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喜春
在一次次的听课中,我发现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范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借用多媒体或其他录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往往是鼠标一点,听听了之。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优势,但教师的范读是不是可以被取而代之呢?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功不可没,但教师“下水”读书的做法并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其理由如下:
一、“下水”范读,有利于教师练好朗读基本功
现在录音、录像这个轻松快捷且不见面的“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一席之地,应用得当,确实是件好事。可是有的教师依赖性很强,干脆“以机代读”,虽说丰富了教学形式,实现了知识的与时俱进。但长此以往,恐怕宝贵的朗读基本功就会丢得一干二净。其实先进的多媒体录音、录像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无法代替教师“下水”范读,更无法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在一起。因为,录音是专业的,与学生存在较大差距,一开始的录音很有可能学不到精髓或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善于模仿教师的朗读风采,语文朗读教学的魅力会迁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教授课本剧《指鹿为马》的表演中,学生表现突出,尤其是普通话水平让人称赞,他们把嚣张的赵高、奸佞的大臣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我们部分教师的朗读水平有限,普通话不过关,那么就可以借鉴录音了吗?笔者的反思是非也。我认为根据文本编排内容的需要教师更应“下水”朗读,具体做法是跟着录音读、跟着录音练。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就会避免脱离了录音读书时不流利、发音不标准等现象。在教季羡林先生写的《怀念母亲》一文时,我在学习录音朗读的基础上反复练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上课时,我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们带进了对生身母亲、祖国母亲无限怀念与眷恋的气氛之中……
二、“下水”读书有利于形成师生间的“当面效应”
我们都知道听一个人的电话和实际当面听一个人的谈话效果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当面给学生朗读是多么的重要?“当面效应”有着其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以机代读”,学生只闻其声,未見其人,更看不到读书者的表情,比起教师当堂范读,效果可就差多了。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深处,在学习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得到调动,由此达到由外而内的感情升华。教师的“下水”朗读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体现,不但拓展了课文的外延,更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在教《穷人》一课时,我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进行了情景朗读,再播放波涛汹涌的海浪声,声情并茂的互动朗读使学生认识到了朗读艺术的感人魔力。这个“当面效应”使得学生对语文老师万分的敬佩与折服,同时授课者也会感到轻松和自豪。
三、“下水”读书有利于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师“下水”读书,在学生方面就是以听的形式接受最实际、最直接的语言文字训练,它对于领悟课文中词句的含义、增强语感、培养写作能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时,我备课注重备读,边朗读边录音。依据现场当时的环境进行范读,供学生模仿。还抓住“铺天盖地”“渺渺回荡”“摇曳的花儿”“深邃的眼睛”这些词语,进行深情的朗读使学生领悟到新疆和田地区的民风民俗,加深学生了解新疆、向往新疆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而教师身体力行的读书是基本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以身示范,“下水”读书,彻底改变“只阅不读”“以机代读”或者是没有抑扬顿挫的自我腔调的朗读状况,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读熟”上下工夫、在读出感染力上下工夫,不要把文本看作是冷冰冰的文字,要把字里行间的情感真正在读中的过程中领悟、开发出来,让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要做到以上三点,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只做灌输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在教学中做学者型的语文教师——“下水”读书教学。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