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峰, 叶设玲, 雷 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文化研究所, 江苏 无锡 214121)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1-3],主要表现为双向语言交流能力薄弱,不能深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信仰及禀赋差异[4-5];其次,学生缺乏足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不能满足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在公务、商务、会展、培训等方面的业务需求[6-7]。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并且将会严重阻碍企业跨境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关联的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由此,本文以无锡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国际旅游人才培养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旨在重构能力本位的注重实践的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2020年7月9日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不含港澳台地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在普通高等学校中,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468所,其中公办高职(专科)院校1128所,民办高职(专科)院校337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专科)院校3所。江苏89所高职院校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只有苏州百年职业学院1所,它是由中国、加拿大合作创办的国内首家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无锡10所高职院校中,公办院校有7所,民办院校有3所(见表1),目前还没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有7个,承办院校有2家。
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从合作深度来看,中外合作办学大体上有长期和短期两种基本类型,长期合作包括中外合作学校、中外合作专业两种子类,短期合作包括学分互认中外“1+2”项目、短期游学项目等。综合而言,现有官方教育合作模式以教育引进或教育服务进口为主,基本已纳入国家统筹计划或自主招生计划(见表1),这也为国际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表1 无锡高职(专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统计表
近年来,很多地方高职院校在巩固原有中外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国际化,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无锡市于2015年在大中专院校中遴选了10个项目作为首批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教育合作的培育项目(见表2)。
表2 无锡市首批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教育合作培育项目分析表
如表2所示,为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每个学校采取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院校—院校”(联合培养、学历深造等)、“院校—国际平台组织”“院校—跨国企业”“政校企等多方参与”等[7]。从具体操作形式来看,以中短期联合培养项目为主,辅以多种形式的短期交流项目,如校长培训项目、教师访学、学生短期游学、中外文化交流会等。从总体方向来看,“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多以教育输出即教育服务出口为主要形式。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国内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走出去”,因此与沿线各国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依托校企合作机制,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合作基础,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教育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也为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国际化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契机,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并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进。特别是由于过去经济落后,国内院校更倾向于与发达国家开展教育合作,高职院校便是如此,这类合作项目大多对接国外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因此受到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追捧。目前广泛存在于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都属于这种类型,它们主要以吸收引进英语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为目的。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欠发达,在此背景下,国内高职院校与之开展的国际合作往往带有“教育输出”或“教育出口”的目的,对习惯于“引进来”的高职院校来说,少有将自身完整的教育服务进行输出的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的调查,不了解国际商务规则、不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习俗是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共性问题,企业管理类、小语种、专业技术型和项目管理类人才占据紧缺人才的前四位。
在对企业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企业在“选育用留”问题上过多关注“选”和“用”,较少关注“育”和“留”。人才储备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应急性、临时性集训多于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常常因海外雇员的语言、技术、素质培训等问题而受到阻碍。即便企业拥有产业园等平台组织,大多数也未开展有完整体系的人才培训、培养。
从现有“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现状来看,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院校、企业、区域组织等多方机构,每个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应错位互补,才能有利于人才培养。从职业教育视角来讲,院校和企业是双元培养主体,而政府和区域组织应以平台建设为主,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并进行质量监控。
从无锡的院校国际教育合作现状来看,德国政府、工商会和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平台在职业教育资源引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东盟中心在院校与东南亚教育合作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地方职业院校多以个体角色寻求国际合作,没有很好地发挥职教集团、院校联盟等团体的规模优势;国际教育合作多以国际合作论坛、丝路投资大会等临时性合作平台为主,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依托职教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固定平台的教育合作项目还不多见。
“一带一路”背景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承担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责任,更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对所培养人才的语言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更加关注职业综合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在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资源建设方案、过程与结果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见图1)。
图1 “一带一路”校企合作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办学特色是院校自身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它形成于本地化基础之上。作为新兴专业,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托本地的旅游产业优势进行构建。例如灵山文化旅游集团通过开设灵山学院,在文化旅游经营方面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经营模式,并已经向外输出;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华莱坞影都、融创文旅城主题乐园等文旅产品的集群发展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海外受众的关注。在这些文旅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院校旅游类专业必须发挥人才培育方面的优势,主动对接企业的人才储备计划。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其国际化发展;同时,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合作的不断扩大,将成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输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高职院校赴境外办学的时机已经渐近成熟。
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际旅游人才并非泛国际化人才,首先应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外文化差异有深刻理解,能帮助企业和游客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其次应具备坚实的旅游产业属性,具有挖掘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并研发符合丝路特征旅游产品的能力。此外,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其深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继续深造的潜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人才培养应以国际化旅游人才为导向,注重国际语言教育。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双语种或多语种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建设双语种或多语种教材、案例库、资源库等项目,积累国际化教学资源。此外,可以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并共享成果,这样既有利于国际化师资培养,也可为地方企业“走出去”提供师资保障。
在中外合作办学基础上,高职院校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教育合作经验,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从追求规模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的阶段,对教学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改革与创新,并进行制度化建设,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可控,保持教育质量稳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育服务产品的适用性,促进更大范围的教育合作。可以在教材体例结构、实训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形式与方法等方面,与沿线国家教育部门进行深度交流,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中外学生的共同学习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本校专业教学规范化程度,也可以让师生更加了解国际规则,这是高职教育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X”证书是教育部近年来推出并正在试点推广的检验职业教育成果的制度安排,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证书目录至今已增补4次,但相应的国际证书尚未列入名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有义务与企业深度合作,研发适应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区域性国际证书项目,以统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增加其就业便利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主要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事实,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在专业规划、培养目标、师资团队、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逐渐完成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企业需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更需要与学校紧密合作,共谋可持续发展。院校应善于利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和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等组织平台,开展国际学术会议或职教论坛等形式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在教师互派、合作研究与学生学分互认、学历提升、联合培养等方面务实推进新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助力“命运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