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一项核心任务。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以云上创客空间的建设为契机,探索了课程共享、项目学习、作品展评、直播课堂、PBL工作坊五大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构建了结对帮促机制、常态活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名师引领机制,保障云上创客空间的常态化运行。
[关键词]信息素养;云上创客空间;PBL工作坊;项目化学习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国际首份21世纪核心素养全球进展报告《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提出:“信息素养是21世纪公民的关键素养。”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指出,新时代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自2008年以来,国内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2],有的聚焦探讨优化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方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3-5],有的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作用[6]。从多层面入手立体式开展学生信息素养培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7],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四措并进式路径设计[8],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生活的联系、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加强学生信息应用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信息创造能力素养五融合策略[9]等,都是典型的立体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二、云上创客空间的建设
“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而创客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将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将教育和创客文化有效结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创造、学习,借助各种数字化工具来解决问题[10]。创客教育的概念较为复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总体上说,创客教育强调实践、创新、创造[11],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创客空间(Maker space),还有一个大众熟悉的称谓即“众创空间”[12]。学校创客空间是提供给学生创作作品、分享作品和交流思想的场所[13]。固定的场所、必要的设备、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是创客空间的三个基本条件[14]。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5]。
云上创客空间是一个支持师生进行在线学习、课堂展示、互动研讨、资源共享的网络学习空间,它融通了线下实体创客空间,能让创客们更好地交流沟通,探讨创意,并积极探究怎样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云上创客空间包括特色课程、项目学习、智创作品、直播课堂、PBL工作坊等功能模块,能为不同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项目化学习。在“互联网+创客教育”背景下,创客空间的良性发展需要通过线下空间和线上空间进行虚实结合、优势互补、纵横拓展、开放共融、协作分享[16],从而推动创客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19年起,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编程教育、STEA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和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布局学校创客空间建设,通过配置笔记本电脑、3D创意设计软件、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无人机、机器人、智创套件和常态化录播等设备,打造了一个个适合学生创作的空间环境,初步呈现出“万众创新”的发展态势。2020年疫情期间,柯桥区又搭建了“众创源”PBL实践共同体平台(见图1),及时推进“云上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将创客课程搬上了互联网平台,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探索微项目化学习、在线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新模式。
三、云上创客空间的应用模式
1.共享特色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数字学习
基于学校特色和创客空间优势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创客教育探索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围绕影视制作、3D打印、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五大主题。课程经学校审核后上传至云上创客空间特色课程模块,以便学生在线学习,助力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这些课程还支持学生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导学和课后作业,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柯桥区的“云上创客空间”注重发揮名校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内构了名校和名师创客空间,使名师团队开发的在线课程实现了全区共享。为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还开发了《Python寒假乐课》《趣味3D创意设计》《玩转Mbot小车》等在线课程。
2.在线项目学习,构建学生为中心的共创模式
云上创客空间专门开辟了项目化学习模块,融通线上线下,连接课内课外,解决了创客教育中校内学习时间有限的问题,也使项目化学习留下了“数字痕迹”。柯桥区要求每个云上创客空间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在线项目学习,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基于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工具,侧重物化成果的生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除物化成果部分有时需要在线下创客空间完成外,其余过程均支持在线完成。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花时间对真实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持续探索,整个学习过程包括确立项目、探究分析、制定方案、方案实施和展示评价五个环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要充分准备、适时介入,通过发布小视频的方式引领学生创意“智造”、评价反思,有的跨学科项目,还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的介入指导。教师还会指导学生按个人兴趣围绕项目子问题组成若干团队,推行以组长为核心的“共创”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基于数字化环境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成果评价时,为提高在线评价的科学性,一项学习成果通常要经过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和组外评价,每种评价的权重不同,最后再累加形成最终评价。
3.智创作品展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素养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要精心设计真实的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实物化、可视化的学习成果。而展示评价环节的交流和反思,有利于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能使部分物化的学习成果得到改进提升,进而成为优秀作品。为进一步落实信息素养的培养,云上创客空间的智创作品模块专门提供了作品的线上分享及主题评论。作品分享一般以视频形式呈现,时长约8分钟,由作品主创人员围绕项目背景、特色创意、主要功能和反思改进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汇报。这样,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实现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促进计算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学生间的深度交流与反思,培养了學生的创新思维。如在优秀智创作品《自习达人》的展评中,产生了100多条评论,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创意,对创作者进一步优化作品提供了帮助。需要强调的是,作品分享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要重点强化学生发布智创作品视频时积极承担信息社会责任的意识。
