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荣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也随之发展,小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小学数学练习课程做出了巨大改变,摒弃了单一化的讲解方式,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对以往知识进行巩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文章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些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观察和思考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观察;思考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前,数学练习课的重点是练习,教师看重练习的结果,学生做对习题即可拿分。学生单一化地从书本上照抄照搬知识,在修改数字之后便套用相关的公式,对知识一知半解,无法实现对自身观察以及思考能力提升的效果,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基于此,文章综合考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如何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提升学生的观察及思考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
如果新的课程标准未出台,那么小学数学练习课程依然停留在追求结果的层面上,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给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的提升带来负面影响。学生认为只要做对答案就能拿分,因此出现了随意计算的现象,单一性地追求结果的正确性。长此以往,开展练习课的目的不仅无法实现,反而会让学生对数学练习课产生厌烦感。因此,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练习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练习课程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数学课程的实用价值比较高,对学生观察以及思考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科用途也相对广泛。因此在课上的45分钟内,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全面地掌握,必须借助练习题提升课堂效果。
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措施
(一)重点突出,对学生观察以及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在对小学数学练习课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重点突出,对重点的题型进行勾画,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的锻炼。比如,在开展多位数的练习课时,教师需要重点检验学生对观察类题型的掌握程度,若是学生因为观察不到位而出现漏数的现象,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强调,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比如,家中常用的数字以及中国的人口数量等,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及观察能力。
(二)巩固知识,提升学生能力
数学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唯一的,但是解决方法不止有一个,这就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指导。在进行练习课时,教师可以尽量挑选一些解答方法多样的题型,促使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个包含多个正方形的集合图形,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并回答问题,同时列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计算流程,通过小组讨论对方法进行对比。解题方法不能只落实到纸上,还需要主动地对方法进行讲解。在方法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站在多层面上对练习题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在开展数学练习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并不能对每一道题目进行讲解,有些题目只能为学生提供答案。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解题,同时将解题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建立起互助机制,促使暂时思路明确的学生为没有思路的学生讲解解题的过程,在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实现对解题思路的深入理解。对目前一些有解题思路但无法算出明确答案的同学,可借助大家的力量对问题进行解答。开展练习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速度的比拼,重点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意识到多角度思考和观察的重要性。每种题型的解题过程不是单一的,要促使学生挖掘更多的可能,从而提升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四)开展游戏模拟练习教学
如果只是开展单一形式的练习课程,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感,此时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戏,比如比比谁的算数速度快、眼力好等,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热爱之情。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具有混淆性的图形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或者让学生自己对题目进行编创,借助画图及列式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解答,比比学生们的解题速度,谁解题速度快、结果正确率高,教师就会给予他最多的奖励。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和观察,有效提升其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照顾观察能力较差的学生,避免其产生自卑的心理,促使其能够在观察力的练习中快速进步。
(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课堂秩序,导致课堂氛围沉闷。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需要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关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的措施值得向梁丰中学的李景华老师学习。李老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分别是“三个欢迎”“三个允许”。“三个欢迎”是:欢迎各位学生提问题、欢迎发表个人观点、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三个允许”是:允许讲错打错、允许讲错答错、允许保留意见。在教学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措施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采用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思考创造宽松的环境。
(六)应善于设问更应善于激疑
数学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设置一些問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巧妙设计,以便能够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遵循思维发散性、答案多样性原则。此外,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擅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本色阅读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被教师牵着走。在课堂上采用本色阅读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自主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特性,也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使得学生的思维由浅层次逐渐向深层次递进。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为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陈龙安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提出“十字口诀法”,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改善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数量。
(七)注意教师讲解不宜过细
教师在数学问题讲解的过程中不宜将数学问题讲得太过仔细,主要是为了能够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果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将一些问题讲得太过仔细,就会导致学生在课下很难花费时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学习,不仅会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透彻的掌握,而且也无法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锻炼。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进行粗略的讲解,多给学生的知识迁移留下一些空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教学的基础上胡思乱想,而是要求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遵循科学依据,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思考和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注重将答案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答案得出的整个过程和采用的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密切的联系,通过了解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逐渐构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体系。
(八)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机制
正面评价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负面评价会使学生变得自卑。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有效的改善,需要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机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和答案,教师应当采取正确的措施表扬学生,并鼓励学生对发表的问题和答案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也需要注意采用正确的引导措施,让学生在提出自己特异性观点和见解的同时,也能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对于一些提出比较偏激观点的学生,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对其进行点拨,让其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正确的处理。采取正确的措施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抑制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提出问题的本质,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勇气,明白学生这样做就是想从根本上了解问题并找出答案,所以教師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尊重学生的见解,并采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
总之,实践证明,练习课的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联系,也与学生学习的主观性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借助多样练习课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在练习课中抓住重点知识,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在小组互助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观察能力锻炼的练习中。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力及思考力会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悦.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3(5).
[2]叶成文.“给学生一双亮眼”——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大观周刊,2012(52).
[3]刘向军.益智课堂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考力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