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红,刘雅文,陈小玉
(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贵阳 550025)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主要由于机体甲状腺过多生成甲状腺激素,诱发甲状腺毒症,目前认为此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怕热等。临床治疗甲亢包含手术、药物等方式,目前,药物治疗已发展为常规治疗方式,其中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为目前常用药物,丙硫氧嘧啶可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系统,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对于严重患者效果欠佳。甲硫咪唑可通过氧化物酶系统抑制甲状腺激素,相较丙硫氧嘧啶其吸收性能较好,生效快,促进患者恢复[1]。本研究旨在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亢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2018年4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60 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 例接受甲硫咪唑治疗患者为A组,另30 例接受丙硫氧嘧啶治疗患者为B 组。其中A 组患者女性19 例,男性11 例;病程1.7~18 个月,平均为(9.53±0.56)个月;年龄22~56 岁,平均(35.82±7.23)岁。B 组患者女性18 例,男性12 例;病程1.6~18 个月,平均(9.36±0.44)个月;年龄22~56 岁,平均(35.26±6.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2]中关于甲亢的诊断标准者;临床资料齐全者;患有高代谢体征和症状:体质量忽然降低、食欲亢进、多汗怕热、精神紧张、手舌颤抖、心跳过速等症状者;甲状腺肿大者。排除标准:肝脾肿大者;合并病毒性免疫性肝炎者;妊娠、哺乳期患者;已参与其他研究或中途更换治疗方式者;甲状腺肿大> Ⅱ度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A 组患者接受甲硫咪唑片[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8,规格:10 mg/片]口服治疗, 10 mg/次, 3 次/d,病情得到控制后,1~2 次/d。 B 组患者给予的丙硫氧嘧啶片(辽宁康博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060,规格:50 mg/片)口服治疗, 50 mg/次,2 次/d,病情得到控制后, 1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判定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显效:患者各体征、症状均恢复正常,血细胞指标、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皮疹消失;有效:患者体征、症状明显改善,血细胞指标、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各症状、体征及血细胞指标、肝功能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SH、FT4、FT3水平。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肝功能异常、白细胞降低、皮肤瘙痒、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血清TSH、FT4、FT3水平以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 例(%)] 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A 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B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0.05。TSH:促甲状腺素;F4:游离甲状腺素;F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组别 例数 TSH(μIU/mL) FT4(ng/mL) FT3(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30 0.02±0.01 4.24±1.13* 4.42±1.10 1.07±0.33* 13.25±6.32 2.37±1.10*B 组 30 0.02±0.01 1.74±1.13* 4.45±1.10 1.85±0.25* 13.25±6.32 4.60±1.24*t 值 0.000 8.569 0.106 10.319 0.000 7.369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甲状腺激素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SH 水平均升高,A 组高于B 组;两组患者血清FT4、FT3水平均降低, A 组低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A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0%)高于B 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甲亢是近年临床内分泌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诱发此疾病的病因较多,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属于较为常见的病因,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加速[4]。但大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代谢亢进,肠胃活动频率加快,加强氧化反应,进而耗费人体中的能量,若不及时诊治,患者病情易演变至甲亢性心脏病,甚至危及其生命。丙硫氧嘧啶可改善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不佳。
甲硫咪唑对机体产生过氧化酶的过程有抑制作用,可阻断甲状腺肿浓集离子,进而将其活化为活性碘,已碘化的络氨酸缩合受到阻碍,可避免未碘化络氨酸进一步碘化,抑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甲状腺素合成,进而发挥抗甲状腺作用[5-6]。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 组,但A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B 组患者,提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甲巯咪唑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但安全性不高,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和症状,若发生不适需及时进行治疗,进而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
TSH 作为一种垂体前叶分泌激素,可调节甲状腺的活动,可区别垂体的病变,当患者机体异常时,其水平下降 ;FT4、FT3作为甲状腺的重要指标,其水平的升高与患者受损程度呈正相关。甲巯咪唑可阻碍B 淋巴细胞的合成,从而抑制甲状腺组织中的酪氨酸偶联,阻碍FT4、FT3的合成,起到改善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使患者病情有效缓解[7-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 组患者血清TSH水平低于A 组患者,而血清FT4、FT3水平高于A 组,提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甲巯咪唑更能促进甲亢患者甲状腺水平的恢复,效果更显著。
综上,与丙硫氧嘧啶相比,甲硫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更有效促进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需根据患者状况针对性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