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敏 (江苏省灌南县教师发展中心 222500)
数学教学中,利用各种情境进行教学已形成共识.事实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现实的生活情境,更需要知识性问题情境.尤其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常见大容量、高密度的习题教学,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效果有时却大打折扣,甚至学生仍做不出讲过的原题(尤其是难一些的题目).因何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所讲的问题没有形成问题情境,难以让学生真正内化和同化,特别是题与题之间缺乏情境脉络,无法形成一体化.
本文尝试通过一体化情境的设计,力争说明如何沟通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一题带动多题、一法带动多题、个体带动整体的目的.下面以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七期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情境有效化实验研究”活动研讨会中,本人所执教的高三研讨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复习教学设计来加以说明.
本节的课题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复习.授课对象为四星级学校高三学生.听课教师来自省教学研究第七期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情境有效化实验研究”的课题组成员,以及市、县部分高三数学教师.
学情分析 活动所在学校虽然是一所四星级学校,但优质生源外流较多,学生基础一般,尤其是计算能力薄弱、解析几何水平一般.
源问题情境是一体化设计之本,通过它产生的情境脉络,或串或并,从而形成各种派生问题,可以联通到各个方面.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这样一首古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那么请问,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课中,教学的源头在哪里?
生:源头是老师.
生:源头是高考题.
生:源头是复习资料.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但老师认为高三复习教学的源头在课本教材.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道课本习题的演变,来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板书课题).下面请看苏教版教材必修2第107页的第1题:
源问题过点P(-3,-4)作直线l,当l的斜率为何值时,直线l与圆(x-1)2+(y+2)2=4相交,且所截得弦长为2?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做一下并自行联想、整理、复习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
师:哪位同学做好了?请把思路说一下.
师:说得挺有道理又简洁明了.
生:我要补充,应说明一下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
生:不需要,因为题中问“当l的斜率为何值时”,说明斜率已肯定存在.
·类比高考题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合在一起已经很完善了,本题虽不需要讨论,但其他题目的确需要防止遗漏对斜率的讨论,这也需要像这位同学那样做到警钟长鸣.对于这个题目,也许有同学认为小菜一碟,但是200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解答题第4题就是由这道题发展而来的,其中第(1)问是这样的:
师:在高考中,数学解答题第4题的位置历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得顺利,对考试就有了充分信心,有冲击高分的希望;反之,则会有低分的后果.大家看看这题目,有信心了吧?
生(笑):有信心.和刚才这道课本题实质一样.
·引出逆命题
师:好的,现在大条件不变,把上面的第(1)问改成:
求证:若直线l1:13x-y+26=0和l2:x+13y-83=0,则直线l1被圆C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2被圆C2截得的弦长相等.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看谁能说明思路.
生(思考后):和刚才的课本的那道题方法差不多,只要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弦长即可.
师: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能发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吗?
师:说得相当好,也就是说这里的k相当于常数.有谁还要补充的吗?
生:这里应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恍然 大悟).
说明由于所在学校的学生成绩一般,因此没有直接抛出高考题,而是设立一个梯度进行过渡,先解决高考题的逆命题.
解析几何中,尤其是关于圆的问题中,常常是以平面几何作为背景,因此利用平几知识来解题有时会比较简单,也体现了方法的优化,同时它也能成为这类问题中的一个共性情境脉胳,也可成为主问题.
·方法的优化
师(提出主问题):刚才的问题是一个关于圆的问题,除了上述方法外,能用平面几何方法试试吗?在平面几何中,常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两线段相等呢?(学生思考)
生(思考后):常用对应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分别作出弦心距C1Q1,C2Q2,只要证△Q1PC1≌△Q2PC2.
生(感叹):这方法简单.
师:解析几何的有些题目本身就是由平面几何演变而来的.刚才这个题目大家已会做了,那么本问题的逆命题,大家能试试吗?
