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贺 赵 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021年初的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显示,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但当下的扶贫模式并未完全扭转农户自身的脆弱性,相对贫困问题和再次返贫的风险依旧存在。因此,有效识别并预警返贫风险对阻断返贫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2]。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接下来的5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阶段,当下的任务是在稳定现有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对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对易致贫返贫人口“早帮扶”,健全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
鉴于返贫的区域性、突发性和频繁性特征,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预警机制[3]。这不仅可以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也可以降低扶贫成本。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是返贫预警机制的核心内容,各地已纷纷建立起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作为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的重要支撑,并将“两类人群”纳入监测范围,以及时对返贫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同时,学者们也从多角度探讨预警机制的构建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如黄国庆等[2]提出从风险分析和风险防控2个方面评估风险、确定警兆、明确警度、识别警源和确定干预措施,进而构建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建设以组织管理、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帮扶政策及保障落实、主体内生动力开发、考核监督为骨架,预警内容依据返贫类型可划分为因政策变动预警、因生态环境预警、因主体自身预警3类[4-7]。杨瑚[8]则对返贫预警运行模式和支撑要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并提出了预警机制架构:运行模式包括5个主体,分别是干预主体、干预客体、大数据库、干预手段、预警标准;支撑要件包括组织结构、信息管理、应急管理和保障条件等。目前已有研究多为定性研究,缺少定量分析,虽然对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构想,构建了“骨架”但缺少“血肉”;对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各地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未考虑进去;且少有文献就现有机制进行问题分析及建议补充,可能会导致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以及返贫风险未有效地与帮扶措施结合等问题。本文将结合地方已建立起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进行分析,以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综合当下对预警机制的研究,本文首先总结构建了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框架(图1)。在此基础上,选择在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贵州省独山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个乡、8个村,每村调研10户,于2021年6月到当地发放问卷共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覆盖322人,涉及特困供养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已稳定脱贫户和一般农户5种不同类型农户家庭。通过实地调研、多利益主体座谈,结合已构建好的模型对独山县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建设经验和成效,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后续完善返贫预警机制及其他地区返贫预警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图1 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框架
2015年,贵州省率先建立起大数据脱贫攻坚监测体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9]。独山县地处贵州省南部滇桂黔石漠化治理片区,201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4年贫困发生率29.20%,2019年正式退出贫困状态。截至2020年底,独山县常住人口26.43万人,全县23 310户、93 05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已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阶段,并且在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独山县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持续落实后续巩固帮扶措施。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规定,监测对象主要为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该“两类人群”具体标准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左右,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贵州省将“两类人群”称为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综合国内学者和地方政府对“两类人群”的定义,脱贫不稳定户是原建档立卡户中“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虽已达到脱贫标准但家庭收入尚不稳定,一旦有大病、意外灾害等致贫风险极易返贫的农户;边缘易致贫户是指非建档立卡户(即一般农户)中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线边缘,一旦有大病、意外灾害等致贫风险极易返贫的农户[10-11]。
