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辽宁省辽阳辽化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3)
缺血性骨病主要是因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而导致,对于缺血性骨病的诊断,临床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多,但在发病早期的诊断准确率中却不够理想。X射线有价格低和操作简便等优势,能够诊断出骨质疏松、不规则的骨质硬化及斑块状密度减低区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硬化环和囊状透亮区等,但对早期发病的特异性表现比较低[1]。CT射线诊断分辨率比较高,可截图横断面的图像来发现患者的骨小梁排列不规则等情况[2]。为了进一步对比X射线与CT射线应用于缺血性骨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本文对这2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收集的68例缺血性骨病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范围21-68岁,均值(33.13±4.85)岁;病程范围6个月-11年,均值(5.73±1.34)年;临床表现主要有髋区疼痛,且伴有屈曲、内收、外展及内旋等髋关节受限情况,跛行表现23例;单侧患病33例,双侧患病35例;34例患者有激素用药史,15例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史(如酗酒、吸烟等),9例有股骨颈或者髋关节外伤史,6例髋关节不良发育,4例不明原因。本组所有患者对研究均知情和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先对患者采用X射线检查,取患者仰卧位,把双足内旋,使双侧股骨头和股骨颈得以充分暴露,接着用飞利浦DR系统拍摄正侧位,再拍摄股骨头轴位和双侧髋关节正位片。CT放射线检查选用GE64排螺旋CT对患者的病灶加以扫描,扫描的层厚设置为5mm,扫描的间距设置为5mm,电流200mA,电压120kV,螺距设置为1,重建间隔设施为1,从患者的髋臼部开始扫描至股骨颈下方。
3 评价标准:X射线分析标准。Ⅰ期表示正常;Ⅱ期表示患者的股骨头外形大致正常,存在囊性和骨硬化表现,骨硬化表现为新月状,骨小梁模糊;Ⅲ期表示患者的软骨出现下塌情况,大块骨破裂或者股骨头不完整;Ⅳ期表示患者的关节间隙有明显的变窄或髋臼继发性退变发生。(2)CT设想分析。Ⅰ期表示正常;Ⅱ期表示患者的骨小梁星芒结构变粗,出现变形、扭曲及斑片状高密度硬化;Ⅲ期表示存在斑片状骨硬化和囊肿区存在透亮区等症状,骨裂明显,关节面塌陷明显;Ⅳ期表示患者的股骨头出现肥大急性和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髋臼缘增生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观察对比X线和CT在缺血性骨病中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中的准确性。
4 统计学处理:将本研究的研究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统计,用%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6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Ⅰ期7例,Ⅱ期20例,Ⅲ期25例,Ⅳ期16例。X射线和CT放射线在缺血性骨病的诊断中的病理分期存在一定差异,CT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见表1。
表1 2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n,%)
5.2 缺血性骨病的临床表现:(1)X射线。Ⅰ期1例,X线显示正常;Ⅱ期20例,X线显示早期患者股骨头的外形正常,骨质有斑点状疏松情况,或骨质轻度疏松,骨小梁模糊,关节间隙未见改变,在重力作用下可见软骨有新月形透光带;Ⅲ期25例,X线显示患者股骨头近皮质为新月形透亮,内部可出现低密度区,股骨头关节面平扁或凹陷,关节面不平整,软骨有塌陷表现,大骨块碎裂;Ⅳ期16例,股骨头有明显变化,病灶碎裂及增生,股骨颈缩短,骨质吸收溶解或者囊变,股骨头呈半脱位,关节间隙较狭窄,髓臼关节有增生表现,胫骨颈下皮质增厚,关节的外侧狭窄硬化。(2)CT射线。Ⅰ期7例,各项指征正常;Ⅱ期19例,骨小梁的星芒结构变形、变粗及扭曲,股骨头的前部呈圆形或者类圆形囊状,局限性囊变的大小不一,骨质疏松;Ⅲ期26例,骨小梁的星芒结构消失,股骨头碎裂或有明显变形,关节面塌陷,股骨头不完整;Ⅳ期16例,股骨头肥大,明显畸形,且髓臼缘增生,患者的关节间隙较狭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缺血性骨病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治疗难度大,而早期及时诊断和及时处理对于控制和缓解病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多因髋关节外伤、激素类药物过量或过长时间使用、多种疾病或者慢性酒精中毒等而导致[3]。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发展,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检出率也大大提高,而诊断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增多中,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和为后期诊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对于缺血性骨病的诊断常用X射线检查,该方法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适用范围比较广,但其无法很好的显示出缺血性骨病的早期表现,无法充分显示缺血性骨病早期髓关节囊肿胀和滑膜增厚变化,一般只对晚期表现有较高的诊断间质,对早期表现无明显的应用价值。而CT射线的分辨率高,能清楚的显示出组织结构的层次和病变的位置,对于早期缺血性骨病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应用价值较高。且X线的敏感性比较低,缺乏一定的特异度,对于骨小梁模糊与轻度骨质疏松等情况难以显示,对股骨头的承重区边缘模糊和骨小梁变粗等诊断也比较困难[4]。CT诊断可显示早期骨质密度改变,通过高密度的分辨率可以显示出星芒结构的变化情况,对于早期发现病变,观察骨病变囊变、硬化、变形、碎裂、塌陷及增生等观察较为容易,能清楚显示出缺血性骨病坏死的骨小梁星芒结构变化,比X射线诊断更具显著优势[5]。
本文研究中,分别对68例缺血性骨病患者采用X射线检查和CT放射线检查,经手术病理确诊Ⅰ期7例,Ⅱ期20例,Ⅲ期25例,Ⅳ期16例。X射线和CT放射线在缺血性骨病的诊断中的病理分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CT诊断准确性为97.06%,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70.59%(P<0.05)。可见,X射线和CT放射线检查应用在缺血性骨病中均有一定的效果,但CT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