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君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年龄以老年人为主[1]。在危险程度上,两者具有相似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2]。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而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是延缓并发症的关键。中医药应用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既可以改善症状,协助降糖、降压,又可以通过辨证处方,减少西药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3]。同时,由于单纯药物治疗所带来的部分局限性以及机体对药物耐受性的产生,近年来,以耳穴贴压、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受到关注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疗效[4,5]。本研究通过分析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为该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48~79岁,平均(59.6±7.8)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程3~12年,平均(6.4±1.2)年;高血压1级32例,2级33例,3级10例。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49~83岁,平均(59.9±8.3)岁;病程3~12年,平均(6.7±2.2)年;高血压1级33例,2级33例,3级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测结果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S201702005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 mmol/L或糖尿病典型症状加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符合高血压诊断,即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③病史资料完整,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合并全身感染、恶性肿瘤等患者;③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多器官、多系统严重疾病者;④不同意参与或不能配合者。
1.3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降糖方案为: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及阿卡波糖片降糖(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每次0.5 g,日3次口服;阿卡波糖片,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每次100 mg,日3次口服)。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号)治疗,每次80 mg,每日1次。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并关注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耳穴贴压联合针刺治疗。耳穴贴压:患者取坐位,消毒后将王不留行子贴于患者双耳穴位,即降压沟、心、肝、肾、内分泌、神门,确认贴压到位后双指按压贴豆位置,直至产生患者可以忍受的酸痛感;嘱患者每日按压贴豆处,每日4次,每次2 min,保持适宜的力度,避免皮肤受损,连续治疗12周。针刺:选取主穴:百会、曲池、太冲、太溪,配穴:合谷、足三里。加减:头晕甚配风池,耳鸣配翳风,心悸失眠配神门等,根据辨证加减取穴。患者取卧位,局部消毒后选用0.30 mm×40 mm毫针(江苏省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42270226)按照腧穴针刺要求进针。进针后留针30 min。每周针刺5次,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①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分析;②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hs-CRP及E1水平进行分析。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糖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E1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hs-CRP水平、E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E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E1水平比较 (例,
糖尿病和高血压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由于2种疾病的相互作用,糖尿病患者常常在后期出现糖尿病肾功能障碍等[6],常导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药物选择局限,血糖和血压水平控制不良等问题[7]。中医药的联合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协助降糖、降压,又可以通过辨证论治调整阴阳,减少西药用量,缩短达标时间,改善胰岛素抵抗等[3,9],因此,耳穴贴压、针刺配合药物的综合治疗方式常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比较单纯药物治疗与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测了耳穴贴压、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风眩”范畴。病因多因体质因素、情志失宜、高年劳倦、外感邪毒、药石所伤等密切相关。病位多在肝、肾,与脾、胃及心等有关。病性多虚实夹杂,治疗上根据标本虚实选方。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耳穴贴压、中成药以及针灸、按摩、耳穴贴压、中药外敷等综合方法治疗。中医学理论认为,三阳经均分布于耳,六阴经与六阳经互为表里,脉气相通,均与耳相联系,因此,脏腑的病理生理变化均与耳穴有联系。刺激耳部相应区域对调节脏腑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5]。在针刺治疗上,研究表明,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能够有效缓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部分并发症[5]。本研究根据疾病证候辨证及经验取穴选取了上述穴位,达益气滋阴清热、平肝潜阳降逆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相比,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显著降低(P<0.05),提示耳穴贴压及针刺联合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药物对血压、血糖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中,长期、高水平的血压会导致血液hs-CRP水平的增高[8],hs-CRP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动脉硬化相关[10,11],因此,hs-CR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压控制水平以及糖尿病动脉硬化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耳穴贴压及针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hs-CRP水平(P<0.05)。同时,血浆E1水平与微血管平滑肌的舒缩功能高度相关,血管平滑肌的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E1水平。这对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其具体机制及精准应用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