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摘 要: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了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品质,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发扬,但是一些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被人们无意中忽视了。针对这种情况,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校园就变得非常重要,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人格、品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分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重点研究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有效方式;途径
目前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过度重视物质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有的学校能够做到弘扬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但也有的学校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有效的方式。
另外,還有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塑造方面存在文化趋同的现象,缺乏自身个性化的发展和引导。在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时,应该立足于地方,吸取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够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有效提高校园文化的品质,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和提升,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走文化育人的道路。
一、确定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点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性是分不开的,不同的地区都有风格迥异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也是形成不同传统文化各自特色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会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这些自然条件对民间的一些风俗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以及教学实践当中形成的,校园文化包含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观念,包括教育观、人才观、发展观、职业观等,因此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精神产生重要影响,学生生活在校园当中,受到教师、同学、校园三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充实自己的精神和人格。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师应该先找到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点,然后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吸取精华,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校园建设、课堂开设、教学活动等方面。在融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德树人的观念,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引学生,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并且还要让教育服务于生活。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重视当地的名人教育,以此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一些学校经常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但针对学生,也针对教职工,鼓励学生和教师学习。
二、扩大地方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面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一定要不断扩大融合面,让二者更为有效地融合。学生在校园当中获得成长,得到人格与精神的丰富和提升,这些都和校园自身的文化精神与对学生的培养息息相关。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坚持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识,树立校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自身长期稳定的校园文化,坚定校园文化的核心,并且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核心,用校园文化去感染广大师生,持续不断地增强文化的渗透力,促进广大师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充分地吸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让校园文化资源具有本土特色,加强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创建文化传播平台,创新校园文化的发展途径,加强文化的影响作用。一些学校会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当地的一些优秀企业、民间工艺、非遗文化等开展文化教育。事实上,文化教育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些传统的职业教育和学校教育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剥离开,实际上是把教育的范围变狭窄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学校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邀请一些民间的艺人或者是专业拥有一些特殊技艺的大师,进入学校进行交流讨论。如安徽中医药大学,该学校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扬新安医学,将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学校教学当中,并且在校园课程的开展方面,增加了一些安徽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传统戏曲、传统建筑、地方文学和历史等,教学当中充分渗透了民间文学和文化习俗,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引入地方传统文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从办学理念和制度层面入手,不断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在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撑和组织保障,因此学校方面应该成立相对应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工作,设置相对应的经费渠道,为传统文化的引入做强有力的支撑。学校方面应该做好文化根植工作,努力吸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方面引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可以从校训当中有所体现,或者可以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划当中,增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加强顶层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且还能够真正做好文化根植工作,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我国当前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并且教育主管部门也对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了一定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规划,学校应该不断将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规范化,持续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从课程教学、学生活动实践、成绩评定等多个方面,增加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实现课程教学+活动实践的一体化模式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知识方面,近些年来,部分学校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加深,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上面有了更高程度的重视。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获得人格和精神方面的成熟和成长。
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当前很多学校已经在课程开设方面注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一些学习开设了当地的民俗风情研究、特色建筑文化研究、省内民间俗语谚语研究等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增强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也不能为了传承而去传承,应该去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结合点,寻找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的个人发展的点,再把这些内容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发扬文化育人的作用。
很多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礼仪,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礼仪与现代职业礼仪训练结合起来,或者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礼仪大赛和礼仪培训,用传统礼仪的知识去规范学生,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并且加深学生对职业礼仪的认识,加强学生的职业修养。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仅可以和礼仪方面连接起来,还可以和个人修养、政治思想、素质拓展以及职业人格等联系起来,在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培养人们吃苦耐劳、勤勉务实、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这些都应该是校园文化能够吸取的内容。
五、依托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
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应该是开放的,是一个不断能够从外界吸收文化营养和精华的基地,作为学校本身来说,可以开放自身的建设,并且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起来。一些学校本身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比如兰州大学,地处甘肃,拥有丝绸之路、敦煌文化等很多文化资源基础,学校可以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把当地的纪念馆和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的基础,将学校建成特色教育基地。甘肃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一些大学内还开设了匈奴的饰品研究,从饰品的制作工艺、原材料、图案所体现出来的当时的民族文化内容等进行研究。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方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本质上来说都能够体现一定的思想,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保留,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都是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不但能够让人们以史明鉴,学习、传承优秀的道德品质,还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学校本身就是文化聚集的场所,拥有很多不同的思想,并且兼容并包,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实践。
因此,學校本身就肩负着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学生是学习文化的主体,学校应该努力开设不同的课程去丰富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个人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总而言之,学校在发扬继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时,应该紧紧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地方特色入手,紧密联系当地的历史,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教学联系起来。
六、结语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需要立足于长远目标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持续不断地努力。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学习其中的精华,并且还要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职业教育和高校文化教育当中。
本文介绍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介绍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把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校园,需要找准二者的融合点,传统文化教学也不能浮于表面,而是应该对学生起到实际的作用。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还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课程的开设方面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利用活动实践锻炼学生基本能力,扩大地方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全面重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
参考文献:
[1]郭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经宽蓉.地方高校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3]李文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传播,2019(4).
[4]彭立威,高艳青.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