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路径

2021-03-08 11:10
文教资料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支书教科研

杜 波 陆 琳 赵 媛 李 聪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699)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同志对大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3]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8年5月启动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求高校力争在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4]。所谓“双带头人”,即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一人双职”,既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也担任业务工作职责,起到党的建设和教科研发展推动人与带动者的作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习近平同志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5]高职院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对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任务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对如何建设好这项工程的思考。

一、“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利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育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6]“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可以充分发挥“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优势,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双带头人”发挥政治保障作用有利于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对学校的领导是高职院校办学育人的政治保障。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以保障正确的办学方向融入立德树人、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党支部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前沿阵地,“双带头人”的设置能够发挥阵地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提升党在基层的群众凝聚力和发展推动力,有力促进党建与教科研工作融合,保证其鲜明的政治性和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双带头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7]高职院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够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教师党支部在办学育人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将师德师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嵌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促进教科研事业发展等具体工作中去,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更加顺畅有力。

(三)“双带头人”发挥协同作用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全面发展

习近平同志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强调,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党支部作为前沿阵地在党建与教学科研协同发展这一命题上必须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教支书”)“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存在起步晚、受限于办学层次等情况,在边实践边总结推进过程中,学校、院(系)和个人三个层面均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

(一)学校存在认知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完善的情况

多数高职院校统抓党建工作,学校在机构配置、组织建设、机制构建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策源,但师资队伍建设侧重于教学和技能方面,还存在思想认知不到位和机制设计不健全等情况。

1. 思想认知有待更新

部分高职院校在本科教育类型的影响下,有重教学轻党建的思维存在,不重视系统规划党建工作;有完成任务缺少主动谋划的思想存在,缺少结合学校、院(系)及个人等实际情况,不重视统筹谋划教师党

支部设置和书记配置问题。

2. 工作机制有待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优势,在“双带头人”机制构建方面略显不足或滞后,首先体现在没有给予必要的政治保障,如教支书未进入总支委员会、列席党政联席会议等,参与不到院(系)事务工作中去,导致教支书缺少存在感和价值感。其次是缺少培训工作机制,满足不了教支书汲取工作理念和提升业务的需要,导致他们产生本领恐慌,没有安全感;同时还缺少有别于其他党支部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无法有效督导和调动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没有责任感和获得感;多数高职院校还缺少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工作平台,如缺少融合性课题建设等,导致他们没有方向感。

(二)院(系)存在管理不到位、工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是对院(系)党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的加强,建设好、发挥好教师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是院(系)所期盼的,但面对新格局、新业态、新要求,院(系)存在管理跟不上、工作制度缺位等情况。

1. 管理不到位

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不够规范,各项工作纪律还不够完善或还不够严明,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如工作经验没有得到认真梳理和总结,督导党支部开展工作投入不够等。二是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主要是工作量的计算和职务安排上没有充分结合实际,导致教支书“活多事多”,投入党建的精力不够。三是激励机制不够明确,部分院(系)在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优评先、职级职务晋升等方面没有向教支书倾斜,导致他们产生缺乏价值的“义务奉献岗”感。四是队伍建设不够重视,院(系)没有充分重视教支书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

2. 工作制度不健全

面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这一新业态、新要求,一些院(系)出现配套制度滞后的情况:一是缺少清晰的培育路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培育方式导致教支书成长缓慢;二是缺少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制度,支部党建工作未能与学科建设和教育实践有效协同,教师党员参与党建工作未能与教科研工作恰当对接;三是缺少党员教师量化考核制度,这项制度对于新任书记来说,是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加强组织建设等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撑。

(三)个人存在任职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

研究发现,教支书多是教科研条线的业务骨干,他们熟悉教科研工作却对党建工作生疏,熟悉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方式方法却对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路径陌生,缺少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经验,更缺少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实践和思考。教支书重视职称晋升,往往还身兼数职,他们寄希望于能够胜任岗位的同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因此在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时,在任职能力、内生动力等方面普遍存在能力不强和动力不足等情况。

1. 任职能力不强

多数履新教支书面对不熟悉的业务内容、陌生的工作方式方法、未知的党建与业务融合途径等,很难一开始就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容易出现工作不当、脱节等情况,如在党支部建设上谋划不够、对党内政治生活缺乏合理统筹和有效执行、在群众工作上缺乏意识和方式方法等。

