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丹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中的各个科目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中地理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学科,而学生们学习起来却比较吃力,虽然现在教学已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有些教师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的影响,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典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7-00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教育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教师更应该要紧跟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新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班级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尤其是高中地理课堂中出现了很多典型问题。为了能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现在教育界正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但是教师们的教学方式还是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影响,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去教育学生,这就使得地理课堂低效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热情[1]。虽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提出了相对应的课程要求,并且明确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会把学习理论知识作为重点,着重讲授一些考试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更严重的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十分容易让学生降低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
(二)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脱节
地理这一学科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学生们从小学就开始初步接触地理知识了,但是由于小学以及初中阶段的地理没有很大的考试压力,所以这两阶段的地理教学都是比较随意的,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不高的。而到高中阶段时,地理知识的难度会大幅度增加,而且初中学生的地理基础相对薄弱,于是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变得困难重重,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恐惧地理、放弃地理这一学科。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着赶进度,而是在课堂中尽量补充初中的地理知识,让学生们逐渐消化知识点[2]。但是,这又增加了教学的内容以及任务,使得原本就短暂的课堂时间变得更加紧张,以至于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也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会不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
(三)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
不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这就很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导致课堂氛围变得压抑、被动,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还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对地理产生畏惧感。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就会使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打消向教师寻求解题思路的念头,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有就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面对关系疏远的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会有所下降,十分不利于地理教学。
(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地理涉及的范围和知识点十分广阔,而且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很多学生都不能一下子就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烦杂,涉及的地理计算以及图像判读甚至还要定位空间位置等十分难学,面对地理学科真的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出现了“恐地症”。但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注重灌输知识,轻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试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而且在大部分的课堂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根本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更不会着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二、如何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讲授地理知识之前,教师首先就要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地理学科教学活动的发展,才能使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在教育大改革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树立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并且还要将这种教学观念融入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另外,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观念核心为注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重点抓住学生的需求,制定一些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地理。例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学生,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微观而且还有地理位置等抽象表述,学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理解这些知识点。这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如果仅仅只靠教师的口头表达,学生很难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使得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可以和地理教学有效融合,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感官上的刺激,進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以前教师只是大同小异地讲解知识点,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在网上搜集一些资料来制作属于自己课件,然后再展示给学生。由于课件是教师亲自设计制作的,因此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大大节省教师写黑板、擦黑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借助网络能够进一步拓展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集体备课,统一协调教学进度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时和所有的地理教师聚集在一起交流和讨论每一个教学环节,并且确定每一节课的内容应该上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尽量使所有班级的进度都差不多,而且聚在一起讨论的教师可以发挥自己所想,转变并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讨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备课时,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设计课堂提问问题,例如“我们知道一天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在中午,那么一年当中影子最短的是哪一天呢?”[3]这个问题能够很快地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兴趣,顿时课堂就会陷入一股讨论风波,课堂氛围就能迅速地活跃起来,借助问题引入新课的知识点,能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在实践活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之余也要努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习。另外,新时代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需要教师传授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还需要培养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课还需要开展一些课外实践课,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一些地理知识点融入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工业区或者是工厂参观,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附近的环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室内开展一些绘画地图的比赛,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对地图三要素的印象,进而调动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地理。
(五)改变题海战术,作业分层布置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会比较习惯运用题海战术,布置一大堆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基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有些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而有的学生则觉得过于简单。对此,教师必须在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之后,对班上学生进行分层,面对优等生可以额外地再加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题目;而面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要任务,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作业。通过分层布置作业,我们能够让班上的优生更优、差生变优,有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学生的平时练习或者是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等现象,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背诵不仅会使学生记得效果不好,还可能会进一步地影响学生们对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地改进、创新讲课方法以及内容,營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这一过程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而是要学生和教师一同配合努力,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互相磨合,这样才能让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时能更符合学生,更适合学生,最终能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浩.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87.
[2]钱问举.人文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及意义探微[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115.
[3]史晶晶.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143
[4]王群.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