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迎
摘 要:对比传统教学,现代教学会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逐步做到因材施教,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分层异步。一个教室的学生在接受同一位教师的授课时,因为学生自身的理解力,学习习惯,记忆力,集中力以及自身基础不同导致接收及理解的知识量肯定会有所偏差,直接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样,最终显而易见考试成绩也会相差很多。所以,应按照教学目标,学生能力,教学评价,课堂训练,考试成绩等方面入手,针对性的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不仅为了提升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是为了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强化教学
引言: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这门学科会比较抽象,逻辑性也会比较强,小学数学则是学生的入门课程,对于抽象性的学科学生难免会心生畏惧,找不到快速入门的入口,所以学校就必须科学设计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短时间内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分层异步教学就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创造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指导,这对于整体教学环境、氛围、效率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有效规划学生层级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提问,单元测试,学习掌握程度等维度,以及课余时间可以找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询问学生其他学科的掌握情况,从整体上来进行分层,将数学基础好的、综合能力强的、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分为A级,各方面水平较普通的分为B级,最后是各方面都比较差的分为C级,当然,这个分层肯定会进行保密,否则适得其反[1]。如《毫米的认识》一文中,可以给学生设计有关毫米认知的内容,课堂上哪些用毫米来做单位会比较合适(如书本的厚度,铅笔的直径等),以及毫米跟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么样的,在认知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误区,多一些具象的形容会更容易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各层级设计不同教学方式
当分完ABC层级后,就需要对这三个层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从难易程度三个等级进行对应的教学指导,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对教材有足够多的认识,课堂上需要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去提问学生,这样,不同层级的学生回答相应难易度的问题时,也会有比较大的满足感。例如《千米的认识》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到目前为止,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已经学习过了,某某同学可以告诉我10毫米是多长么?某某同学可以告诉我5厘米等于多少毫米?2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么?篮球场一圈下来有多少米?我们学校距离其他学校有多少千米?”这样,学生就进一步加深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多大物体或者空间应该用什么单位来形容。
除了上课提问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课后布置作业进行分层,课后作业起到巩固的作用,也由此来检验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程度,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对其进行辅导,或者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两者都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如学习《分数乘法》的单元时,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提的问题也会比较简单,仅限课本里的乘法运算,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是进一步巩固分数的乘法,基础一般的可以提问除乘法以外的加减运算,如果也能够很好的完成,那么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在乘法的前提下加上加减运算,基础较好的,不仅课堂上会提难度较大一点的问题,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课本里简单的乘法外,还会布置一些实际应用题,加深对分数的了解。同时也还可以鼓励学习好的学生多多帮助学习差一点的,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分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學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室整体的学习氛围,人人都能够得到进步。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或者考试成绩较好,进步较大时,教师就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同时可以设置相对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碰到不懂的就会积极探索,琢磨,久而久之,懂得知识就会更多,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2]。然后,当老师发现学生已经很好的能够掌握本层级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上一层目标进行学习,处于A级的人,则鼓励多看一些课外习题,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可以进一步的挖深,乃至冲着奥数的目标一步步学习进步。通过教师不断地鼓励评价,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分层异步的实施,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差异,基础差异,兴趣差异,还要对分层后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内容和课后作业设计,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有不同难易度的选项,确保学生在此层级下是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有所进步,有所收获,然后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完成进度、程度,给予学生一定的积极评价,而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卷面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足够好,对于这个阶段取得一定进步的学生,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尊重学生在每个阶段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振华.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神州,2019,000(015):207-207.
[2]樊丽佳.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7):101-101.
311050033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