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音 胡雨辰
摘要:作为一项由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一定角色并面向观众展开表演的综合性艺术,戏剧艺术的魅力主要来源于演员的表演。正是得益于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和塑造,戏剧艺术才能广受大众喜爱。本文主要从艺术修养、戏剧程式和表演分寸出发,对戏剧演员的角色塑造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戏剧演员成功塑造角色的具体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戏剧演员 戏剧表演 角色塑造
戏剧演员,是对于在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等非摄影的表演剧目之中扮演角色并呈现作品内容的演员的统称。[1]在戏剧表演之中,戏剧演员通常以自身的表演行为来还原戏剧剧本内容,并通过使用一定的表演技法展现戏剧人物性格与戏剧故事情节,诠释戏剧艺术魅力。一部戏剧取得成功的基础,在于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戏剧表演实践过程中,戏剧演员应深入认识影响角色塑造的关键因素,不断锤炼自身塑造角色的能力,力求提高戏剧表演水平,使戏剧艺术真正得到观众的认可。
一、影响戏剧演员角色塑造的主要因素
(一)戏剧演员的个人艺术修养
王国维认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其含义是诗词的格调由其境界所决定,若诗词境界高,则其格调亦高。这句话对于戏剧表演的启示在于,戏剧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时,不仅需要提高自身艺术表现力,更应重视发展个人艺术修养。[2]戏剧演员个人的思想品格、文化修养均会对其角色塑造产生影响,比如,由于古装戏剧中所发生故事的时代背景与当今时代存在显著区别,因此,戏剧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除结合剧本内容之外,还应对戏剧的具体背景进行了解,这不仅需要戏剧演员及时进行“补课”,而且还要求戏剧演员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展开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二)戏剧演员对戏剧表演程式的掌握程度
作为一项舞台艺术,戏剧表演十分强调程式,其表演程式主要体现在动作、脸谱和服装三方面:
首先,在动作层面,戏剧演员需要做到动作规范,这是因为动作是直观呈现戏剧角色性格和思想情感的主要载体,只有在戏剧表演中传递规范的动作,戏剧演员才能成功展开角色塑造。
其次,在脸谱层面,这是基于我国传统戏剧而言的,京剧中根据人物的性别与性格,将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行当,在每一个行当之中又根据年龄、出身等标准细分为不同类别。在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戏剧演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脸谱去塑造角色、展现角色的形象与性格。
最后,在服装层面,同一部戏剧中,需要保持服装材质的统一性,且在服装设计上需要结合戏剧故事的时代背景。[3]
(三)戏剧演员对戏剧表演分寸的控制能力
作为戏剧表演的主体,影响戏剧演员角色塑造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戏剧演员本身对戏剧表演分寸的控制能力。[4]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戏剧演员自身角色理解的影响。因此,在戏剧表演实践中,戏剧演员必须对角色心理进行深入体会,重视对角色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控制表演分寸。比如,在《杨门女将》中扮演佘太君的戏剧演员,需要认真对佘太君这一角色在青年和晚年两个不同人生阶段所呈现出的形象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有效避免表演的雷同化,有效对表演分寸进行控制,生动呈现角色性格。
二、戏剧演员成功进行角色塑造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艺术修养,陶冶个人情操
良好的个人艺术修养是戏剧演员成功进行角色塑造的基础性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戏剧演员,要想成功进行角色塑造,就必须重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夯实基本功,陶冶个人情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5]
首先,戏剧演员需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认识戏剧表演是一项集体活动,尽管角色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但在表演实践中需要不同的角色进行协同配合。除了与其他演员进行配合之外,戏剧演员还需要与负责灯光、服装和道具的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集体意识与团结协作意识,为角色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戏剧演员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既要在日常训练中严格执行形体训练和台词训练,积极参与戏剧艺术培训与交流,重视对生活经验进行感悟和挖掘,从而丰富自身艺术体验。
最后,戏剧演员需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与戏剧表演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的学科知识进行广泛涉猎,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水平,从而在表演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表演感染力,更好地进行角色塑造。[6]
(二)深入研读剧本,全面分析角色
戏剧剧本是戏剧演员进行角色塑造的基本依据,在进行戏剧表演前,戏剧演员必须对剧本進行深入研读,通过反复阅读剧本,建构关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全面认知,把握角色塑造的正确方向。[7]
首先,戏剧演员应通过研读剧本,明确角色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时代环境特征对角色性格和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将自己代入特定的时代环境中,为角色赋予时代气息,避免在戏剧表演实践中出现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行为而导致观众“出戏”。
