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素质培养提高的探索路径

2021-03-08 13:17王淑娟平凉机电工程学校
文化产业 2021年31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中职素养

王淑娟 平凉机电工程学校

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陈旧观念,不断加强对中职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还要求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教育技术给学生构建丰富、多样的音乐听赏情境,让学生的欣赏体验逐渐上升到最佳境界,以提高中职生的欣赏水平,促进其对音乐作品的自主建构与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来分析和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主题以及深层内涵,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对作品的深刻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审美力、感知力、欣赏力等多种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其音乐综合素质的稳步发展。

音乐教学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感知的一个过程,音乐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递更多音乐学科的理论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中职生音乐技能的形成与强化。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所听、所想、所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出对音乐作品所产生的独到见解,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逐步升华个人的思想,以此来丰富中职生的精神领域,同时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中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呢?笔者在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培养中职学生的音乐素质需要遵循的原则

多情景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开展的音乐活动情景比较单一、内容过于沉闷,就不利于调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积极性,而且中职学生也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不利于中职学生音乐欣赏素养、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在中职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或者是音乐作品的内涵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学生只有通过一些形象的、生动的情景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对音乐知识的吸收。因此,教师要尽量创设多样的、丰富的音乐情景,以此来满足中职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

双向建构原则

中职生在音乐学习的具体过程中,会与音乐作品、周围环境、教学媒体以及教师等形成多方的互动模式,教师也可以借助特定的环境创设或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这种互动应该是“双向”的。具体来说,教师不能单方面地向学生传输现行教材中的固有音乐理论,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机械、枯燥的演唱练习,而是要通过恰当的提问或其他方式来构建某种互动的情境来引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度思考,让学生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观察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对接下来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调整,最终达到促进中职学生音乐素养有效发展的目的。

整合性原则

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就可以理解的,它需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分析某个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将音乐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进行整合,来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吸收和内化。因此,教师在课上要遵循整合性原则,逐步向学生呈现完整、系统的音乐知识,帮助中职学生掌握完善的知识体系。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原则

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现阶段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主体体验的重视,转变以往过于主导、一人独断的角色,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探究”“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建构、想象音乐作品中营造的情境,使他们对音乐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每一位中职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中心,才能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如果音乐教学的方式脱离了这个中心,就会与突出学生主体性这一原则相背离。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作用,为学生提供适时的引导。

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音乐教学没有受到重视

根据目前对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来看,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对音乐课形成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几乎没有开设音乐课,另外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也只是空有形式而没有实际教学内容,只有极少数学校开展并落实了音乐育人的教学要求。结合以上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学校缺乏对音乐课堂的重视,这直接导致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本没有教学热情,教师没有教学热情将直接影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会取消音乐课程,音乐等其他非考试学科都要为学生的升学考试“让路”,学校的这一举措常常使得音乐教学时间难以得到保障。

音乐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匮乏

我们知道,开展音乐教学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同时也需要专业的音乐设备。然而,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学校并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很多情况下,音乐教师是由其他任课教师来代替的。在音乐器材方面,学校因为教学经费的短缺及其他原因,没有购买相应的教学器材,中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得不到专业教师的指点,也没有乐器配合,这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停滞不前。

音乐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育人要求也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提出已久,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还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采取“以知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一味地向中职学生传输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却忽略了他们的主体体验,轻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在课堂上也总是突出自己的“讲”,很少给中职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参与到学习中的空间和机会。这种“重理论传输、轻素养培养”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培养中职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策略

创设音乐情境,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枯燥模式,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输音乐学科的基础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只会磨灭学生原有的音乐欣赏热情。教师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图片、文字和音频等多种载体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音乐情境,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和关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同时也可以让以往枯燥、沉闷的音乐课堂“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自主建构,提高“学”的实际效率。

