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2021-03-12 05:25郑平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

郑平玉

【摘要】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成为大势所趋。而化学作为一门与人类衣食住行联系密切的学科,其教学更应该取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旨在培养初中生化学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综合素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2011年版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愉快地去学习有趣的化学,让他们从自身的经验出发,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去感受化学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从学习场景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环境、生活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学习任何理论,最终都是为了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教育才有意义。初中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又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好奇心十足,积极性饱满。各种有趣的实验现象总能刺激他们的感官,千奇百怪的实验装置总能让他们爱不释手,有趣的实验探究、峰回路转的实验推断总能让他们绞尽脑汁却仍然迎难而上。然而,为什么有些学生学着学着,兴趣就浇灭了呢?归根結底,当下的化学课堂更多地注重习题的讲解,知识点的背诵,海量的刷题。在这种枯燥讲解、背诵刷题的现状下,化学课堂已经失去它本该有的学科特色。本文基于此探讨如何改变化学教学中枯燥讲解、背诵刷题的现状,突出化学学科特色,在生活中强化化学实验教学。

一、引用生活素材设情境导入,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我们的每堂课都会有一个情景导入环节,而这个环节就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把”。情景导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决定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初中化学的大部分内容都与生活实际有关,因此课堂情景导入的素材可以取材于生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十单元课题二《中和反应》的时候,情景导入的素材就可以选用如下的新闻报道:某高速公路上突发运输浓硫酸的车辆翻车事故,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用大量熟石灰来处理泄露的浓硫酸,该措施的原理是什么呢?新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采用新闻报道进行课堂导入,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比如,在学习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夏天,大家最喜欢喝碳酸饮料,可是喝完后会打嗝,这是什么原理呢?炎热的夏天,鱼儿总喜欢浮出水面,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采用这些源于生活的实例来进行课堂的情景导入,我们有效地从生活中挖掘了化学教学的素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意义所在。

二、巧用生活做大实验室,让学生全员“动起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让这门学科独具魅力。然而,很多学校,很多老师为了避免做实验的麻烦,经常用一些实验视频取代实验。虽然实验视频也能完美地诠释整个实验过程。但看视频只能刺激学生的视觉,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然而有些学校实验器材有限,那怎么办呢?如果让化学实验生活化,就可以让每个家庭,每个厨房都成为一个鲜活的实验室。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呢?生活中的哪些东西里面含有二氧化碳呢?“可乐,雪碧!”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原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中就能收集到二氧化碳,再利用生活中的火柴等简单的物品我们就能探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所以,只有转变化学教学理念,把生活当成一个大的实验室,让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体验到“做中学”的快乐。

三、妙用生活素材编考题,让学生考试能力“强起来”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反馈形式,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而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都需要(下转第48版)(上接第47版)在考题中加以检验和巩固。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题的编制应选用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以生活化的方式来呈现考题,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纵观近五年广东省的初三化学中考题,每年都有考试内容生活化的痕迹。比如2016年广东省的化学中考题的第18题考查的就是灭火的原理,以家庭厨房炒菜为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往着火的油锅里面加水来灭火。这种生活化的题型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也体现了当下教育的教育宗旨:让教育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再比如2018年广东省化学中考题的第17题就以生活中的“暖宝宝”为题材进行出题,还有2019年广东省中考题的第16题,以生活中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为素材进行出题。这些无不体现了当下教育对于教学生活化的重视,在选题方面,把关注生产、生活实际放在首位,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坚持化学教学生活化,那么我们学生也能更加适应课改下的新中考模式,实现知识到能力的变迁。

四、活用生活现象做科学探究,让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起来”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要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学习化学的美好,并主动、自发地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在体验科学探究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大量引用生活现象,生活难题作为学生化学科学探究的主题。有一次学生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家的厨房下水道堵了,然后疏通师傅在操作的过程中用到一种白色的固体,溶到水里面很烫,师傅说不能沾到手上,会腐蚀皮肤的。这是什么?我说:能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很棒,你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科学探究的主题,根据你学过的理论知识,提出猜想:初中阶段学过的溶于水放热,还有腐蚀性的白色固体有哪些呢?然后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科学家的很多发明都是从生活中的现象受到启发的,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学生听了好兴奋,立马着手开展他的实验探究了。所谓化学核心素养,归根结底还是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必须把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随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各种多媒体、视频、动画都被引入到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模式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我们在追求教学科技化、先进化的过程中,却也不能忽视原滋原味的生活化教学,忽视教学的本质: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活用于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就能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化学学科的无限魅力。因此,回归本来,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袁建霞.浅谈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J].科技资讯,2020(9):175-176.

[2]曹国英.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J].教学研究,2019(27):50-51.

[3]史军平.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01.

[4]韦游.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J].课堂教学,2020(7):18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