根据《独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报告》,截至2021年5月底,独山县共有“两类人群”1 861户、7 33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849户、3 471人,边缘易致贫户1 012户、3 868人(后贵州省监测重点为“三类人群”,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针对“两类人群”,独山县采取了一系列帮扶措施:积极推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发展生态减贫产业,通过利益联结和股份分红为监测户带来经济收入,吸纳更多监测户参与就业,为乡村保洁、生态护林员等岗位增加就业机会;落实综合保障措施对低保户和特困供养户发放补贴提供兜底保障,如发放养老补贴等;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包括种养殖在内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教育帮扶方面对有适龄儿童等教育支出需求的家庭实施学费减免等措施,尤其是针对有大学生的家庭开展“雨露计划”大大减轻家庭负担;对原建档立卡户实施小额信贷为主的金融帮扶等;实施医保扶贫、分类救治等在内的健康帮扶和防贫保险,并在脱贫不稳定户中全覆盖。除1户4人为2021年4月新增“两类人群”因病致贫风险未解除外,其他1 860户、7 335人存在的返贫风险均已解除。综合来看,独山县积极推进帮扶措施有序落实,但在“两类人群”中给予脱贫不稳定户较多倾斜,而多项政策对边缘易致贫户的帮扶力度、覆盖度较小;产业帮扶和生态帮扶在“两类人群”中差距较大,技能培训对“两类人群”的帮扶效果较小。具体帮扶成果见表1。
表1 独山县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通过对5种不同类型农户家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调研地区“两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达标。农户基本生活条件已满足,温饱、生活用水、交通等均有保障,基本实现电视、宽带全覆盖;调研样本中除有1户家庭因儿童健康问题无法正常入学外,其余适龄儿童均已享受义务教育,比例达98.63%;医保参保率达到97.26%,仅1户家庭存在婴幼儿未能及时参保现象,1名农民2021年未及时购买医疗保险;住房安全达标比例为95.89%,个别房屋存在老旧现象需要进行改造。总体来看,“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达标,但还未完全实现百分百落实,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表2)。
表2 被调研农户“两不愁三保障”等落实情况
目前,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划定的返贫风险共有11种,分别为因病、因残、因丧、因学、因灾、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因交通条件落后、缺技术、缺劳动力、缺土地、缺资金。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加了因婚、缺水和其他风险3种类型。
从对农户实际情况客观考察的数据来看,因灾、因学、因病、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较其他风险因素对农户生活影响相对较大,但各风险因素对农户生活的影响程度均不严重。从因灾返贫风险来看,73户家庭中有34户在2020年受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灾害的影响,占46.58%,平均受灾损失4 535.89元,多为猪瘟、鸡瘟、病虫害,以及天气原因造成的洪涝灾害、雹灾等。2020年,贵州省平均年降水量为1 449.7 mm,较贵州省常年平均水平高22.80%。气象局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遭受了低温雨雪凝冻、暴雨洪涝、风雹、干旱、秋绵雨、雷电、高温、滑坡等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独山县2020年降水量超过1 600 mm,较往年降水偏多。充沛的降雨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部分地区连续不断的降雨一方面不利于水稻收获,另一方面容易诱发其他灾害。根据农户反馈,因持续降雨造成水稻长芽进而影响粮食质量和农户种植收入的现象普遍存在。除此以外,瘟疫等其他灾害也导致部分农户种养殖业近乎无收益,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亏损。从因学返贫风险来看,子女教育对“两类人群”家庭造成了一定负担。农户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子女教育筹集学费而贷款,有46.15%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一半以上,多为读大学支付较高学费导致支出增加。从因病返贫风险来看,18.94%的受访者处于非健康状态,疾病为隐藏的风险点,仍旧不能忽视。调研发现,慢性病比例为大病比例的2倍,对因慢性病而持续消耗的医药费也需加以重视。从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返贫风险来看,农户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70.18%的受访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8.70%为文盲;农户综合素质不高将会直接影响就业水平,导致生存技能单一,易增加返贫风险。
