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倩
摘要:如今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践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了教育共识,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相较于传统师传生受式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带动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在此背景下也需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当前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日渐紧密,凸显高中生物重要性。在该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教师重要工作之一。高中生物教师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应注重使学生将自然与生物学相结合,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深层次体验和感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成为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力,拓展学生思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对知识进行接受并应用的最终受益者,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培养;应该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应该在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充分把握后,通过对学生的牵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以此来生动化和生活化生物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学人体时,就可以利用挂图的形式引进各种元素;可以通过校医院的考察,让学生对身体感兴趣,之后再以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再比如,教师在对基因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时,因为学生都对星座、性格等非常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解释起黄牛、花牛等牛的配对,可以结合起星座、性格和遗传、基因等知识,让学生在这样的结合学习中,明白生物知识无处不在,甚至教师还可以模拟出相应的情景,可以利用课堂论战等方式,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让学生自己对答案进行探索,而在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兴趣后,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会在改变自身对生物课程的认知后,更加喜欢生物,由此,作为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力进行调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下,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此让学生在创新性的改革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好课前导入环节
合理的课前导入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另一方面能够将新授课中的知识以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前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优秀的学习体验。举例而言·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女学生在课间操的时候忽然晕倒,送到校医室后医生说问题不大喝点葡萄糖就好了,以后记得要吃早饭。通过紧张而又与现实生活相近的视频内容,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提间“大家知道视频中的女生为什么会晕倒吗?大家一边看教材中的内容,一边相互讨论下答案”。通过这种自由的讨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知新知识的欲望。等到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总结“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很多,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接下来咱们就先学习与细胞中糖类相关的知识”。接下来教师可以就糖的分类、分布、功能等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在这一系列导入环节中,教师能够迅速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基于学科特征,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理性思维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之一。更是一种思维辨性能力。该思维能力并非每个人天性特有。需后期形成。在高中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因而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纵观生物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根据教材和参考资料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再死记硬背学习,不仅未充分理解所学知识,长期以往学生会对生物学科产生抗拒和厌烦情绪。求其原因,多和教师未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以致于学生只会跟随教师教学步骤,基本不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有关,对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维持学生探究知识欲望,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但凡教学经验丰富的生物教师会发现·高中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经典的图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的利用这些经典图形来讲解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加深记忆。以“有氧呼吸”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有氧呼吸能量转换图时,如果单单让学生记忆图形,那么这种方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无任何区别,学生并未理解图形实质内容,降低了解题效率。如果教师在讲解时先引导学生认真看有氧呼吸过程的图形,提间学生合成ATP的过程。接着教师跟学生说是因为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有线粒体这个场所为它提供了ADP和Pi。通过这样的讲解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和掌握有氧呼吸知识。除了上述图形分析法。生物教师还可运用计算分析法。高中生物知识和初中阶段相比,无论知识容量和难度均有所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无法脱离计算分析。事实上,在很多生物教师潜意识思维中,认为生物是一门理解和记忆知识为主。计算为辅的学科,在任何时期运用该观点评价生物学科皆可。然而并非计算发挥辅助作用则在教学和学习中无需计算。通过计算证明能使生物知识更为科学严谨。借此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理性思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新时代下,创新性改革高中生物教学势在必行,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地位进行凸显,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要在加强生物教学投入时,展开实验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在教学经验的总结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此在学生能力素质的增强中,达到对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荣云.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析[J].魅力中国,2020,(8):116.
[2]李静.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6):175-176.
[3]蓝培宵.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J].新智慧,2020,(25):121-122.
(邹平市第一中学 山东 邹平 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