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推广转型升级实践路径

2021-03-08 11:10
文教资料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学资源供给

成 立

(成都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四川 成都 611130)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中国,也对全球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受疫情冲击,国别间的“数字鸿沟”更加凸显,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远程教育的部署、移动终端设备的提供以及教育公平的保障上体现出巨大优势,然而亚非拉落后地区却因失学潮和辍学潮引发了社会动荡。[1]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也让我们看到,相对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在线传播形式成为国际间教育交流合作的突破口,为跨境教育提供了新渠道。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开发推广体系,优化汉语国际传播,支持更多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在新形势下,面对线下教育缺失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借力在线教育在全球的普及,探讨以何种路径增加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在线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供给、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服务、塑造汉语国际教育品牌的转型升级实践路径,旨在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后疫情时代增强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的现实意义

(一)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是来华留学“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到2020年,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但来华留学教育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已进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内涵式发展阶段。[2]扩大汉语在线教育资源国际供给可以有效解决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一直以来产生困扰的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不均问题。近年来,虽然来华留学学历生的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但是学历生的规模和比例仍然明显低于高等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对发达国家优质生源吸引力不足,对发展中国家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也不够。但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汉语教育资源,可以让身在国外的高层次留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较低的费用和时间成本接触到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此举可以展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其次,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也是发掘对汉语有真实需求群体的一个有效手段,将汉语学习的受众调整为真正需要和欢迎汉语的地区和人。[3]

(二)汉语在线教育资源国际供给是彰显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

《留学中国计划》提出要打造“留学中国”的中国教育国际品牌,对汉语的语言文化学习是这一计划的先导工程。第一,发展和扩大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可以整合并推动高校发挥自身优势特色资源打造国际教育品牌。有汉语学习作为基础,在统一的目标和统筹协调下,各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资源,建设一批和国际接轨的学科专业课程。[4]第二,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应以此为契机,为经济条件受限的国外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提高汉语教育服务能力,扩大汉语的传播范围。[5]第三,在语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加大汉语教育资源在国际上的投放量,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6]汉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保障,通过在线教育资源的输出,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国际舞台上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三)在线教育资源国际供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一带一路”倡议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出新定位,即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人士,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首先,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对我国文化和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公共外交属性非常突出,因此他们也成为重要公共外交的对象,而公共外交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一种获取软权力的外交手段。[7]与其他公共外交手段相比,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具有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因其具有“中国故事国际讲述者”的身份优势。[8]其次,新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发挥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在疫情发生以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带动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疫情发生后,虽然来华留学生人数有所下降,但是因为许多国家线下教育的缺失,或是在线教育水平较低,给了汉语教育资源尤其是在线教育国际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借此机遇,扩大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让汉语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可以采取发展中国家优先战略,同时支持重点从基础教育向高端中文专业教育发生转变。[9]最后,在跨境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在境外积极推进汉语传播,带动境内外语言文化交流,既提升了国家通用语在跨境语言区域的普及与推广,又提升了对跨境语言区域的吸引力,其安全价值也不言而喻。[10]

二、后疫情时代汉语在线教育资源国际供给面临的挑战

要讨论后疫情时代汉语在线教育资源国际供给,首先有必要综合国内外目前在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转型升级路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和线索。

(一)组织管理层面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层面看,从OECD教育与技能司联合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于2020年4月1日发布的《2020应对COVID-19教育指南》(A Framework to Guide an Educatio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of 2020)可以窥见一斑。[11]

1. 在线学习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根据OECD的研究,在当下的危机中,确保学生学习的延续性最为重要,这同时也是教育管理者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其次是支持缺乏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学习,第三是给教师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建议。

2. 数字化基础设施短缺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此次新冠疫情造成全球教育停摆,贫困家庭和贫困地区辍学潮频现。虽然线上教学是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缺乏数字化设备、无法接入互联网以及缺乏相关的在线学习技能等问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在线学习失败。在丹麦、斯洛文尼亚、挪威等国有超过95%的学生反馈他们有电脑可以在家完成作业,但是在印度尼西亚这个数字只有34%。

从中国国内来看,在线教学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尽管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在全球已然是第一梯队,但是网速过慢造成视频卡顿和流畅度不足,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线教学开启后,成千上万的师生同时在线学习时,海量的访问给各在线教学平台服务器带来巨大的压力。[12]此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教育硬件条件差异巨大,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部分学校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均无法达到在线教学的要求。[13]

