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3-17 10:59:24彭明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正骨手法组间

彭明伟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医院骨科,北京 101400)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腰痛、下肢神经根痛等为主。 中老年人是该病的易发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DLS 多因先天发育不良、创伤、后天劳损等因素所致,多伴随椎管狭窄以及脊柱不稳等现象[1-2]。 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病的手段颇多,例如人工椎间盘置换、植骨融合等,但中老年患者受年龄、机体等方面限制,治疗结果多欠理想,且复发率极高,因此急需找寻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中医在我国的历史悠久,随着近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使得各类疾病采用中医治疗均颇有疗效。 其中针灸、正骨推拿治疗DLS的效果显著[3-4],但二者联合使用的报道较少。基于此,该研究选取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医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 例DLS 患者为对象,探讨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医院收治的92 例DLS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 例。 对照组中男性21 例, 女性25 例;年龄51~72 岁,平均年龄(61.5±9.6)岁;病程0.7~3.6年,平均病程(2.1±0.2)年;腰椎滑脱类型:L5滑移10 例,L5滑移24 例,L5滑移12 例。 观察组中男性20 例,女性26 例;年龄52~73 岁,平均年龄(62.5±9.7)岁;病程0.8~3.7年,平均病程(2.2±0.3)年;腰椎滑脱类型:L5滑移11 例,L5滑移25 例,L5滑移10 例。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存在下肢神经根疼痛、间歇性跛行等表现;侧位X 线片显示椎弓崩裂形态;患者对该次研究目的知晓,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沟通者;中医治疗部位存在皮损或皮肤疾病;中途退出者。 该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灸。 (1)西医治疗:给予患者牵引治疗,嘱其取仰卧位,使用胸带于双侧腋下进行固定, 同时在髂棘上缘对盆骨进行固定,牵引重量约为患者体重的50%, 牵引时患者膝关节保持向下状态,同时在下方放置三角支架,令其膝关节、髋关节屈曲角度保持在60°,每次30 min,每周2次。 (2)针灸治疗:选取腰椎病变区的夹脊穴及腰阳关、环跳、昆仑、环跳、秩边、委中、后溪等穴,用酒精对穴位进行消毒,选择1.0~1.5 寸无菌针灸针刺各穴,手法选择提插法、捻转法,同时辅以搓柄法、弹针法、刮柄法、摇柄法等,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为10~20min,1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采用揉法或滚法在患处及腰部疼痛处按揉,帮助局部肌肉放松;用拇指对腰部软组织施以弹按法,手法由轻至重,对患者腰阳关、昆仑、关元俞、环跳等穴位进行按压;嘱患者取仰卧屈膝位,医生双手从小腿前方逐渐向腹部进行按压;嘱患者取侧卧位,点揉按压其督脉、夹脊点,重点在腰椎病变夹脊处。 每次治疗20~30 min,每周治疗2 次。

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根据症状体征评分量表测定患者治疗有效率,积分下降率=[(首诊积分-第4周治疗后积分)/首诊积分]×100%。疗效分为: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且积分下降率≥90%;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显著好转且积分下降率为70%~89%;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减轻且积分下降率为30%~69%;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且下降积分率<30.00%。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疼痛指数及腰椎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总分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恢复情况,总分0~29分,分数越高,患者腰椎恢复越佳。

(3)腰椎稳定性指标水平:取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X 线正位、侧位图,测量腰椎矢状曲度,包括腰椎前 凸 度 (lumbarlordosisangle, LLA)、 骶 骨 水 平 角(sacral horizontal angle, SHA)、 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 LSA)、 腰椎曲线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LCI)。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如VAS、JOA 评分及腰椎稳定性指标等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性别等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VAS、JOA 评分组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VAS、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VAS、JOA 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VAS、JOA 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 值P 值V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JOA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6.89±0.726.75±0.640.9860.3272.47±0.383.52±0.4611.9360.00036.82227.7950.0000.00014.35±1.2614.51±1.350.5880.58825.63±0.1819.49±0.6264.5040.00060.10822.7360.0000.000

2.3 腰椎稳定性指标水平组间比较

治疗前, 两组的各项腰椎稳定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腰椎稳定性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稳定性指标水平(±s)

表3 两组腰椎稳定性指标水平(±s)

观察组(n=46)t 值P 值对照组(n=46)t 值P 值t 值治疗前组间P 值治疗前组间t 值治疗后组间P 值治疗后组间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时间38.61±5.1547.03±7.276.4100.00038.74±5.3142.83±6.123.4240.0010.1190.9052.9980.004 LLA(°)26.72±3.3737.24±5.0411.7680.00026.55±3.2632.56±4.447.4000.0000.2460.8064.7260.000 SHA(°)9.21±1.1611.32±2.285.5940.0009.27±1.0910.27±1.483.6900.0000.2560.7992.6200.01016.65±2.3221.07±2.668.4930.00016.56±2.1118.49±2.823.7170.0000.1950.8464.5140.000 LSA(°) LCI(mm)

3 讨论

中医学将DLS 归属于“腰痛”“骨痹”等范畴,认为其发生机制多为肝肾阴虚,肝主筋束骨,肾主骨生髓,肝肾阴虚而骨不束,肾精亏损,骨髓不充,腰脊失养引发该病。此外,病机迁延导致血行受阻不通,不通则痛,使疾病进一步加重[5-6]。 正骨推拿手法为我国传统外治方法,历史悠久,且在近千年的历史中已然形成一套独特且完整的体系。现代医学认为正骨推拿手法在骨科治疗方面,即做到了无创,又可提高疗效,因此该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绿色医学”[7]。 针灸是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对特定穴位形成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8]。该次研究所选穴位中,肾俞穴可增强肾气, 太冲可养肝补肝, 腰阳关可行气止痛,委中、阳陵泉、后溪、夹脊、环跳等穴可舒筋活络,诸穴共奏可起到舒筋活络、补肝益肾的作用。同时,针灸还可有效加快淋巴回流及血液循环速度,有助于排除致痛物质,减轻疼痛指数[9]。 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单用针灸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腰椎稳定性可分为静力性与动力性平衡,前者包含腰椎体、椎间盘、附件以及相连韧带结构;后者则指与腰椎存在关联的肌肉。在机体平衡状态下,动、静力性平衡可相互依赖、补偿[10]。 而DLS 形成的主要原因即是肌肉原有保护功能减弱,导致小关节紊乱,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等静力平衡失调。该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腰椎恢复优于对照组。分析可知,针灸可舒筋活络,减轻疼痛,加快血液回流;联合正骨推拿手法,可进一步加快血液循环速度,消除因损伤引起的疼痛、血肿,同时解除肌肉痉挛, 令脊柱在稳定位置上通过自身修复重获稳定[11]。此外, 正骨推拿手法施用时要求患者配合旋转体位,可帮助活脱脊柱关节复位,恢复脊柱正常力学结构及相关运动功能,达到改善局部循环、解痉等目的[12]。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具有实施价值,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腰部功能恢复,同时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正骨手法组间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层递手法
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2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七步洗手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