例如,在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在废墟中的雅典的照片,并配上了相应的文字,给学生创设了“图文结合”的情境,这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关注,让学生初步认识雅典;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这首曲子选自《雅典的废墟》,并简要概括关于雅典废墟的故事;接着教师展示了本节课的题目,让学生分析这首曲子以及与其同名的歌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总之,在多样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兴趣。

引导跟唱练习,锻炼音乐演唱能力

音乐课程的主要育人价值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组织音乐展演或跟唱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去尝试表现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极大地锻炼音乐演唱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跟唱练习活动必须让学生在某种情境和环境下进行,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氛围中,使他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情绪,从而获得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在启发下展开练习。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

例如,在引领学生欣赏朝鲜族的音乐《阿里郎》时,教师首先向学生阐述了阿里郎民歌的背景,其次引领学生分析乐曲的节拍特点,比如民族音乐一般都是以三拍子以及整数倍为节奏,最后让学生在把握音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跟唱练习,如组织本班的学生打开手机上“全民K歌”这个软件,跟唱阿里郎,学生在跟唱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乐曲曲调的悠长和节奏。再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跟着屏幕上的龚琳娜老师一起演唱《忐忑》这首歌曲,这样不仅能练习发声的技巧,体会高音唱法的奥妙,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音乐情绪,让接下来的教学更顺利地完成,并使学生的演唱能力得到锻炼。

介绍相关知识,培养作品赏析能力

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单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他们会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通过歌曲传达哪些感情,自然也就无法赏析音乐作品。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中职学生的音乐内涵和素养,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向学生介绍所学音乐作品的有关知识,如创作的年代,作者当时的经历,与之类似的诗词、小说或电影等,通过相关知识的渗透,学生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促进其对所学音乐的理解。此外,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来赏析某个音乐作品,有利于学生阐述对音乐作品的主观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中职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

例如,在引领学生欣赏《梅花三弄》时,为了让中职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教师就介绍了王安石写的一首诗《梅花》,这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的品格,体会“凌寒独自开”的意境。在相关知识的铺垫下,再去聆听、欣赏这首音乐作品能促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感知。再如,在欣赏歌曲《走西口》时,教师就介绍了相关的电视连续剧《走西口》,并询问学生与走西口相似的人口迁移活动,如“闯关东”“下南洋”等,这样不仅能巩固他们已有的知识,还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作品赏析能力。在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音乐,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乐曲中男子因为外出谋生不得不抛下妻子的离别之情。

与音乐、电影相结合,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教师不能单纯地通过播放音频让学生“听”,否则学生会觉得音乐课比较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欣赏作品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将音乐与动画、影像和图片等进行必要的结合,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相应的场景,也能“听”到具体的旋律和节奏,给学生的感官带去多种冲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通过此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把握音乐的力度、节奏以及旋律,更重要的是可以结合动画、电影来理解乐曲中的“意境”,从而真正地走进音乐作品,与作品产生共鸣。此过程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组织本班学生共同欣赏《辛德勒名单》中的主题音乐,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这部电影中的片段,使他们清晰地感知到电影采取了黑白摄影技术,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在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电影的导演却使用黑白技术。其次,教师以音频的形式给学生播放了主题曲,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听觉感官,通过欣赏这段小提琴声,学生能够结合电影中的画面感知到音乐中那种深沉、悲壮的情绪,逐步产生共鸣。最后,教师引导本班学生共同挖掘这首电影主题曲的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例如,有的学生说这首主题曲仿佛是在为那些遭到破害的犹太人哀悼,也有的学生认为这首曲子暗示了那个世界的荒谬、灰暗和冷酷,让人感到非常沉重……通过音乐与电影互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深度感知,帮助他们准确地把握音乐的内涵,从而提高其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师必须改变以往“重知识传输、轻素质培养”的陈旧理念,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音乐欣赏水平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特定、丰富的欣赏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分析、解读乐曲的内涵和深层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作品的挖掘中去,有利于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促进其音乐素质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中职素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