从农户的自我认知来看,排名前4的返贫风险主要为因病(32户)、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21户)、因学(18户)、缺资金(15户);缺技术(9户)、缺劳动力(9户)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返贫风险相对较小,二者与缺资金(7户)和销售不畅(4户)均为农户自我认知中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独山县按照“县为主体、乡(镇)组织、村级实施”的机制对防返贫进行管理,针对“两类人群”制定了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以及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帮扶应用工作方案,对工作内容和责任进行明晰和划分。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和部门筛查3种主要方式收集预警线索,媒体、信访等其他收集渠道也作为预警线索的来源之一,村支两委、驻村干部、网格员等基层组织力量对线索信息进行核实并进行初步研判以筛选出监测对象。村干部协助正式确定的监测对象填写申请书及承诺授权书,依法查询家庭资产,保证信息真实性,经村级公示、县级审定后纳入监测系统。除此之外,独山县通过设置专责分管领导对防返贫工作进行工作调度和统筹协调,并由乡镇负责基层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督促,最终落实到村级工作队。
在数据平台方面,贵州省扶贫云平台较其他地区建立更早,发展也更为完善[12]。医保、人社、残联、应急、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提供返贫风险监测预警线索,多部门进行数据共享联动:医保局每月提供建档立卡户单次自付费用4 000元以上和非建档立卡户1万元以上名单,卫建委和残联每月提供大病专项救治范围内新增建档立卡户患病名单,应急管理部门在灾害疫情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提供受灾区域名单,教育部门在每年秋季开学时提供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扣除补贴政策救助后自费超过1万元的农村学生名单,农业农村部门每月提供因产业失败预警的名单,人社部门提供外出务工返乡回流农民工名单,公安部门每月提供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严重损失的农村人口名单。通过与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结合使用,对务工数据每月进行监测,从务工区域、就业岗位、薪酬情况3个维度动态掌握“两类人群”务工情况。在返贫预警机制建设过程中,主要遵循线上平台和线下乡镇入户核查的结合方式,以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为主体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导入预警线索后7日内,由镇村对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预警线索类型逐条逐人完成线下核实和系统录入工作,确定是否存在返贫风险、存在何种返贫风险,最终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人群纳入监测系统,并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县扶贫办按月与各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比对,根据“日清洗周调度”原则对系统内“两类人群”数据质量进行数据清洗,家庭人口信息按季度进行调整,以确保“两类人群”的基础信息准确性,数据质量得到保证,为返贫风险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独山县针对“两类人群”设有干部跟踪管理制度,尤其是重点跟踪防贫举措的落实,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对因就业岗位缺失返乡而再次返贫的监测户,县、乡、镇有关部门依情况为该群体找到相应的岗位如公路保洁员等,进行风险化解。此外,还通过用活社会帮扶资金对部分困难群众进行直补,启动防贫责任险进行兜底保障等,使得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得到长效衔接和追踪落实。尤其是防贫责任险双重险种兜底保障使得独山县农户得到的赔偿资金增多,省、县政府均为“两类人群”购买了防贫险,且可以叠加使用,同时发挥效用。一类是“民生保”,所需资金由贵州省省级财政承担50%、社会捐助50%,该项保险无保单亦无须缴纳保费,直接按相应标准分类分级对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原因发生收入骤减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进行差额补偿,全省总量为2 115万元,最高赔偿限额3万元(参见六盘水市钟山区乡村振兴局专题网站)。另一类是“平安保”,独山县政府在对口帮扶地区广州市黄埔区的协助下,2020年投入24.028万元用于“两类人群”参保,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因学等造成的返贫致贫农户进行分类分级赔偿,最高限额达2万元(参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此外,独山县设立10万元防贫基金用于及时救助(参见《独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报告》)。
目前,我国各地返贫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建设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独山县返贫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建设相对完善,但经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从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监测对象和长效衔接帮扶机制3个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4.1.1 系统内监测对象范围较窄,易发生“漏贫”现象
目前,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只针对“两类人群”进行监测,低收入群体等其他易致贫人群不在防返贫监测系统内。低收入群体指收入高于贫困线但低于贫困线的1.5倍,即人均年收入在4 000~6 000元,极易因灾、因病、因残、因就业不稳、因突发事件等再次返贫的群体;针对该群体仅靠月度人为核查增加了工作量且难以及时发现风险,导致无法尽快采取帮扶措施、消除风险点。
