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1-03-09 02:05刘俊
考试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阅读方法指导,制订教学策略,细化教学设计,具体规划实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 整本书阅读的现实意义

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整本书阅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整本书阅读其实是一种传统阅读方式,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高校选拔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往往忙于刷题应试,阅读有网络碎片化、娱乐化倾向,缺乏整书的阅读,很难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阅读上指导多选单篇短章,侧重答题技巧,缺少整体认知,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利于阅读能力建构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与网络阅读的碎片化、随意性相比,整本书阅读能够给学生更为全面深刻的阅读体会,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文化品位的提升都有更大的帮助。为此,许多高中名校还成立了书院,开设阅读课,开展阅读指导。

“整本书阅读”属于课外阅读的范畴,但又不同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读,而要就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深入的品味、广泛的讨论与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承担起指导者、组织者的责任,基于高中生阅读现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充分认可。在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中語文教学的新常态。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情况看,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要同时考查,阅读量有大幅度的增加。面对升学的压力,整本书阅读也具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二、 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关系课堂内外,不仅要加强课堂的品读,还要注意课前的导读和课后的交流评估。还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掌握精读、泛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灵活运用。经典著作,初读给人以“云深不知处”之感,细读又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深读却令人“恍惊起而长嗟”。教师课前导读到位,则能起到“解识无声弦指妙”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一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整本书阅读指导,以学生真实阅读为起点,加强方法上的指导。如推介阅读指导用书、介绍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成果、开展小组研讨等,引导学生从地理、政治、历史等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推介阅读指导方面的书,例如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尼尔·布朗的《学会提问》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

高中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阅读能力,但和著作本身还有很大的距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著作如美人,让人惊艳,一见倾心;而更多的著作则如浓茶,让人苦涩,却余味悠长。教师要撩起经典著作的神秘面纱,产生阅读的磁场,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抗拒心理,让学生一见真容,发现作品朦胧的美感和神秘的力量。

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而定,例如“字斟句酌”与“不求甚解”。教师要用合宜的阅读内容和适当的方法,如批注法、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开辟阅读路径,建构阅读策略,有时抓住精彩的片段,反复阅读,深入体会,往往会有独特的体会。

三、 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从学生实际阅读可能遇到的困难出发,提供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不仅关注本书特殊的阅读方法,同时兼顾一类书的阅读解决方案,以期收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之效。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过程中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教师可以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著作,引导学生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著作的艺术架构,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著作的艺术价值。还可以利用网络检索相关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概括著作提要、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与他人分享阅读体会。

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通过任务群驱动,开展专题教学,指导完成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如《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设计任务激发深入阅读全书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孙家姐妹在爱情与婚恋上的表现,分析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探究其原因,从中探寻理解小说意旨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孙少安和孙少平两位人物形象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探究人物人生命运的原因。学生围绕相应的专题再读作品,进行深入探究和研讨。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尊重文本个性,可以用作品的母题定位,从母题到议题、问题,逐步细化教学设计,例如《三国演义》整书阅读以“忠义”为母题,围绕不同的人物类型,如君主、谋士、将领等设定一系列议题,例如说曹操是“奸雄”,你认可这个说法吗?说诸葛亮“多智近乎妖”,你是怎么认识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展思辨性阅读,引导学生基于事实进行分析与论证,从而做出判断,把握文本的内涵,辨析作品的意旨。

四、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要遵循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要求,以任务群为引领,以教材为例,可以把“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人文主题作为单元整合的重要依据,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问题切入,环环相扣,让学生看到“无限风光在险峰”。将学生的内心导向探索的路径,这是导读的起点和良策。

教师要抓住学生初读时产生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推进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例如,学生阅读《红楼梦》时对“黛玉爱哭”有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中相关的描写,品味自己最有体会的细节,进而思考“黛玉爱宝玉是为了还泪吗?”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黛玉的性格特征,见证她爱情的成长,更深入分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教师可以把教材所选的作品作为阅读整本书的契机,例如借助《芣苢》引导学生阅读《诗经》,借助《鸿门宴》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借助《百年孤独(节选)》阅读整本书,从而加强了审美修养,提高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让学生勾画圈点,梳理全书纲要,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著作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如《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的概况,感受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怎么读这本书?要读什么内容?读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对《乡土中国》做批注式阅读,理解“土气”“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进而探究中国乡土社会的形态与性质。

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进入深度阅读,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阅读成果,发掘情感,拓宽眼界,丰富涵养。例如推荐书单,通过网站和微信平台进行读书分享,组织“读书沙龙”“名师讲堂”等定期做整本书的阅读交流,营造书香校园,推进整本书阅。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精彩片段朗读、美篇美文设计、读书交流会等形式推动整本书阅读。

五、 整本书阅读的规划实施

整本书阅读体量很大,阅读时间长,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划。以《红楼梦》为例,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要求,对小说的篇章结构、故事内容、艺术特点等方面开展阅读与研讨,就掌握阅读方法、分析小说构思、探讨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旨、欣赏诗词曲赋、感受文化意蕴等方面设计教学。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布置阅读范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灵活处理,争取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首先,《红楼梦》的导读教学要提纲挈领,对全书进行了全景式的介绍。教师和家长可以同步重读《红楼梦》,增进阅读与交流,交流阅读经验,探索阅读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主线梳理情节,通过人物日常生活的细节分析主要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性、人情和社会内涵。教师在通读全书阶段要注意提纲挈领,化繁为简,降低阅读难度;在深读细节阶段注意提出问题,探疑揭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加强阅读指导。略读回目,理清脉络。通过回目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的主线。如其通过贾府的兴衰成败和红楼女儿的人生命运,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人物,以大观园的兴衰和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探究众多女性的不幸命运。细读文本,鉴赏体会。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从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手法运用、主题探究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圈點批注,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获取信息,从而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感受整本书阅读的乐趣。追踪阅读,探究读法。自主探究提倡通读全书、略读章回、精读细节,小组探究提倡共读专题、研读主题、参读资料。

再次,注意前后勾连,欣赏小说艺术。《红楼梦》艺术内涵丰富多彩,其中的谶语隐喻(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诗词曲赋(例如《葬花词》《好了歌》)、谋篇布局(例如“背面敷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主题研讨(例如“人情说”“色空说”“挽歌说”“反封建说”)等;小说还涉及神话故事、建筑艺术、饮食医药、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

最后,推进交流研讨。提倡自主探究和小组探究相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堂研讨相结合、过程和展示成果相结合。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如知识竞赛(例如“《红楼梦》知识竞赛”);辩论赛(例如“钗黛孰优孰劣”“高鹗续书功大于过吗”);研讨争鸣(例如“造衅开端实在宁”“《红楼梦》中的梦”);导游词(例如“我来带你游览大观园”)等。在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对阅读心得、研究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分类整理、系统编排、汇集成书,通过教师微博微信和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荣维东.20世纪上半叶我国作文课程内容考察[J].语文教学通讯,2017(12).

[2]范寿康.我们怎样读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刘俊,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