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研究

2021-03-09 08:03杨春霞
民族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春霞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可以协助学生更迅速、更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写作技巧,体会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储备对应的知识内容。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朗读既是基础,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其中一个教学方式。朗读中有其核心的部分,即“情感朗读”,学生可以伴随自身的情感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深化自身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朗读;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开展和践行“阅读教学”,其目标是为了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所进行和开展的一些列语文课程训练。“读”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理念的重要路径,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或者不带情感的进行阅读,其语感和技能的训练,就成了“僵化”的形式,没有了本源的支撑。为此,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里,依托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和环境,进而让学生可以在恰当的环境当中,开展有效化的阅读。当学生的自主性和求知欲被启发的时候,学生才会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踊跃地参与到其中。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自身的陈旧理念,将新型的阅读方式渗透至课堂当中,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朗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既能够让阅读教学变得高效,又能够立足于现状问题,完善当前的阅读教学。基于此,本文就从现状问题出发,结合问题提出和“情感朗读”相关的对应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遇到的困境

(一)多维目标的匮乏

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的过程里,就是单单让学生通过反复性的阅读,去初步认知、熟练了解课文的基础性内容,有时为了确保考试成绩的增长,会强行让学生在未理解的背景下,对其进行记忆和被动。跟随素质教育的革新,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多层面的发展,但语文课程依旧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理念”的影响,忽视多维目标的确立,而学生就会在教师的错误引导下,降低自身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并无法理解语文知识中的抽象理念。

(二)问题设计的单一

为了让小学生更快速、更好的去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就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里,设计一些具备创造性特征的问题,但不少教师依旧沉迷在以“自身”为主的课堂教育当中,忽视教学方案里的问题设计,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时,常常会没有目的的沿着“课文顺序”讲解,这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他们只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划分“结构”、标注重点,而知识的累积性和方式的枯燥性,会逐步消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且随意的、没有目的的问题方式,也无法向学生展现真实的文章情境,除此外,问题的模糊性,不能引导学生透过对现象的观察,看到内容的本质,也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情境和内涵当中,使其理解作者的真实感情[1]。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重视情感朗读应用的有效性策略

(一)重视目标确立,偏向情感朗读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里,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深化自身的文化涵养,教师就需要在上课的时候,精准确立教学目标。而在素养教育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设计目标的过程里,要遵循三维目标的制定规则,确保其系统化、准确化,多元化。由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要更偏向“学生全面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在阅读课程中,强调情感朗读,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文章,朗读文章,进而逐步沉浸到故事情节当中,然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故事想象能力。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教师在讲述这节课的时候,就要先行确立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会写会读生字词,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与技巧目标”:依托分角色朗读和小组探讨的方法,借靠文中语言描写的句子,解析老屋形象,依照故事结尾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老屋“乐于助人”的品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可以透过目标的确立,感知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内涵,明确故事情感。

(二)传递朗读技巧,还原文章理念

朗读是需要技巧的,情感朗读,强调的就是学生可以带着自身的理解和感知到的情感,将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在迎接新知时,首要找寻的就是作者的人生履历,并明确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想要切实表述的思想情感。朗读并不是单一的“嗓音比拼”,而是要立足作者的表达视角去了解作者叙述这些文字的意义,只有带感情的进行朗读,才可以让学生借助自身的努力,进入到作者所创作的世界当中,感知作者的写作态度。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借靠情感朗读,让其他学生感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浓烈情感,从而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涵养。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为例,教师在讲述这节课的时候,就要传授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并将课程分为三个层级,即初读、再读、细读的三个阶段。教师可以在初读的过程里,让学生先行了解《海上日出》的作者、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以此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在再读和细读的过程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带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其通过内容、语言和结构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构建“因地制宜”

方式的单一性也是阻碍阅读课程发展的其中一个要素。为此,教师在结合“情感朗读”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优化阅读课堂的教学方式,构建“因地制宜”的探究问题。教师能够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朗读,深化学生的文学素养。

比如,在讲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古诗《从军行》时,教师就可以结合配乐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诵,促使学生在配乐的背景下,感知到“塞外环境”的贫苦和西北戍边将士们想要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沉浸到“诗歌的情感当中”,通过“技巧化”的处理和“情感化”的投入,阅读出这首诗歌的气势和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对“情感朗读”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成效,且这种方式迎合了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情感朗读是一种科学的、有目的的引导形式,它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又能够促使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投入自身的情感。而学生情感的投入,可以帮助学生读懂和了解文章所表达的真正内涵,因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朗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引导方式,且教师要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强化情感朗读的形式。

參考文献:

[1]田新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情感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26.D6C69CFA-1217-4757-9AA2-8CE447417D0F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