导致视力均出现降低,且由于患者瞳孔大小、现场照明情况、对比度、晶片像差等原因均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视力测量,因此两组在术后1 d视力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术后的晶体在患者囊袋进行较好的融合,人工晶体的中央区圆形光学区及其周边支撑较好开始承担原眼球晶体的作用[7-8]。由于术前的乳化吸除的特点有低能量、高负压及低灌注,可以防止囊袋损伤、人工晶体在术后的偏移,因此两组在术后均未出现人工晶体的偏位,由于两种材料均为临床常用材料,安全性均较为可观,所以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内障患者的双眼立体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及缺损,两组在术前的立体视程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球面人工晶体较球面人工晶体对患者两眼球差水平的平衡具有更加直接的效果,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眩光等情况,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以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因此两组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均出现转好[9-10]。由于非球面人工晶体在设计原理、波前相差、屈光度、成像质量等方面较球面晶体均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及光学,因此研究中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患者在双眼立体视的情况均优于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患者。且两组在术前NEI-RQL-42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NEI-RQL-42问卷评分上非球面组的分数均高于球面组的分数,也显示出半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后对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球面人工晶体植入[11]。但研究中显示,有部分患者在术后的部分视功能依旧异常,即使在术后还是需要视患者情况进行干预或针对性治疗[12-13]。我们也选取了两个研究组的部分术后1个月仍有视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了时间不一的视功能训练,在训练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这部分患者的视力及双眼立体视均有较明显提高,但因样本量较少,应在后期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的研究。

表3 球面组和非球面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双眼立体视比较[例(%)]

表4 球面组和非球面术前及术后NEI-RQL-42问卷评分比较(分)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较球面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更加优越,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以较快地恢复患者视力。

猜你喜欢
非球面球面晶体
关节轴承外球面抛光加工工艺改进研究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转体桥大直径球面平铰底部混凝土密实度控制
球面检测量具的开发
深孔内球面镗刀装置的设计
航天相机非球面光学元件的离子束抛光工艺研究
非球面塑料透镜注射成型与注塑压缩成型工艺的对比分析
微小非球面纳米抛光工艺研究
非球面检测中最佳入射球面波和最佳参考球面波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