·再现高考题
(2009年江苏卷第18题第(2)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1:(x+3)2+(y-1)2=4和圆C2:(x-4)2+(y-5)2=4.设P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它们分别与圆C1和圆C2相交,且直线l1被圆C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2被圆C2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师:能用平面几何方法试试吗?由刚才那个题目,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师:在高考中,绝大部分同学所采用的是第一种纯解析几何方法,有些同学虽得出了正确答案,但并不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而如若用平面几何方法,则可清楚地看到本题的本质是什么.无独有偶,2008年的江苏卷解几题也同样如此,请同学回去后自已尝试看看.
·类比模拟题
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需把握好例题与练习的问题间的情境脉络,使练习与例题能形成一个整体,形成解题能力突破的组合拳.
师:高考试题如此,而平时的模拟试题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模拟试题:
已知过点A(-1,0)的动直线l与圆C:x2+(y-3)2=4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l与直线m:x+3y+6=0相交于N.试探索AM·AN是否与直线l的倾斜角有关.若无关,请求出其值;若有关,请说明理由.
师:本题也可用平面几何解法,能发现吗?能发现直线CA与直线m之间的关系吗?
生(口算后):垂直.
师:现在再试试.
师(小结):做得好,你发现了本题的本质,也发现了这道题是如何编制的.
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这节课给同学们留下的最深的一个印象是什么?
生: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尤其是关于圆的问题中,常常是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更简捷.
师(最后小结):说得好,的确有些问题的命制就是从平面几何而来的,但我们也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吴文俊先生也说:“尽快结束平面几何的教学,尽快引入解析几何的教学.”毕竟考查目的还应是解析几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体会到解析几何的作用.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课后完成有关作业(具体作业略).
说明通过几道作业题,与教学内容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本节课所体现的主要理念,尝试比较用平几方法与坐标方法来解决解析几何中的圆问题,从而进一步厘清本节课的情境脉络,形成一体化观念.
由于近年高考数学命题中,很多试题是由课本题引申变化而来,为了使重视课本复习的精神落到实处,这节课的设计立意就是从寻找高三数学教学的源头做起,由课本的原问题,通过它的情境脉络,联想到近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及其逆命题,再回归到具有共性的平面几何情境的模拟试题.通过一道课本习题的情境脉络及其演变,努力践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高三复习一体化情境教学理念.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考虑到所教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这节课没有直接抛出较难的高考题,而是进行了多次铺垫,分别将动直线改为定直线、原命题改为逆命题,通过螺旋式上升的设计来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既不是很轻松地解决,又能跳一跳够得着.
(1)遵循了教学背景熟悉化原则
从问题的源头——教材题入手,整个一节课均是对该题进行改编、追问,这样的背景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乐于学习.
(2)遵循了教学过程活动化原则
课堂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处于活动中,力争每一道题都让学生进行尝试,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板演的是学生,而多媒体展示的也是学生的成果.
(3)遵循了教学内容思考化原则
思考是数学之魂.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力争让学生在不停地思考着、体会着.
(1)关注题目答案从哪来、到哪去
原始命题的预设解法;教师研讨的多种解答;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解与正解.
(2)关注知识点的提取从哪来、到哪去
知识的结构化理解:意在问题解决时提取“连续”.模型的完整构建与再构:意在问题解决时组合“有效”、发展学生模型能力.
(3)关注学生的运算能力从哪来、到哪去
在“慢”中求得运算的正确性:运算能力的强弱体现在正确与迅速上,正确是运算的第一要素,是迅速的基础与前提,要慢慢体会算法、算理、算律.在“快”中提高运算质量:熟能生巧,求“简”中提高运算速度, 求“理”中体会运算规律(为什么这样算,还可怎样算).
如何处理好主问题与次问题的关系:是否需要每个问题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发生”,是否需要防止过分纠缠于“次问题”中?
如何处理好常规方法与简便方法的关系:是否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掌握简便的方法,是否需要每题都寻求创新的简便方法?
如何处理好问题简化与深化的关系:是否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将简单问题深化成复杂问题,是否需要每个问题都简化成模型或分解成简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