4.1.2 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有待完善,评价标准体系不够灵活
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仍有部分指标需要人工录入,动态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和风险预警未实现完全自动化,在警度区间划分及风险评级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在该系统中,列出的致贫原因单一,纳入的风险点较少,易忽略多个风险叠加带来的影响。在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时,监测人群界定不能视情况灵活变通,易加大这部分人群返贫风险。例如,相关扶贫政策对有汽车的家庭不给予政策倾斜,不能将此类家庭纳入贫困户范围,且其不能享受低保待遇。在贵州省精准扶贫体系标准中,“家庭成员拥有小轿车、载客机动船舶、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等”是影响困难农户纳入监测系统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上司镇打羊村一户村民家中有汽车,但只作为家中收入来源而非代步工具,家中仅有一个正常劳动力而其余家庭成员均为残疾(或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且无劳动能力,是村中普遍认可的困难家庭,却不能纳入“两类人群”范围内,也不能从事生态护林员等公益类岗位,无法享受更多国家帮扶政策,存在较大返贫风险,极易变成贫困户。
4.2.1 监测对象综合素质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监测对象为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干预客体,通过分析监测对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监测对象因受发展基础差、发展能力低、技能应用能力较差等因素的制约,抗风险能力较弱。被调查农户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平均务农比例占44.20%,自我发展水平低下;因病致贫成为农户自身评价中最大的返贫风险,且在残疾、有大病或患有慢性病的非健康人群中,慢性病患者占50.81%,病症多为高血压、哮喘、心脏病等,身体素质不高;90.41%的农户表示接受过技能培训,但种植作物类型仍以水稻为主,脱贫户的技能应用单一。综上,监测群体综合素质较低,不利于应对返贫风险。
4.2.2 部分群体自我认知存在偏差,防返贫风险意识薄弱
对调研目标人群进行分类,对比农户对自身的主观认知和实际收入水平,发现部分群体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因监测对象收入在国家扶贫线标准1.5倍以下,按2020年标准线计算,低于6 000元被认为是“两类人群”范围,高于6 000元的原建档立卡户为已稳定脱贫群体。在调查样本中,59.72%的农户认为自己是已稳定脱贫户。但经实地调研统计,在这部分被认为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中有20.93%人均家庭年收入仍在6 000元以下,部分甚至不足4 000元,已达到“两类人群”划定的收入预警线,虽然认为自己已稳定脱贫,但实际水平仍然属于脱贫不稳定户,且已稳定脱贫户中84.88%的农户尚未脱离帮扶政策,29.07%的农户不能实现脱离政策后的稳定增收。由此可见,部分自我认知为“已稳定脱贫”的群体并未达到稳定增收水平,收入水平低且需要得到持续的政策帮扶,自我认知与现实状况存在偏差,认为当前微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便忽视了远期风险问题。由于这部分农户自身脱贫致富、增收意愿不强,导致“低水平”的自我满足,难以靠外界帮扶彻底脱贫,甚至容易返贫致贫。
4.3.1 对边缘易致贫困户的帮扶手段略显单一 ,缺乏细化帮扶措施
目前边缘易致贫户已逐渐可以享受到与脱贫户同等的医疗保险、危房改造、公益岗位、低保等政策待遇,但仍有一些政策不能惠及这部分农户,如生态护林员政策只针对原建档立卡户,乡镇刺梨种植企业等多针对原建档立卡户提供岗位而对边缘户则不会提供。被划入监测范围内的边缘易致贫户多是因突发性的大病、意外、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导致家庭收入骤减或刚性支出骤增,且短时间内在经济上难以恢复,农户自身较低的综合素质和恢复的时间都对边缘易致贫户摆脱返贫风险造成了阻碍。帮扶手段“重脱贫不稳定户轻边缘易致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细化帮扶措施少等不利于边缘易致贫户快速脱离返贫危机,反而会因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帮扶措施而增加帮扶成本,延长风险状态。
4.3.2 收入低仍是主要矛盾,稳定增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启动以来,因收入低预警达到639次,在各种预警线索类型中居于首位。监测对象多居住在山区,且因自身综合素质较差、距集市较远、出山难、居住地附近就业机会少等因素制约,一旦收入低于贫困线,农户将再次返贫。无论是靠农户自身发展产业、外出务工,还是向当地林业企业寻求就业岗位,都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导致部分农户稳定增收困难,如缺少资金、技术、劳动力和销售渠道等。90.41%受访农户家庭劳动力就业稳定,但仍有9.59%就业不稳定。当地林业企业发展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欠佳,没有龙头企业带动,难以把项目做大做强,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成产业大户。
4.3.3 因灾致贫风险较大,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对村民的实际访谈中发现,在2020年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受到灾害影响,比例几乎达到一半;各类灾害中,洪涝灾害影响最为广泛,低温、雹灾、畜禽瘟疫等也有发生。而灾害发生有些是不可逆的,如村民刚种植的海花草被暴雨冲走,持续不断的雨水天气使得水稻长芽影响收获。洪名勇等[13]对贵州省自然灾害的影响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时期的暴雨或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多有不同,尤其是发生在6—8月时最为严重,易出现减产甚至绝收;其余时间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还有补救机会或只造成收入减少,影响相对较轻。在调研地平均务农比例达到44.20%的情况下,农作物的收成为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因灾致贫风险仍然较大,若不及时加以防范应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影响家庭总体收入,另一方面将会在其他支出上显示出灾害带来的影响。
