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杰
摘 要:高中数学知識点繁多,抽象又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尤其是面临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唯有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梳理数学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才能促使学生全面、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思维导图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是机械地套用公式、结论等,对数学题目进行解答,根本无法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等现象。基于此,通过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按照一定的数学逻辑,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其成为一个知识框架图,最终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显著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角色不够明确
一直以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束缚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听讲,不仅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甚至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重塑确立了“学生是课堂主人”这一理念,给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对其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依然无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针对自身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依然不是十分明确,依旧充当知识的灌输者。
(二)过分关注成绩,忽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依然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制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唯一目标,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学生并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部分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模式开展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不仅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无法实现举一反三,难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还有部分学生常常是平时不用功,考试之前临阵磨枪,突击学习。但是这一模式与抽象、系统的数学学科不相符,根本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应用
在学习这一系统中,课前预习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课前预习中,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在传统的预习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是简简单单地对教材上的知识浏览一遍,以至于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明确、焦点不突出等现象,难以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基于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前预习的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引导学生一边预习,一边画思维导图,最终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取得良好的课前预习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课前预习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先将章节题目作为关键词,并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一级知识点,将其罗列出来。接着,围绕一级知识点,在此对其展开和细化,最终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层层知识点系统化地整合到一起,最终提升课前预习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课前预习的时候,针对不明白的知识点,借助彩色的笔将其有针对性地标注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听讲。如此一来,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前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使得数学课堂学习更加针对有效。
(二)思维导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仅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思维导图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数学自主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前帮助学生设计好思维导图,借助不同的线条、颜色等,将某一个章节的数学知识点,有机整合到一起,使其更加系统化、整体化。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开展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途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结果,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和补充,也可以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行设计思维导图,最终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思维导图在听课中的应用
课堂听讲是学习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与环节。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必须要对整节内容中的关键点、重难点、知识盲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以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常常采用记笔记的模式进行学习,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录知识点、重难点等,但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分神的现象,几乎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以至于数学课堂听讲效率低下。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数学听课的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记录数学笔记,借助简明的文字、形象的符号、不同的颜色,以及流畅的线条等,将数学中的重点、难点等标注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此一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保障了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四)思維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就高中数学学科来说,知识点繁杂、琐碎,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唯有对繁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使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否则,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导致繁杂的数学知识点乱作一团,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遗忘的现象。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明确数学学习不是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积极探寻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繁杂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理,使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调理清晰地呈现出来。具体来说,在某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的时候,应指导学生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以概念、内容、应用等作为一级知识点,借助流畅的线条将其联系起来。接着,以一级知识点为中心,进行细化和整理,最终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将所有的知识梳理清晰,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将繁杂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最终提升了高中数学的学习有效性。
(五)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组织和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帮助,将思维导图发放给学习小组成员中,并引导小组成员围绕思维导图开展学习。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应用,小组成员紧紧围绕思维导图的帮助,理清合作学习的脉络,在合作讨论中通过真正的头脑风暴,使得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小组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数学各个知识点进行“充血加肉”,逐渐构建出更加完善、系统化的数学知识结构,最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六)思维导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仅次于新课讲授。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不仅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促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传统的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围绕数学题目,一味地开展讲解,并未引导学生对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反思等,而是就题论题,使得学生难以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不断提升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围绕数学题目,确定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并以这一知识点作为中心,对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展开回忆、归纳和分析,最终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后续的问题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其中蕴含的已知条件,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建立思维导图,将相关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并确定新的生成条件,最终完成数学题目的解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学会了举一反三,并强化了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以其极强的优势和特点,将其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将其应用到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堂听课、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合作学习、解题教学中,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艳.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5).
[2]王栋华.借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数学学习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6).
[3]牛立新.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6).
[4]付亚晖.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