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Stoppa 与经髂腹股沟入路用于髋臼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1-03-08 03:25耿德春王德超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髋臼入路髋关节

陈 栋 朱 峰 龚 杰 耿德春 王德超

1.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2150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江苏苏州 215000;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000;4.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二医院骨五科,河南漯河 462300

目前临床对髋臼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而由于髋关节所处位置较深,空间结构复杂,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手术效果意义重大[1-3]。髂腹股沟入路在骨折复位术中效果较好,已逐渐成为骨折复位手术的标准入路,但研究发现其对患者创伤较大,解剖结构较复杂[4]。Stoppa 入路的出现较髂腹股沟入路晚,其对骨折复位手术的效果同样让人满意,近些年Stoppa 入路得到改良,但目前有关改良Stoppa 入路相比髂腹股沟入路的优势尚不明确[5]。因此,江苏省苏州相城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选取72 例行骨折复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改良Stoppa 入路在骨折复位手术中的优势,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5 月—2018 年9 月我院收治的72 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6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18~64 岁,平均(35.89±10.12)岁;体重指数21~24 kg/m2,平均(22.31±3.11)kg/m2;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 例,交通事故伤19 例,其他伤6 例;骨折类型:前方+后半横形骨折9 例,T 形骨折10 例,双柱骨折8 例,前柱骨折9 例;合并症:颅脑外伤4 例,胫骨骨折2 例,血气胸3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8 例;年龄19~65 岁,平均(36.27±10.65)岁;体重指数22~25 kg/m2,平均(22.78±3.64)kg/m2;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0 例,交通事故伤18 例,其他伤8 例;骨折类型:前方+后半横形骨折10 例,T 形骨折11 例,双柱骨折7 例,前柱骨折8 例;合并症:颅脑外伤5 例,胫骨骨折2 例,血气胸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 岁;②骨折分型为前方+后半横形骨折、T 形骨折、双柱骨折、前柱骨折;③臼顶骨折位移>2 mm,骨折位移>3 mm;④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其他病理性骨折,如良恶性骨肿瘤、骨囊肿等;②过往有重大手术史;③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④骨质疏松症严重;⑤严重血液系统疾病;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脏功能性病变等疾病;⑦麻醉药不耐受。

1.4 方法

患者入院后通过CT 平扫+三维重建、髂骨斜位片等对骨折进行诊断及分型。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骨折复位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髂嵴前部做切口,沿髂前上棘至耻骨上方2 cm 处止。剥离膈肌和斜肌腱,露出骶髂关节,将精索及腹股沟神经进行分离并切断腹直肌鞘和肌腱之间联合。将髂腰肌、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穿过牵引带,股动静脉、内测淋巴管穿过牵引带进行备用,显露出耻骨支结构、髂骨翼等。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 入路行骨折复位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在下腹部正中行切口,至腹白线,将腹白线纵向剖开,予以腹膜与耻骨联合处分离。牵开腹直肌,将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吻合支矛结扎。将骨血管神经、髂腰肌、下腹壁肌等从髂腰筋膜中向外侧牵开,将腹膜外盆腔脏器向内牵开。两组暴露全部骨折信息后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

1.5 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②术后2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 影像学评定标准[6]进行评估,解剖复位<1 mm,满意复位1~3 mm,不满意复位>3 mm,满意率=(解剖复位+满意复位)例数/总例数×100%;髋关节功能采用Matta 功能评分标准[7]评定,对患者疼痛、行走、关节活动度3 项进行评分,每项得分1~6 分,总得分18 分为优,15~17 分为良,12~14 分为一般,<12 分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③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IL-6 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C1433,CRP、PCT 试剂盒均由上海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货号:KLC006(H).96,所有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2.2 两组术后2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复位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2 个月复位质量比较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2.3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中IL-6、CRP、PC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血清中IL-6、CRP、PCT 水平均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术后血清中IL-6、CRP、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2.4 两组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s)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 <0.05。IL-6:白细胞介素-6;CRP:C 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

表5 两组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髋臼骨折作为骨科常见疾病,常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或髋部受到较大直接暴力损伤等引起,髋臼骨折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破碎、撕裂的骨骼重新固定在原先位置,以保障髋关节功能稳定,起到解剖复位目的[8-10]。入路方式的不同对手术的影响巨大,入路方式的选择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传统Stoppa 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对骨折复位手术效果较好,但二者均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11-12]。近些年,改良Stoppa 入路在临床引起巨大反响,但目前鲜有对改良Stoppa 入路优势的报道。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髋臼骨折提供参考。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降低,提示改良Stoppa 入路能有效改善患者术中情况,减小对患者的损伤。与苏达明等[13]结论基本相符。髂腹沟入路需对患者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神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淋巴管及髂外血管进行解剖,解剖过程复杂,且对四边体显露效果较差,导致钢板塑形和螺钉固定操作空间小,常需多次反复塑形,导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术中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延长了术后住院时间[14-16]。而改良Stoppa 入路从腹膜处暴露骨折区,使患者四边体显露效果较好,降低了手术难度,因此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患者术中损伤,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2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丘辉等[17]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改良Stoppa 入路与髂腹沟入路的手术疗效相当。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血清中IL-6、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髂腹沟入路手术对患者造成损伤较大,使患者体内炎症免疫调节机制失衡,促进患者体内炎症因子表达,增大炎症反应风险[18-19];而改良Stoppa 入路相比髂腹沟入路对患者损伤较小,因此对炎症因子表达促进作用较小,炎症反应风险相对较低,安全性更高[20-2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吴华川等[23]研究结果相似。髂腹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 入路,前者解剖过程复杂,解剖部位较多,易造成患者股外侧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同时其切口较多,切口长度较长,导致切口感染等风险增大,故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大,因此改良Stoppa 入路安全性更高[24-27]。

综上,改良Stoppa 入路与髂腹沟入路对髋骨骨折患者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更为微创,但由于本研究选取样本量偏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故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髋臼入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