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磊磊,许冠英,江 凯,鲍亚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属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与遗传易感性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1]。据报道,NAFLD呈世界性流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普通成人患病率为20.0%~33.0%,而近年来国内患病率也达到20.9%左右[2, 3]。多数NAFLD患者预后较好,但部分NAFLD因为肝纤维化而进展至肝硬化,故强化其早期诊治尤为重要[4]。虽然肝活检是诊断脂肪性肝病的金标准,但因其属有创性检查,难以反复检查。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和100%,在脂肪肝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诊断脂肪肝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明显提高,且受操作者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小,其定量分析数据较为准确[5, 6]。目前,药物治疗NAFLD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发挥中医药的临床治疗优势值得重视。中医对该病的辩证分型繁多,虽有报道分析NALFD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但鲜有报道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NAFLD患者CT表现特点[7]。本研究分析了240例NAFL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总结了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肝脏CT表现,旨在为NAFLD的中医辨证分型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240例,男152例,女8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46.4±12.0)岁。NAFLD诊断参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8],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小于140 g/w(女性低于70 g/w);不同程度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增高6个月以上;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诊断。排除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所致的脂肪肝。NAFLD中医证型诊断参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9]:(1)肝郁脾虚证:主症: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每因烦恼、郁怒诱发。次症:腹痛欲泻,腹胀便溏,抑郁烦闷,倦怠乏力,时欲太息。舌脉象: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细;(2)痰瘀互结证:主症:右胁下痞块。次症:右胁肋刺痛,胸脘痞闷,纳呆厌油,面色晦滞。舌脉象:舌淡,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3)湿热内蕴证:主症:右胁肋胀痛。次症:口干口苦,便秘,尿黄,恶心呕吐,脘腹痞闷,困倦乏力。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肝肾不足证:主症:右胁隐痛。次症:腰膝酸软,失眠,足跟痛,午后潮热或盗汗,头晕耳鸣,女子月经不调或男子遗精。舌脉象: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5)痰湿内阻证:主症:右胁肋不适或胀闷。次症: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恶心,胸脘痞闷,形体肥胖。舌脉象:舌淡红胖大,苔白腻,脉濡缓。排除标准:患有重大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甲状腺疾病、中医症候缺如(常规四诊难辨其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CT检查方法 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常规肝脾扫描,管电压130 kv,管电流350 mA,螺距0.813,层厚5 mm,窗宽40 HU。选择病灶中心层面为感兴趣区,应用美国GE公司的AW 4.0工作站测量软件检测病灶和脾脏CT值。不同感兴趣区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计算肝/脾CT值。参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8]中有关CT诊断分度,即肝/脾CT比值>0.7且≤1.0判断为轻度,>0.5且≤0.7判断为中度,≤0.5判断为重度。
2.1 各组CT诊断脂肪肝分度比较 CT诊断脂肪肝分度发现,痰瘀互结证组和肝肾不足证组重度脂肪肝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表1,图1~5)。2.2 各组肝脾CT值比较 肝郁脾虚证组和痰湿内阻证组肝脏CT值显著大于其他型(P<0.05,表2)。
表1 各组CT诊断脂肪肝分度(%)比较
表2 各组肝脾CT值比较
图1 肝郁脾虚证脂肪肝患者腹部CT表现
图2 痰湿内阻证脂肪肝患者腹部CT表现
图3 湿热内蕴证脂肪肝患者腹部CT表现
图4 痰瘀互结证脂肪肝患者腹部CT表现
图5 肝肾不足证脂肪肝患者腹部CT表现
NAFLD属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铁负荷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诊断仍首选影像学检查[10-13]。祖国中医学认为,该病属“胁痛”、“痞满”、“痰癖”、“瘀血”等范畴,多因嗜食肥甘厚味、他病迁延、劳逸过度、情志失调等致使脾失健运,痰湿内蕴,痰瘀互结,痹阻肝络而成,病位在肝,涉及脾、胆、胃、肾,病机或侧重于邪实,或侧重于本虚[14]。中医药治疗该病应用前景广阔,而中医药作为一门实践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经辨证分型对其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但目前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且无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缺乏特异性量化标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致使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发展受限。因此,本文初步探寻了不同中医证型的NAFLD患者CT诊断脂肪肝分度情况,以期为NAFLD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郁脾虚证组和痰湿内阻证组患者脂肪肝病情较轻,而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不足证组则较严重,符合NAFLD病因病机和证型演变规律。有报道证实脂肪浸润程度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关系密切[15]。NAFLD初始病位在于肝,始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病程日久致湿热、痰浊、瘀血内生,脾、肾渐损。病性为本虚标实,以痰浊、湿热、疲血内阻为标,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本。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痰瘀内阻,故与脂肪浸润程度关系密切。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郁脾虚证组和痰湿内阻证组肝脏CT值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肝/脾CT比值也显著高于其他组,提示肝/脾CT比值可作为NAFLD定量诊断的一种指标。CT定量可较为准确地评估肝组织脂肪含量,通常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肝脏CT值越低,表明肝脏CT值与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正常人肝脏CT值明显高于脾脏CT值。一旦肝脏CT值低于脾脏CT值,则提示患脂肪肝的可能[16-18]。目前,肝/脾CT比值在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AFLD患者肝/脾CT比值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可能与NAFLD患者体内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受损、毛细胆管遭到破坏、肝功能异常有关。不同中医证型的NAFLD患者肝/脾CT比值不同,差异显著,可为NAFL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19,20]。
当NAFLD患者出现肝郁脾虚时,肝失疏泄,脾运化不利,形成气血津液输布障碍,壅滞于肝,日久终致脂肪肝。水湿内停,痰湿内阻,瘀阻血脉,久之成痰瘀互结证。肝肾经脉失养,阴虚火旺,灼津成痰、瘀,或阴损及阳,浊瘀停聚于肝,则成肝肾不足证。不同的中医证型患者,如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不足证,其本质在某种程度上为病程逐渐进展的过程,导致肝脏弥漫型脂肪浸润,脂肪变程度逐渐加重。肝细胞受损的风险越大,导致的肝/脾CT比值越低。
综上所述,不同中医证型的NAFLD肝/脾CT比值差异明显,了解这些特征可能有助于对NAFL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