(二)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层面来看,OECD对教师进行调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是否有基本的技术和教学技能将电子设备和教学融合。在调查中处于第一名的是中国四省,即使是较为弱势的学校也有约90%的老师反馈他们有基本的技能将电子设备融合到教学中。然而,这个数字在日本只有不到30%,在冰岛和阿根廷等国家只有40%左右。全球只有约60%的老师有能力在教学中使用数码设备。

从国内来看,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现有的在线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的交互性和探究性仍显不足,教师在在线教学中的角色有待转变。有的线上教学只是简单地把线下课堂的教学内容搬到线上,缺乏良好的教学设计。其次,信息技术保障不足。体现为教师对在线教学操作尚不熟悉,师生互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师生互动形式单一,仅限于在线回答学生问题或与学生在线聊天。

(三)教学资源提供面临的挑战

目前,教学资源的提供,尤其是在线教学资源的提供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根据OECD对“是否有有效专业的资源提供给教师去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设备”的调查研究,新加坡、卡塔尔和中国四省排名前三,有大约90%的教师反馈有足够专业有效的资源可以学习。相比较而言,处于最后一名的日本只有不到20%的教师反馈可以得到专业有效的学习资源。从中国国内来看,学校层面面对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线教学平台过多,导致师生在不同平台之间来回切换,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面对海量的在线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教师显得“不知所措”,需要进一步升级、改造和整合现有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具体来说,目前开展的国际中文在线教育在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网络基础资源建设、留学教育服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14]

三、后疫情时代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转型升级路径

基于以上国内外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我国在后疫情时代提供汉语在线教育资源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组织管理模式升级

后疫情时代增加汉语教育资源国际供给的首要条件就是由统一的组织机构来制订和实施计划、资源协调和评价反馈。首先,不同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传统管理模式,后疫情时代的汉语国际教育在线资源提供的计划需要由统一的组织机构制订全方面的顶层设计,还要有针对不同区域国别的具体计划。其次,电脑终端等资源的运输、分配和协调也需要统一安排。最后,在实施一段时间以后,该组织还需承担汉语国际教育在线资源的利用率、前线教师反馈以及学生反馈情况的收集,教学质量的考核等职责。比如可以在“一带一路”国家试点,通过教育援助的方式增加对硬件的投入,包括提供电脑终端和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提供电脑终端和网络设施建设看似投入巨大,但是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一些改造升级降低成本。在提供电脑终端方面,一是可以借助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现有条件实施教学,可以在合适的地点(比如孔子课堂等)构建在线学习工作坊,现场提供在线教学设施设备,吸引有兴趣的国外青年学生前来学习汉语。二是可以和境外学校整体合作,以较低的成本提供电脑终端给学生学习。但是,不论是提供电脑终端还是进行网络设施改造,都需要提升组织管理模式,由一个机构统筹规划,执行分配资源、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等任务。

(二)教师教学角色重塑

在增加汉语国际教育资源供给的道路上,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推动课程模式的改变。传统单一的汉语学习的课程模式已难以长久地吸引来华留学生,取而代之的应是“汉语教育+”,即汉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融合发展的道路。其次,参与在线教学的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以前的“知识搬运”式教学转向“创新探究”式的教学。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形式对教师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最后,针对普遍存在的教师缺乏基本信息素养和电子设备与教学融合的技能,应组织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研究,打磨课程,选取合适的国家和学校进行合作,对合作教师就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培养一支能力过硬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

(三)教学资源重组优化

教学资源的重组优化是加大来华教育资源国际供给的必要手段,因为此举可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供给能力,为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者提供可行的教育资源。首先,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统筹协调,整合国内高校目前拥有的在线教育资源,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技术应用的大背景下,加大资源共享的数字平台建设。比如,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将在线课程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或其他外语并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和打磨。力求在提供专业有效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其次,编纂一批优秀的汉语多媒体融合教材,即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资源,例如扫描二维码获得更多教学视频资源,或是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库并保持更新。最后,还可以采用“微证书”的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以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吸引更多国外年轻人加入汉语学习的浪潮中。

四、结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的道路遇到一定的障碍,但事实上,危机也是契机,汉语国际教育应抓住战略机遇,重点在真正欢迎汉语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布局,首先是要升级组织管理模式,适当增加硬件和基础设施投入。其次是重塑教师角色,随着线上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师也应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最后是优化重组教学资源,加强统筹协调,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打造精品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库,在汉语教学中嵌入“微证书”,增强汉语学习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教学资源供给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