充分发挥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的返贫风险预警监测作用,加强返贫风险动态监测和帮扶。对监测对象界定范围精细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更多在预警线徘徊的低收入人群纳入监测系统,与“两类人群”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一并监测,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将监测对象评价体系精细化,纳入务工单位意见和村民意见等其他指标[14],综合硬性指标和主观评价全方面考核;增加监测系统内农户可能致贫的原因种类,降低忽略风险叠加导致的影响。2020年后,脱贫攻坚的任务转为解决相对贫困和防止大规模返贫,突发性贫困也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贫困形式。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业务工、教育带来的改变等使得原贫困家庭逐渐向正常家庭的生活标准靠拢,未来轿车、货车等交通工具和其他大型农机具等将会成为家庭的“常客”,商品房(门面房)也会成为脱贫户的创业收入来源。因此,面对突发性贫困时,对是否将其纳入贫困监测范围的标准需要进行改变,可对这些“非贫困”家庭拥有的财产和基础设施等的用途和来源进行评估,考虑其是否为主要收入工具或是通过贷款、“二手”获得,也可设定农户在“大件耐用品”上的花费限额,结合家庭实际状况适时考虑将其纳入监测范围。健全预警系统自动化运行功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化、事项化、清单化。
加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继续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脱贫户的思想引领,提高其整体发展能力,引导脱贫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拓宽农户眼界视野,摆脱“低水平”的自我满足和有偏差的自我认知。例如,定期广泛开展以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智能手机的使用为辅的各项业务能力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进行农村创业指导等;制定监测对象技能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群体给出具体技能发展建议,吸引更多脱贫户参与到技能培训中。提供各项配套经费,争取财政资金对农林企业予以支持,鼓励农户发展产业种植、养殖,对带动脱贫户致富多的企业和创业的农户给予奖金激励,增加农户多渠道就业机会,切实促进农户所接受的培训技能得到实际应用;评定农林业、种养殖先进个人和先进家庭,并给予奖金、表彰宣传等,激发农户生产增收积极性,将扶“智”落到实处,降低农户返贫风险。
1) 继续完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体系。对因特殊情况无法上学的适龄儿童,应摸清家庭情况和原因并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支持,如可为因病因残疾等原因而无法享受学校义务教育学习的儿童提供上门教学服务等。确保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部上保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大病医疗和日常门诊全覆盖,劝说不愿参保的个别农户参保,使大病报销有保障,减少因大病贷款、借款没有保障的现象发生。特别是扩大慢性病等日常疾病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基础医疗卫生义务服务站的建设,降低因病返贫风险[15-16]。
2) 扩大帮扶措施受益人群范围,提高边缘易致贫户政策优惠待遇。丰富对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措施,将其纳入生态护林员政策受益人群范围,鼓励地方农林企业就地建设依托优势生态资源的本地生态扶贫产业,增加边缘易致贫户等其他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岗位等。
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建立稳定增收机制。在财政上加强对当地特色林产品产业的品牌建设支持,如水晶葡萄、茶叶、海花草、刺梨、无患子等,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和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引进先进种养殖技术、提供稳定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解决农户发展产业难的问题。
4) 加强灾前防控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频发,防范和应对灾害也应成为常态化举措。除了为“两类人群”提供防贫保险赔偿以及灾后救援外,灾前应对仍有待加强。在农业种植环节统一挑选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农作物自身抗逆性及对强降水的耐性,根据当地强降水发生的频次和周期规律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和收获时间,从源头上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在农地上设立排涝工事,引用先进的防洪排涝技术在有积水时及时疏导,减少对水稻的淹泡现象;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健全灾前预警体系。及时关注监测人群灾后住房情况以及饮水保障情况,确保兜底救助类政策和基础设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