4.天天展示课堂,常态网络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目前,柯桥区已基本普及了学校创客空间,能支持开展丰富的信息技术类综合实践课,主要形式就是基于社团的微项目化学习。微项目化学习项目较微小的特点使其更易于和课堂教学相融合,是在创客教育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抓手。但学校中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教师少、校本研讨氛围差等问题,制约着微项目化学习质量的提升。云上创客空间的直播课堂模块采用网络日历排课形式,即将线下创客空间的社团活动进行直播展示,每月汇成一张微项目化学习大课表,供全区教师远程观摩学习,并围绕教学技能、活动设计、教学效果、技术应用等维度进行点评交流,挖掘课堂亮点,指出问题不足。针对评论中的热点问题,名师团队会适时发起话题研讨,组织大家积极发表观点、思维碰撞。这样的常态网络研讨,一方面不断创新了微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逐步建构起“展示、观摩、评论、研讨”四位一体的教师混合研修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5.教师PBL工作坊,使项目学习从实践走向研究
传统教师工作坊主要立足于教师研修和培训,研修主题和内容大多是综合性的设计[17],不能有效指导学校的创客教育。柯桥区云上创客空间的PBL工作坊则创造性地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由名师担任坊主,面向全区教师进行直播展演。PBL工作坊本质上是集理念、实践与反思于一体的教学事例介绍,坊主结合亲自指导的项目化学习,围绕其教学基本流程进行分享和反思,着重探讨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落实、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PBL工作坊还设计了主题研讨。直播结束后,坊主和参与教师均可发布与本次工作坊有关的话题,其他教师可以自选话题参与互动交流。柯桥区还经常邀请高校专家全程参与PBL工作坊,专家们会在适当时机以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指导,引导教师们把握正确方向,深入理解项目化学习,使其逐渐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精彩、创生理论,从一个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走向研究者[18]。
四、云上创客空间的应用机制
1.结对帮促机制
针对乡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薄弱的问题,柯桥区构建了云上创客空间结对帮促机制,致力于振兴乡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这种结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名师工作室驻场的创客空间与薄弱学校的创客空间结对;二是城区名校创客空间与乡镇学校创客空间结对。远程专递课堂、网络教学研讨、在线课程建设和在线项目化学习是结对帮促的主要内容,柯桥区规定两个结对创客空间每月要开展一节远程专递课堂、一次网络教学研讨,每年要共建共学一门在线同步课程,并组织两校学生联合参加一次在线项目化学习活动。
2.常态活动机制
为促进云上创客空间“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柯桥区扎实开展了“五个一”常态活动:一是每学期开展一次创客教育课堂线上展评活动,二是每个月开展一次创客课程建设与应用培训活动,三是每年举行一次创客类“草根课程评比”活动,四是每年组织一次学生智创作品展评活动,五是每月推出一期教师PBL工作坊线上直播活动。这些常态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大量师生的热情参与,不但有效提升了空间的活跃度,还持续累积了优质云端资源。
3.考核评比机制
为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确保云上创客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柯桥区出台了《中小学云上创客空间年度考核办法》,注重看过程、看实效、看数据、看亮点,推行数字化考评。考核兼顾任务完成情况、空间活跃度和专家评审情况,从活跃成员、精品资源、师生获奖等十二个维度对各校的云上创客空间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档,推行星级创客空间制度,每获一次年度考核优秀的空间可加一颗星,并将争创星级创客空间列入教体局对学校的年度考核。
4.名师引领机制
柯桥区十分注重发挥周学东省级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近年来,在柯桥区社区学院的支持下,创造性地将创客空间与名师工作室进行融合创建,开创了线上线下融通的“众创源创客空间”,在基层学校的创客空间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定期邀请高校专家、企业技术人员来“众创源创客空间”讲课授艺、现场解惑,为基层学校培养一批创客空间骨干指导教师;二是每学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发课程、展示课堂,并共享云上空间;三是每月组织名师开设PBL工作坊、组织话题研讨,引领基层学校探索实践创客教育中项目化学习的常态开展。
五、云上创客空间的应用效果
1.教师掌握新教材教学内容水平趋于均衡
柯桥区的云上创客空间建设始于2019年,通过八次创客(人工智能)课程培训和两次草根课程评比,教师们大大增强了课程意识,全面提升了课程领导力。从2021年柯桥区五所学校教师对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教学内容掌握情况来看(见图2),教师对内容的掌握程度逐渐趋于一致,其中实验中学和王坛镇中的教师从原来相差3个级次缩小到只相差1个级次。
2.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趋于均衡
从2021年柯桥区初中毕业生信息素养测评九年级段成绩分布来看(见图3),学生成绩大多分布在70-74、75-79、80-84的分数段,与2018年相比,整体成绩有所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趋于均衡化,校际差异也在缩小。
六、实践反思
一是在云上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容易过分依赖区级层面的机制构建,而忽视学校行政机制的介入。实践表明,学校行政机制的介入可以加快学校创客空间的发展进程。
二是部分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没有更多时间参与线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也无法独自完成作品,导致在线项目化学习的效果较差。
三是对于在线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线上活动的指导和支持,教师们都付出了大量智力、精力和时间,但目前尚未建立令人满意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在线资源共建共享和参与在线项目化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在基于云上创客空间的在线项目学习实践中,平台功能模块的技术支持力度仍然有限,还不能给学习者提供虚拟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動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廖一园.国内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1):8-10.
[3]王超.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J].数码世界,2021:186-187.
[4]谈雪.如何在“微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数码世界,2021:142-143.
[5]李晓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1(3):44.
[6]郁建敏.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信息共享空间建构研究[J].新课程,2020(42):34-35.
[7]刘晓成.浅谈如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0(88):9-10.
[8]代玉,连心睿.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困境及优化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36):69-72.
[9]洪志荣.浅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1(9):105-106..
[10]张高峰.创客教育理念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1(10):61-62.
[11]梁小帆,赵冬梅.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客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8):113-119.
[12][16]王同聚. 基于“创客空间”推进策略与实践——以“创客空间”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6):65-70.
[13]严树,陈婷,韦婧.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12):88-90.
[14]刘正云.中小学校创客空间的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17]邓李君.中学创新教育工作坊的实践探究——以深圳市福永中学创新教育工作坊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21(3):51-54.
[18]颜莹.教学案例:从实践走向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2):77-80.
(责任编辑 郭向和)
386350031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