其次,戏剧演员需要在研读剧本的过程中,全面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戏剧往往通过制造矛盾冲突的方式来呈现人物性格,因此,在研读剧本时,戏剧演员尤其需要关注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关注人物在冲突性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对角色性格特征更为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最后,戏剧演员需要在研读剧本的过程中,把握角色的“真实自我”,即运用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角色的思想与情感,实现自我与角色的统一及融合,以自我的行为去塑造和呈现角色形象,强化自身情感体验,与角色产生心灵共鸣,重视应用表情、动作等外部形式去展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切实增强戏剧表演和角色塑造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掌握表演程式,增强表演能力
戏剧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时,既要戏剧表演程式,又要适应戏剧发展的实践需求和具体剧本的诠释要求,对其进行灵活处理,从而更好地展现角色风采。[8]
首先,在动作层面,戏剧演员需要认识到,戏剧表演中动作的规范性,并不是通过单一动作得以呈现的,而是需要在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之中对其进行反映。在戏剧表演实践中,戏剧演员需要从戏剧情节的发展方向出发,流畅且合乎情理地做出舞台动作,避免使舞台动作出现割裂感,重视以动作吸引观众的目光,增强观众的角色代入感,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戏剧观看体验。
其次,在脸谱层面,戏剧演员需要充分认识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脸谱类别,既要保證角色塑造符合脸谱模式化的要求,又要结合戏剧情节对脸谱角色进行生动的刻画。
最后,在服装层面,戏剧剧组需要对服装进行统一,戏剧演员也应遵循统一、规范着装的要求,以服装配合角色塑造。戏剧演员应重视与服装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确保服装合适,为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动作呈现和诠释提供有力支撑。
(四)注重形神合一,展现细节真实
形神合一是戏剧表演过程中戏剧演员角色塑造的最高层次。戏剧演员需要深入认识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从苏珊·朗格的观点出发,艺术就是对人类情感进行具象化呈现的过程,戏剧表演的过程也正是戏剧演员以动作、台词、表情等可见、可听的形式呈现人物情感的过程。因此,戏剧演员不仅需要对角色的外在状态进行塑造,而且还需要对角色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进行塑造,实现外在形式与内心情感的有机统一,即形神合一。在塑造角色时,戏剧演员应沿着外部的形体动作,对细节真实加以呈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对戏剧角色进行体会,重视在表演过程中呈现自身所体会到的细节真实与人物信念。为此,戏剧演员需要在戏剧表演实践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还原戏剧中假定的环境和场景,分析角色在特定环境与场景中产生特定行为的深层次动因,在表演过程中引导观众对这些动因进行理解和思考,从而增强戏剧表演的艺术张力,增强角色塑造的真实感,提高观众对自身所塑造角色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三、结语
在戏剧表演中,戏剧演员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自身的表演,去塑造和呈现戏剧剧本中的角色,以栩栩如生的表演让观众认可和接受角色的存在,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影响角色塑造的主要因素是戏剧演员的个人艺术修养、戏剧表演程式掌握程度和控制分寸的能力,对于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戏剧演员应形成深入的认识,重视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通过深入研读分析剧本形成对角色的全方位理解,掌握戏剧表演程式并在戏剧表演之中做到形神合一,展现细节层面的真实,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塑造角色的能力,增强戏剧表演的整体感染力与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吴亦锦.戏曲演员在塑造角色时把握人物性格的方法分析[J].文化月刊,2020,000(003):60-61.
[2]赵梓清.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关系研究[J].环球首映,2019,000(009):60-61.
[3]陈波.浅谈戏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00(003):128-128.
[4]刘海涛.戏剧表演中演员台词功底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J].艺术大观,2019,000(016):1-2.
[5]仇凤祥.演员塑造戏剧人物必须要达到——“形似”,“神似”和“情似”[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000(012):109-109.
[6]马男.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J].剧影月报,2019,000(003):62-62.
[7]周金刚.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J].北方音乐,2019,039(012):65-66.
[8]林萍.试论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J].北极光,2019,000(004):96-97.
(作者简介:谷音,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演;胡雨辰,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演)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