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3-15 05:36曾灿松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小学生

曾灿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融入小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网络环境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因素以及社会风气,对于没有正确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小学生,容易误入歧途,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网络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需要进行引导,促使小学生在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自制力,避免成迷于网络或者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引言:

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就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是作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一些不良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步入歧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再度面临巨大挑战。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的本领,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随着科技的發展,社会对人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既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学生对于事物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于庞大的信息没有分辨能力,网络的运用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并且小学生受到长辈的宠爱,导致学生小学生在网络上勇于开口,感情用事,却不敢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人际交流却较为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网络的特点,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一)培养自信心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言语自由,思想开放。小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能够畅所欲言,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网络世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新的事物,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思维能力。并且网络世界的选择较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爱的事物,发挥自身的优势,彰显自我,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畅所欲言

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部分学生较为胆小、腼腆,遇到问题不敢求助家长或者教师,害怕受到责备,长时间堆积得不到解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能够促使学生利用一些社交软件,讲述自己的想法,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心理所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产生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有成绩问题、早恋、亲子关系、人机交往等。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相比,小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教师能够更好地做心理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问题。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教师在开展心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加强网络教育,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意识到不良网络因素带来的危害。六日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良好的教育网站,比如中央台少儿频道、文学网、小蓓蕾网等网站,学生能够在上面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一些趣味的习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些动手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与动脑,自主探究,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又例如,教师也能够开展一些“文明上网”的主体班会或者主体活动,通过一些话剧、影视资料加强学生网络文明的教育,培养学生文明上网,能够拒绝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因素,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所带来的积极的作用。

(二)家园合作,共同监督

家长陪伴学生最久,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最多。很多小学生喜欢模仿家长与教师,因此教师与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向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可以开展家园合作,共同监督学生的上网行为与习惯。由于现在社会压力较大,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交流较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家长群,家长能够相互分享一些教育的经验,督促学生上网的方式。家长也能够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一起上网,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的本领。

(三)创设网络心理健康室

教师能够通过网络或者一些社交平台,创设网络心理健康室,引导学生勇于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教师交流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也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故事的分享,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维。教师也能够讲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创设网络心理健康室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隐私安全,保护每个学生的隐私,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束语

根据上诉所言,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的快速成长使得社会给个人的压力增大,这些压力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关注重点。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网络开展心理辅导室,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确认人生发展方向,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丽,吴春.大数据时代认知行为技术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探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7):21-24.

[2]李卫华.浅谈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0(34):9-10.

[3]陆亚雯.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89.

(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共和小学 537500)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