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1-03-11 22:40康烨锟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提升兴趣

康烨锟

摘要: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而言,不仅是为了让他们能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而这些数学素养的培养就需从小学开始进行,这也不仅是通过学习数学来提升的,也是需要通过其他文化知识的学习来创建。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兴趣;方法

小学数学为其他学科铺垫了基础,但只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數学素养的培养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只有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才会让小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我们必须探索一条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之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除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注意学习方法、培养能力,更要提高素养。

一、创造轻松的上课环境

在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中,传统的理念使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一种威严感,在这种传统情况下,我们在课堂上是严厉的,是可怕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对我们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看到我们就怕,整个人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担心跟不上我们的思路,怕我们的训斥,有什么不懂的也不敢问。学习效率低下,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温馨的课堂氛围。

例如:一。我们应抛弃传统的威严想法,与学生们拉进距离,使学生看到我们不是紧张、畏惧的心理。二、讲课时,保持微笑、努力营造一个和蔼,可亲的状态。三、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不要害怕出错。让他们明白即使有什么出错,哪里不会、不明白。我们也会给他们重新讲解,不会批评他们。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有帮助,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的学习内容有别于语文知识,偏向于知识的分解、推理、论证,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概括知识,导致学生忽略了对阅读的重视。因此,小学数学我们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观,让学生讲阅读与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的融合,正确解答问题,降低学习难。例如,乘法交换律的性质:"在乘法里,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读完定理后我们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在乘法里?交换位置又指的是什么?通过这些疑问,加强学生对定理性质的了解,加强对数学语言严谨性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顺利解决学习的困难,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学习、工作、生活必备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这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对学生学习目的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烈的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我们不能只让小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更要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并且要求他们用多种方法解题,我们还要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多种解题方法的数学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我们要积极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转变为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数学教学的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开拓思维,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已有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猜想,从而引出新知识。另外,无论授课还是复习,我们要仅仅起到指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喧宾夺主,学生们自己想学,乐于去学。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具备精炼的数学语言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影响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引导他们如何使用正确合理的数学语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进行互动学习,组织小组分组学习,让大家相互分享,也能让学生体会他人的语言方法。或者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学习道具,帮助学生理解、思考,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

四、梳理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的学习更多地集中在练习上,但是数学的学习又不能仅仅的盲目进行练习,要采取练习之后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首先,发现异同的对比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当遇到类似的数学题时,往往会干扰学生的正常思维方式。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对易混淆知识进行重组,辨认,让学生进行解答,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发现二者的异同,进而掌握对比法。其次,善于打破思维的变式法,小学生在写题规程中容易形成固思维钻牛角尖,想不明白。出现固定解题思路。从而在解答常规题型时的正确率很高,解答变式问题时却难以应付。因此,我们要在知识点本质不变的基础下,对数学题目进行变式,让学生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1整理学习做数学日记

(1).预习日记: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布置学生自己预习,通过日记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外,也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教。

(2)探索日记:记录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对学习过程的再回顾,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学知识。

4.2学生成长周记。

学生成长周记是上级教育部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充分利用好学生成长周记,每位数学我们都选择自己所任教班级的3-5名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为辅导对象,学生每周初制定本周的学习目标,周末总结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等,指导我们根据成长周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家长对学生的表现作出中肯的评价。

全面评价学生课堂内外的数学表现。这种评价既能反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其非认知行为。表现性评价以"等级+成长记录袋+评语"的方式呈现评价的结果,这样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更客观、更丰富,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

总之,小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黄金阶段,在我们的正确指导下,极易形成正确的数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铺垫一个好的根基。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小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从而提升他们的个人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许青.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读写算,2021(08):169-170.

[2]尚春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学苑教育,2021(01):21.

[3]周元元.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读写算,2020(34):100-101.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提升兴趣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