2. 内生动力不足

工作机制和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教支书的内生动力。如何保持这支队伍具有循序渐进的内生动力是一项重要课题。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教支书平时的教科研任务普遍较重,基本上占据了工作任务的重心,必然导致他们投入党建工作的不足,再基于任职能力不强的现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内生动力的自我生成。

三、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路径的思考

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党建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有所作为。高职院校应秉持“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精神,在充分认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内在逻辑起点上,加快构建以凸显成效为导向的培育路径。

(一)以强化政治功能为保障掌握“双带头人”内在逻辑

研究表明,“党建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的关系源于高校中的政治与学术关系,两类人员之间存在互相了解不深的情况,尤其是很多学术工作者不了解政治工作。事实上,政治与学术虽然在属性上有明显区别,但是这种区别并不是区隔,也不是区隔产生的根源。[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求政治与学术高度统一。政治与学术均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从这个角度讲,政治与学术之间革除区隔、实现高度统一也要从“人”上突破,实现两类人员之间互联互通、相互理解,尤其是要在这两大领域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带头人”身上下功夫。

“双带头人”是政治与业务相互融通的必然需求。政治骨干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成为“党建带头人”,均可以有效实现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双向促进、双向提升。政治骨干成为“学术带头人”有利于将广大教科研人员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党组织全面了解教科研工作情况和要求。学术骨干成为“党建带头人”有利于确保教科研工作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要求,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来支撑教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二)以凸显成效为导向优化培育工程机制

高职院校应把“双带头人”培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眼于长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纳入本单位党建工作长远规划中去。一是确保教支书的政治地位,既应担任院(系)党总支委员会委员,又要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充分参与到重要事务工作中去。二是应由学校组织部门牵头,与院(系)党总支上下联动,制订队伍的培训计划,重点在业务和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给予培训和指导,考虑到教支书的授课情况,可采用周五午餐会、视频会等形式开展学习。三是制定针对教支书的考核评价机制,可综合党员评议、述职考核、党委组织部门专项考核等对教支书进行全面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应与奖励机制挂钩,奖金奖励会有效增加教支书的获得感。四是在职称评审以及职务晋升方面出台政策时予以倾斜和鼓励,学校的组织部门应将教支书纳入后备干部队伍中进行考察培养。五是统筹组织部、宣传处、科研处、院(系)等多方力量,建立统揽全局的领导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同力同行,如设置党建与专业、党建与课程结合等融合型课题,共同构思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结合点,共同为双融合搭建通道和平台。

(三)以激发内生动力为目的完善培育体系

院(系)作为“双带头人”建设的主体单位,应在增强岗位吸引力、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一是要规范管理,在提升工作质量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三会一课”等党内重要工作制度的执行力,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如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工作记录、材料归档等,还应注重过程指导和经验总结;二是制定工作量计算办法,可从工作实际出发,如每周减免一定的课时量、坐班半天的办法,确保教支书有精力投入党建工作,走进群众中去;三是院(系)在分配绩效奖金、评优推优等方面应优先考虑教支书;四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党员量化考核制度,把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记录情况作为考核依据;五是注重“双带头人”梯队培养,把政治素质过硬的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术骨干,通过“双培养”机制培养后备队伍。

(四)以注重发挥作用为目标提升任职能力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一是以建设标准化党组织为根本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可通过参加专题培训、党课交流、案例交流、周五午餐会等活动学习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如何开展党建工作等,及时总结解决现实困难的经验,不断增强服务师生的本领,进而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工作能力。二是以党支部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统筹能力,党支部品牌是党员们的文化共识,有特色的党支部品牌能反映本党支部的业务特色。党支部品牌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也是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可以将思想理论学习、党员教育与管理、群众工作、社会服务等融合在一个品牌上,可实现统筹结合、统筹部署、整体推进工作的良好成效。三是以做“头雁”为己任不断提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能力,一方面,抓党建工作时把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等转化为推进业务工作的强大驱动力,如以品牌建设、社会服务等为平台,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促进、双提高;另一方面,抓业务工作时把教科研工作方法、精神、文化等转化为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素材和方式方法,如以课程思政建设、党建与业务结合性课题建设等为载体,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最新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高职教育作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建设技能中国的骨干力量,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是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党中央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方针和决策部署的组织保障。综上所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建设应以彰显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为目标,立足于学校、院(系)和个人等多层面的实际,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制度、加强工作培训等具体工作和措施,系统性构建出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工作有条件、待遇有保障的培育体系,就一定可以将教支书培养成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双带头人”,成为不断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中心工作的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支书教科研
好支书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沈腾香:让“难坑”变“富谷”的好支书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