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1-03-17 10:59杨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头

杨斌

(北大荒集团北安医院骨科,黑龙江北安 164000)

股骨颈骨折(transcervical fracture,TF)是老年群体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其身体状况较差,骨质疏松明显,一旦发生跌倒、坠落极易引发股骨颈骨折[1]。 近年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TF 发生风险上升,若临床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髋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可致残[2]。 手术是治疗TF 重要方式,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常用术式,可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够帮助患者重建髋关节功能[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褥疮、血栓等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可能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该研究以2018年7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92 例老年TF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具体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TF 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4]相关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骨折前髋关节功能正常;非病理性骨折;精神状态良好,能够正常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异常者;不具有手术指征者;合并高血压性脑病者;伴有其他影响下肢功能疾病者;全身性严重感染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 例。 对照组中男25 例,女21 例;年龄64~75 岁,平均年龄(69.15±1.87)岁;骨折原因:跌倒伤28 例,坠落伤8 例,车祸伤10 例;Garden分型:Ⅲ型29 例,Ⅳ型17 例。研究组中男24 例,女22 例;年龄62~74 岁,平均年龄(69.07±1.83)岁;骨折原因:跌倒伤31 例,坠落伤7 例,车祸伤8 例;Garden分型:Ⅲ型27 例,Ⅳ型19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展开全面评估,予以降压、控糖等常规对症处理,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研究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 取健侧卧位,常规麻醉后以髋关节外侧侧口作为手术切口,随后依次切开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分离臀大肌,使股骨内收、外旋,充分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选取小转子上方15 mm 处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并依次切除后侧、外侧关节囊;清理髋臼周边及内部组织,并使用髋臼锉适度研磨髋臼(沿外展45°、前倾15°方向研磨),而后行扩髓处理, 以髓腔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股骨假体,先进行安装试模处理,仔细观察髋关节松紧度,取出试模,再置入假体,将髋关节复位,确定无脱位倾向、无活动性出血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体位、手术入路方式、切口暴露均与对照组相同,待关节囊充分显露后做T 型切口,暴露股骨颈,修整残端,取出股骨头,随后逐步扩大髓腔,测量取出的股骨头大小,以此为据选取合适型号的人工股骨头置入、复位,复位完成后检查关节活动情况,无异常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活动范围、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前、术后1、3、6 个月使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 Hip score,HHS)量表评估,共100分,包括关节功能47分、关节活动度5分、疼痛44分和畸形4分,分数越高则髋关节功能恢复越佳。(2)髋关节活动范围:于术后6 个月评估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包括屈曲、背伸、外展、内收及总范围。(3)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于术前、术后1 个月采集患者4 ml 静脉血, 按照3000 r/min 速度离心10 min, 获取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6 个月统计切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的发生状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活动范围、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 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的HHS 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 个月,两组的HHS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分]

对照组(n=46)研究组(n=46)t 值P 值组别68.24±5.1368.37±5.180.1210.904术前70.49±5.2674.88±5.733.8280.000术后1 个月75.20±6.1479.61±6.583.3230.00176.34±6.2982.27±6.984.2810.000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

2.2 两组髋关节活动范围比较

术后6 个月,研究组的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及总范围均大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两组的背伸范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活动范围比较[(±s),°]

表2 两组髋关节活动范围比较[(±s),°]

对照组(n=46)研究组(n=46)t 值P 值组别90.23±8.46105.39±9.108.2750.000屈曲8.24±2.578.56±2.610.5930.555背伸31.49±3.7036.68±4.126.3570.000外展19.43±4.2823.27±3.874.5140.000150.59±9.63178.34±10.9112.9340.000内收 总范围

2.3 两组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的TNF-α、IL-1 及5-HT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两组的TNFα、IL-1 及5-HT 水平均低于术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比较[(±s),pg/mL]

表3 两组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比较[(±s),pg/mL]

对照组(n=46)研究组(n=46)t 值P 值组别31.25±3.3031.18±3.270.1020.91916.64±2.2910.30±1.3816.0830.0006.45±0.876.42±0.890.1640.8714.38±0.602.31±0.3320.5030.000231.44±19.57234.08±20.460.6320.529159.84±15.1398.55±9.1123.5370.000 TNF-α术前 术后1 个月IL-1术前 术后1 个月5-HT术前 术后1 个月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股骨颈部位较为特殊,承受人体大部分的力量负荷,而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骨强度降低,髋关节肌肉群退变,是TF 的高发群体[5]。 同时,多数老年患者骨折疏松较为严重,骨骼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术后恢复期较长,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意义重大。

近年随着外科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材料不断更新,各种人工置换假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6]。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HHS 评分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及总范围均大于对照组,TNF-α、IL-1、5-HT 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背伸范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比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TF 患者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减轻炎症反应及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骆雷锋等[7]研究指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改善老年TF 患者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方面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佳,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属半髋关节置换术, 仅利用假体对损伤的股骨进行替换,可有效恢复关节解剖结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8]。但该术式术中未处理髋臼,术后应力多集中于骨性髋臼负重区, 加之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术后极易造成髋臼磨损,导致髋部疼痛、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相比之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强调清理髋臼边缘,保证人工髋臼与髋真臼边缘处于平行状态, 能够有效增强髋关节稳定性,减少假体与关节间的摩擦力,从而缓解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全髋关节置换术将股骨及髋臼均用人工假体进行替换,使股骨头与髋臼高度吻合,更接近骨折前下肢生物力学,关节强度更高,患侧关节磨损减少,进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及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预后。同时,全髋关节置换术虽创伤较大,但关节稳定性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疼痛介质5-HT 水平更低,故疼痛较轻,利于促进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 然而该研究仍存有局限性,如纳入样本量不足、随访时间有限,可能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临床后续研究中需完善试验设计,以进一步明确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效果。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TF 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佳, 可降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髋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