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静
(阜新市创伤急救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此类患者发生脾破裂相应风险系数比较高[1-2]。通常来说,外伤所致腹部内脏损伤包括2种类型,即开放性与闭合性,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碰撞、压砸、火器以及吞噬异物等,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其发病多比较突然,且病情发展较快,极易引发失血性休克等诸多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大多较危急,应立即给予手术治疗[3]。因而,对于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应立即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其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以我院所收治的120例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设置对照试验,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然后观察相应护理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120例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设置对照试验,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8例和22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4-56岁,中位年龄为(33.5±3.6)岁;其中24例为交通事故,18例为工地意外伤,8例为打架,6例为运动,另4例为坠落。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6例和2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3-56岁,中位年龄为(32.8±3.7)岁;其中25例为交通事故,17例为工地意外伤,9例为打架,6例为运动,另3例为坠落。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有P>0.05,则二者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间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间给予综合性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发病比较突然,患者常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患者对手术治疗缺乏认知,担心自身身体状况,因而又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理情绪,这将对手术效果及患者康复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医护人员应当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前,及时向患者讲述手术治疗方法相关的知识,包括麻醉方法、插管过程以及静脉穿刺等。另外,还要注意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从而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在冬季应做好保暖,多给予患者关心,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其主观感受,了解患者需求。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工作,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的提问,应多给予患者鼓励,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性。②体位护理:从患者其诊断实际出发,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仰卧位,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发生休克症状。对患者其胃肠中残存的食物予以引流,并及时对其给予胃肠减压。另外,于治疗过程期间,患者多表现出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担心手术效果,此时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给予其必要的心理辅导,向其讲述手术过程,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消除其恐惧与焦虑等心理,增强其自信。(2)术中护理。在手术期间,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予以时刻的监测,包括呼吸、心率及血压等。关注患者的手术体位,严格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应不宜过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同时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予以严密观察和记录。手术期间的输液与输血应严格管理,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保证手术能够顺利的进行。(3)术后护理。整个手术过程要求对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因而在术后应使患者保持卧位,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患者的意识清醒以后,且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稳定,应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在术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伤口予以重点的护理和关注,加强切口护理,并对切口密切观察,发现有不良问题应立即予以处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家属完成出院手续办理,给予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在出院以后应按时、按量服药,要禁止烟酒。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的搭配和摄取,要多喝水,并按时复诊,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应立即来院检查。
3 评价指标:护理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评价。(1)焦虑自评量表(SAS):针对患者心理感受及躯体症状进行评价,相应分为1-4级,综合各条目的分值即为SAS总分,相应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2)抑郁自评量表(SDS):除了测试的内容和SAS不同外,项目与评定的依据大致与SAS相同,综合各条目的分值即为SDS总分,总分越高,表示抑郁情绪就越严重[4]。以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统计,相应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病例数×100.0%。观察并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及术后血栓等。
5 结果
5.1 2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变化比较:护理前,2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下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比较分)
5.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比对照组的41.67%明显偏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5.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比对照组的73.33%明显偏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于术前、术中给予科学、完善的护理干预能够给予主治医师最有效的配合,从而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救治,同时也能最大化的争取抢救的时间,提升患者其存活率[5]。于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消除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通常来讲,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在治疗以后极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术后出血以及术后血栓等,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此时通过基于一套科学、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此次研究给予从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相关特点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构建了核心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顺利的接受手术,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体位护理,缓解患者其恐惧、紧张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给予患者术中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状况,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手术环境,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给予术后护理,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对切口予以密切观察,最大限度的避免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与抑郁量表评分大大降低,表明科学完善的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其不良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了患者相应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最后,此次研究中,针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科学、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8-10],表明给予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