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红 乔媛媛 杨俊华
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老年人房颤发病率约为10%,80岁以上人群中约35%发作过房颤[1],心房结构重构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2、3]。因此,准确评价房颤患者的心房结构重构对房颤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的首选诊断技术。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目前临床上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左房结构重构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房颤患者左房结构重构的影响,观察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阵发房颤住院患者60例,将所有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病史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年AHA/ACC/HRS 房颤患者管理指南》中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标准,发作频率≥2次/月;中医辨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阴两虚型心悸的诊断标准;年龄40~75 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持续性房颤(>7 d);窦性心律时存在Ⅱ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AVB),Ⅲ度AVB,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束支传导阻滞;明显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Ⅲ、Ⅳ)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先心病、甲亢;严重心动过缓,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附壁血栓等。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口服:第1 周600 mg/d,每日3次;第2周减至400 mg/d,每日2次;第3周减至200 mg/d,每日1次。并维持此服药方法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参松养心胶囊 4粒/次,3次/d,在服用胺碘酮前30 min服用。总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月时随访。抗凝治疗按照临床常规进行,2组患者中有抗凝指征的均服用华法林。
1.3.2 仪器与超声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EPIQ 7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1~5MHz。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房颤发作间隙、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并且同步记录心电图。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均为窦性心律。常规观察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在标准胸骨旁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等切面测量左房各径线指标、左房各容积指标、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指标。
1.4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入选患者病史,记录性别、年龄、体质量(kg)、身高(m)、心率(HR)。完成12导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治疗3个月随访时复查12 导联心电图、 24 h 动态心电图。由资深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评价患者房颤发作情况,记录房颤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LAD-AP)、左房左右径(LAD-LR)、左房上下径(LAD-SI)、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收缩期前容积(心电图P波起点)(LAVpre)、左房最小容积(LAVmin)、所有容积参数经体表面积(BSA)标化处理、计算左房容积指数(LAVI,LAVI=LAVmax/BSA)、左房收缩期前容积指数(LAVIpre)、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房射血分数(LAEF)、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流速、A峰峰值流速、E/A值、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及侧壁侧运动速度(e′),计算E /e′(平均)。上述所有指标均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或用中位数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时比较用配对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自身比较,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前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房颤平均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 [M(P 25-P 75)]
2.2 左房各径线指标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左房前后径LAD-AP、左房左右径LAD-LR、左房上下径(LAD-SI)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前LAD-AP、LAD-LR、LAD-S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AD-AP、LAD-L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各径线指标比较 (例,
2.3 左房各容积指标及左房射血分数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re、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收缩期前容积指数LAVIpre、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均显著减小(P<0.05),左房射血分数LAEF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LAVmax、LAVpre、LAVmin、LAVI、LAVIpre、LAVImin、LA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LAVmax、LAVpre、LAVmin、LAVI、LAVIpre、LAVImin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LA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各容积指标及左房射血分数比较 (例,
2.4 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指标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自身比较,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峰值流速、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运动速度e′均明显增高(P<0.05);E/A、E /e′(平均)均显著减低(P<0.05)。治疗后E峰峰值流速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显著减低(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E峰峰值流速、A峰峰值流速、E/A、e′、 E/e′(平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E峰峰值流速、E/A、E/e′(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峰峰值流速、室间隔侧e′、侧壁侧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数据比较 (例,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除可降低心排量、诱发并加重心衰、降低劳动力外,还可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房颤改变了心房原有的电学和组织学特性,称为心房重构,心房重构是房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心房重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房颤的发生,降低血栓栓塞风险。心房结构重构主要表现为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心房肌间质纤维增生,导致心房扩大[2]。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更多依赖于左心房,表现为左房各径线和容积增大,左房增大是左房重构的结果,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有重要作用[6],左房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左房功能的变化,而心房重构及功能减退本身又成为房颤发生或复发的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具有实时、无创、无放射性的优点,是左房结构和功能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
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3]中指出,药物治疗是房颤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首选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的主要治疗方法。参松养心胶囊是主要由人参、麦冬、桑寄生、山萸肉、酸枣仁、甘松、龙骨、丹参、赤芍、土鳖虫、黄连和南五味子12 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4],全方以脉络学说为指导, 补、养、敛三法齐用[5],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复脉;桑寄生、山萸肉、酸枣仁补络中气血;丹参、赤芍、地鳖虫活血通络;龙骨可安神;黄连可清心,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中医学认为,阵发性房颤属心悸、怔忡、促、疾、雀啄、晕厥的范畴,是由久病体虚导致的气阴两虚,心络失荣,气虚运血无力、血行滞涩、心络瘀阻,进而虚火内扰心神、阴虚生热、瘀阻日久化热引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阵发性房颤,切中病机,从而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有助于减小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径线LAD-AP、LAD-LR;减小左房容积LAVmax、LAVpre、LAVmin、LAVI、LAVIpre、LAVImin,使左房缩小,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有助于改善左房结构重构,且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时较单纯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作用增加,房颤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减少,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治疗后LAEF显著增加,LAEF代表左房的整体收缩功能[7],表明参松养心胶囊通过改善左房结构重构可进而改善左房的功能。而左房功能是直接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左心室舒张期灌注的决定因素,影响心排血量。左房功能的完整对左室充盈功能[8]、维持正常心搏量有重要的意义。房颤时左房重构,左房功能减低,从而失去了对左室功能的有效调节,会导致心排血量减少。E/A、E/e′(平均)为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充盈压的指标,本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有助于减小阵发房颤患者的E/A、E/e′(平均),表明参松养心胶囊还可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小左室充盈压。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无创地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左房结构重构的影响。参松养心胶囊有助于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结构重构,进而使左房功能、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指导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以及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的机制,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