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专项护理对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1-03-18 13:46张国芹张晓坤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血栓

张国芹,孙 岳,张晓坤,张 云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226001)

肝脏具有合成、解毒、参与凝血等一系列功能,肝功能衰竭时可引发黄疸、肝性脑病、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肝衰竭患者常存在各类并发症,终末期肝衰竭发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2]。目前,人工肝技术可用于治疗各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功能损害,替代原有肝脏发挥作用并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促进肝细胞再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3]。深静脉置管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再回到体内,是建立血管通路的常用方法之一[4],但肝衰竭患者的血流速度缓慢,同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置管后易引发局部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栓子一旦脱落可能会引发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肝股静脉置管患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82例人工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在我科行股静脉置管;②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原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2~72(60.12±7.18)岁;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1~71(60.43±7.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股静脉置管方法。具体操作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置管侧的下肢摆放呈外旋外展,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2 cm、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内侧0.5 cm进行穿刺,有血液流出后置入导管并固定,对于血管不明显或肥胖等较难穿刺的患者可在床旁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置管。置管完成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置管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日常生活和饮食。观察组采用置管专项护理。①成立专项置管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在我院接受置管专业培训且通过考核,入选的护理人员均具有丰富的股静脉穿刺经验,在建立小组的同时为患者建立档案,对患者股静脉置管时间、穿刺部位、留置导管长度、留置时间、每次护理等均进行详细记录。②导管护理。治疗结束后,用氯化钠冲管、肝素钠封管,防止导管堵塞形成血栓,每天进行导管护理,在护理时要先取下肝素帽,抽出导管内的封管液,观察血管导管是否通畅、是否有血凝块,如没有则进行封管,如抽液过程不顺利,禁止暴力冲管,防止血凝块进入血管内发生栓塞。③评估患者血管和凝血指标。小组成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穿刺处皮肤状况、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等进行评估,保持管路和机器的管道连接通畅,随时测量中心静脉压,调整导管位置,根据患者体位、血流速度及上述评估结果使用肝素。④运动护理。置管期间指导患者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活动力度不宜过大,防止引发导管移位和脱落,如发生导管移位脱落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并进行压迫止血。置管后患者睡眠时应取侧卧位并防止压迫导管或摩擦使导管移位,导致血液倒流,增加堵管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⑤预防感染。护士需加强导管护理,观察导管是否存在污染、渗液等情况,每天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穿刺处皮肤需保持清洁和干燥,注意观察穿刺点处皮肤有无红肿破溃、分泌物等。当患者出现明显多汗、渗血等情况时应立即更换敷料,同时由于股静脉靠近肛门容易被大小便污染,因此需特别注意卫生,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⑥心理护理。由于肝功能衰竭患者长期在疾病的影响下情绪消极、意志消沉,而人工肝是一种新型技术,患者和家属对此认知不足,对治疗方法易产生不信任和恐惧的心理,为此,在治疗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肝衰竭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介绍人工肝治疗的具体步骤和优势,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同时告知患者置管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肢体摆放和肢体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超声检查测量包括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静脉管径比较两组护理后下肢静脉相关指标。②比较两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微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当患者出现小腿疼痛,肢体肿胀、皮肤潮红等表现时,立即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③采用我科自制的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记录、并发症、操作等,每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相对应的护理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静脉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肝衰竭是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最严重的临床结局,患者病死率高。人工肝是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方式,通过体外装置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并补充身体所需电解质等改善内环境,促进肝脏功能恢复[6]。股静脉置管是人工肝治疗常用的血管通路[7],由于肝衰竭患者需进行多次人工肝治疗,与外周静脉置管相比,股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可留置时间长,可以避免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也可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8]。因此,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如何保障血管通路的通畅是顺利进行人工肝治疗的保障,在临床护理中,如何防止患者的血管堵塞,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置管专项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置管专项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原因可能为成立置管专项护理小组,对每位成员均进行了培训和考核,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静脉置换期间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办法,在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进行安全管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首先是导管因素,导管维护不当是置管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9],护理人员选择封管液时浓度不达标,封管时没有正压封管,导致血液回流;置管时或平时护理操作时没有遵守无菌原则,容易引发感染,导致细菌增殖,引发血栓;导管进入人体后存在一定抗原,可对免疫细胞造成刺激,产生免疫反应,易导致局部炎症并破坏内皮细胞,使血小板和纤维细胞聚集引发血栓[10];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不到位,在置管前没有及时向患者本人或家属讲解置管及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未引起其重视,置管后患者没有主动进行下肢肢体的活动[11],导致血栓形成;置管时间过长,管路留置时间越长,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越大[12],更容易引发血栓。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正确掌握封管技术,可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后,早期锻炼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手段[13],一般置管后24 h即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度锻炼,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降低静脉管腔内的压力,避免血栓形成。抗凝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重要措施[14],本研究对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根据凝血功能指标随时调整用量,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静脉管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经置管专项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证实了专项置管护理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专项置管护理是一项高效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有效改善了下肢静脉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降低了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血栓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