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朗读训练力度,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基于此,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的要求,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有效策略,以各种形式多样的朗读技巧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旨在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良好的朗读训练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为小学生日后社会交往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将朗读训练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程度,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感知能力,同时深入发掘教材中具有实效性价值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最大化作用,整体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要求
1.1保证朗读的流利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时,教师应确保小学生普通话朗读的标准性和流利性。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普遍不具备流利朗读课文的特性,通常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训练学生,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小学生的拼音基础较为薄弱,尚无法精准区分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更难以掌握。第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自我控制能力与抗壓能力仍有所欠缺,无法在教师与其他学生面前保持冷静,因此在朗读过程中存在停顿错误、情感不到位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学生熟练掌握文本内容后再进行流利朗读。
1.2带入情感朗读
在新课改要求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带入感情朗读课文已成为当前顺应教学改革趋势的必然选择。实际上良好的情感意识有助于丰富小学生的思维认知,促使小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与此同时,教师不但需要注重学生语句停顿、语法使用的正确性,还应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创设富有情感的阅读情境,帮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与作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共鸣关系。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开展策略
2.1 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兴趣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阅读情境,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空间,有效调动小学生投入朗读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创设富有美感的朗读情境,要求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朗读标准下正确朗读课文内容,以此在朗读过程中强化与巩固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并在情感寄托的支持下正确感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在朗读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身在铺满梧桐叶的水泥道上漫步的场景,促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中感受到落叶排布凌乱的美感,引导学生凭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做出恰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帮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走在水泥道上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其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空间,真正意义上将枯燥的书面语言转变为画面丰富鲜活的朗读情境。
2.2 明确朗读目的,带领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方向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合理规划不同单元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朗读训练要求,为学生指明朗读方向与定位,促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独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创设具有启发性特点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树立边朗读、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例如,在讲解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思考故事情节和走向,在故事后续情节中胡萝卜先生还可能做哪些事?并在脑海中预测胡萝卜先生的行为,待故事朗读完毕后对比自身预测的故事情节与课文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朗读目的。
2.3 创设多元化朗读形式,提高朗读训练的趣味性
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应以课文特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活动。对于重点长难句或难以理解的段落内容,教师可通过示范领读、学生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借鉴与学习优秀朗读经验的兴趣;在朗读内涵深刻的文本语句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关键词着手进行更深层次地朗读,尽可能带领学生体会文本隐含的意义;在课前预习和导读环节朗读课文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与开放的阅读空间,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关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时,可以按照轮流朗读课文的方式鼓励学生完成阅读接龙活动,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一边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之处,一边划出课文中诸如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等描写声音的词语,以此从情感上熏陶与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审美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朗读训练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朗读情境,鼓励学生在开发自身想象空间的前提下自由理解文本内容,避免过多干涉学生对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真正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开放性朗读空间。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兴趣;明确朗读目的,带领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方向;创设多元化朗读形式,提高朗读训练的趣味性,整体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彩琳.让书声成为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训练案例研究 [J]. 汉字文化. 2018(02)
[2] 郝森.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J]. 课外语文. 2020(04)
[3] 赵海峰.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J]. 新课程(小学). 2019(10)
[4] 李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朗读训练思路 [J]. 好家长. 2018(A0)
姓名:王勤 1983.7.5 性别: 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五中学 邮编: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五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